小姑子兒子結婚買不起房,她想把孩子過繼給我家,老伴拒絕並斷親

華貴禅心 2024-05-21 13:41:34

【注:素材來自身邊生活,如有類似經曆,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看到熱播劇《老家夥》裏肖長慶的母親,用親情綁架單身退休兒子,給自己外孫買房結婚。

我內心有個聲音在說,幸虧我家老伴比肖長慶清醒,我家婆婆也不在了,否則,我家比電視劇還讓人不可思議。

我是劉敏娟,今年56歲,退休後還在繼續打工掙錢,獨生女兒在外地成家有娃。

親家夫妻跟隨他們居住帶娃,我每月會把自己的退休金轉給女兒,作爲對他們的援助。

我家老伴的退休工資足夠我們兩個人生活,我打工掙的錢就是零花錢。

今年,女兒說讓我不要出去打工,她找了份副業,收入也不錯。

女兒讓我和老伴好好享受退休生活,趁著身體還不錯,到處走走看看。

就在我和老伴准備出遊的頭天晚上,小姑子帶著兒子上門,說把她24歲的兒子過繼給我們。

隨後提出讓我們給她兒子買房結婚,老伴氣得把小姑子和她兒子一起趕出家門。

小姑子跟《老家夥》裏肖長慶母親一樣,目的沒有達到,都會拿已逝的親人說事。

她在我家哭訴,說如果爹娘活著就好了,那樣就有人心疼她這個女兒,也就有人疼她兒子。

還說娘家舅最大,如果老伴不幫她兒子買房結婚,她就天天來我家折騰。

老伴被他這個妹妹拿捏很多年,從她讀大學,到參加工作,結婚生娃。

都是我家老伴在後方支持她,前些年,小姑子下崗,老伴花錢找人,安排了工作。

小姑子的兒子,從出生到讀大學,參加工作,也都是老伴在給錢援助。

說句不好聽的,小姑子家的兒子,相當于是我和老伴出錢養大。

不指望著他們能感恩,最起碼也不能把結婚買房的事情也壓在我們身上。

小姑子的邏輯,她家是兒子,養兒防老,我家是女兒,老伴的一切都該是她兒子的。

公婆在世時,經常說我女兒有福氣,一個女孩子,生在我們這樣的家庭。

被我們當成公主一般寵著長大,研究生畢業,有份不錯的工作,還嫁了個好人家。

他們時常在我家老伴跟前哭訴,說小姑子多麽不容易,男人沒本事,兒子不爭氣,就指望著老伴這個舅舅幫襯。

而我們家這麽多年,援助小姑子家不低于二十萬,說出來我都覺得可笑。

若不是老伴能掙錢,我想自己也沒那麽偉大,拿自家的錢去貼補“爛泥扶不上牆”的小姑子。

公婆離世後,小姑子回來跟我們折騰過一次房子的事情,她想要我們居住的這套三居室。

老伴這才真正活明白,這樣的妹妹若一直這樣慣著,不僅拖累我們老兩口,將來還會給女兒造成負擔。

那次,老伴義正言辭地拿出房産證,讓小姑子看清楚,這房子是我們夫妻名下的。公婆的住房早就被小姑子賣了,重新買了新房。

小姑子卻說公婆居住養老的房子,她也有繼承的資格,胡攪蠻纏半年,終于消停。

現在又想起過繼這一出,在小姑子心裏,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我們,這樣我家的一切就能名正言順地歸她兒子了。

既可以緩解小姑子家的壓力,也能讓我們出錢給她兒子買婚房,一切好事都落在她家。

事情到了這一步,老伴也知道小姑子之所以成爲這樣,都是已逝公婆慣的,也是自己這半生寵的,只能自己來化解。

老伴跟我商量,我們不如把現在的房子賣了,到女兒家附近,找個不錯的小區,跟女兒一碗湯的距離,將來我們的晚年也有依靠。

當老伴把這個想法給女兒說了以後,女兒非常支持我們這樣做,她說反正我們都退休,能在她身邊長期居住,這樣她還多一份親情溫暖,也不用惦記來回跑。

說幹就幹,老伴把房子挂出去,很快就有買家上門看房子,雙方滿意,簽字過戶。

說句實話,我對于這套三居室大房子是有感情的,但遇到小姑子這樣不講理,又歪心眼多的親戚,遠離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現在我們在女兒這邊先租房居住,慢慢尋找房子,感覺真心不錯。

小姑子給老伴打過幾次電話,外甥還特意來過這邊一次,說了很多感人肺腑的話,也起誓保證給我們養老送終。

然而,這次老伴也是吃了秤砣,再也不相信小姑子的話,不論外甥說得多麽美好,老伴只說一句,我們有女兒,還有女婿。

現如今,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來過萬,手裏有二百多萬的積蓄,再買套房,也能有大幾十萬的養老錢。

況且我們夫妻還不算老,身體健康,再活個二三十年不是問題,跟女兒居住不遠,也跟親家夫妻換著幫女兒帶娃。

這份溫暖的親情,可比我們把錢都砸在小姑子身上要幸福。

後來,小姑子打視頻電話,把老伴臭罵一番,還說了很多絕情的話。

老伴直接把小姑子的電話拉黑,把外甥的聯系方式刪除。

他說不是自己絕情,而是對方不知足,即使我們真的出錢給小姑子的兒子買房,將來的房貸也要落到我們頭上。

就在前兩天,我和老伴回女兒家,親家夫妻剛好在家看《老家夥》,正好演到肖長慶母親那段,哭著跟兒子說,要是你爸活著,不會看著她這麽難也不管。

老伴說這也就是肖長慶的老伴過世早,若還在世,家裏肯定不會這麽安生。也就是剩下肖長慶自己,母親才能拿捏兒子,一如肖長慶說他母親,你不能拿你是我媽欺負我!

人啊,不論什麽時候,都要把家庭關系擺正,夫妻關系永遠是第一位,其他關系都是親戚,需要分寸和界限,若沒有了這些,終究會讓家庭失和,一地雞毛。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請理性閱讀。)

作者:華貴禅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余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2 阅读:1580

華貴禅心

簡介:退休阿姨聊中老年婚姻,感情,以及養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