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吃虧找印度撒氣?點到爲止,新德裏是“美國寵兒”

火星方陣 2024-03-01 21:40:03

文/刺客

俄烏沖突爆發後,受害者不只是俄烏兩國當事國,同爲歐洲板塊的歐盟,也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沖突既然有受害者,當然也有受益者,其中包括美國和印度。歐盟在經濟陷于衰退狀態之際,看到他國從中牟取暴利,心裏感到不平衡也是一種必然。

不過,對于美國這個西方大佬,歐盟即便受盡委屈也只能忍氣吞聲。當然,他們雖說不敢找美國討要說法,但總得給自己找個出氣筒吧。據觀察者網報道,如果要清算俄烏沖突“贏家”的話,印度自然就會位列其中。不過,有外媒稱,對印度來說,這種好日子恐怕要到頭了。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俄烏沖突兩周年之際,美歐國家對俄羅斯實施號稱具有“毀滅性”的新一輪制裁。歐盟在這一輪制裁措施中,罕見納入近200個與俄羅斯相關的個人和實體,其中就包括印度企業。據悉,這是自俄烏沖突爆發後,歐盟首次制裁印度企業。

曾有歐洲媒體戲稱,歐盟對俄能源制裁,其實更像是走個過場。因爲歐洲這個買家沒有變、俄羅斯這個賣家也沒有變,只不過是增加一些中間環節,例如中間商和運輸商,讓歐洲付出更高的燃料成本。印度在沖突開始之後,大量進口俄羅斯原油,並加工成爲燃料再轉賣給英國和歐盟。

其實,歐洲通過第三方進口俄能源或者對俄出口産品,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除了印度將大量的俄石油轉賣給歐洲外,歐洲的一些企業,通過哈薩克斯坦等國,向俄羅斯出口汽車或者工程機械等産品。顯然,這就是俄烏沖突背景下的一種貿易潛規則,大家表面上該打架就打架,背地裏生意繼續做。

歐盟出台新一輪制裁措施,顯然就是企圖打破這種貿易潛規則。但包括制裁規則的制定者在內的所有人都清楚,歐洲與俄羅斯維持這些貿易潛規則,就是確保該地區的燃料供應穩定。一旦打破這種潛規則,按照美媒的說法就是,歐洲燃料價格將翻倍。

所以說,歐盟現在連朝自己大腿開槍都在所不惜,由此可見他們內心的怨氣有多大,而這種怨氣則來自印度。據觀察網報道,與印度在俄烏沖突中采取務實外交政策相比,歐洲國家受到的安全沖擊和經濟影響嚴重,還要爲印度轉手的高價石油買單,俨然已經成爲了冤大頭。

歐盟活該成爲冤大頭,如果不參與挑起俄烏沖突,不按照美國指令制裁俄羅斯,他們現在還在使用俄羅斯廉價的石油和天然氣,何至于搞出一連串的能源危機和通貨危機?不過,歐盟對此雖說很生氣,但對印度來說後果一點都不會嚴重,印度現在有美國罩著,歐盟拿它沒辦法。

在美國決定將打壓矛頭對准中國之後,印度就成爲了美國所謂“印太戰略”的寵兒。按照外媒的說法就是,印度之所以會在西方嚴酷制裁的背景下,得以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轉賣歐洲,是因爲美國將其豁免在對俄制裁網絡之外。對美國來說,在亞太地區只有印度具備與中國相抗衡的潛力。這個人口大國一旦被得罪,將會導致美國所謂“印太戰略”變得沒多大意義。

印度有美國罩著,歐盟想要動印度,得先看看美國的臉色。另外,在俄歐關系斷裂的當下,歐盟還無法擺脫對來自印度的燃料供應依賴。因此,印度這種得了便宜又賣乖的做法,讓歐盟感到憤憤不平,但據觀察者網說,歐盟此次制裁印度,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畢竟制裁一家印度企業,對印度來說只算是皮毛之癢,同時也凸顯歐盟在全球地緣態勢中的被動弱勢地位。

1 阅读:139
评论列表
  • 2024-03-02 12:43

    歐盟,瘋女人當家,房倒屋塌。自作孽,不可活。妥妥的大冤種提款機。

火星方陣

簡介:評說大國關系、周邊外交和熱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