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衣服是捅蝴蝶結窩了嗎?

中國新聞周刊 2024-05-26 18:19:53

“爲啥什麽東西都要帶個蝴蝶結”……最近,社交平台上有網友對今年衣服、鞋子、包包隨處可見的蝴蝶結元素表示了困惑。

無獨有偶,有“海外版小紅書”之稱的Pinterest在其2024年度流行趨勢預測報告中表示,“蝴蝶結服飾”搜索量在其平台上增長190%,蝴蝶結會在2024年大放異彩。

都說時尚是個輪回,爲什麽今年蝴蝶結元素會“大爆發”?

圖源:THE WED官網

蝴蝶結懷舊

蝴蝶結最先“占領”的是秀場。

今年2月的紐約時裝周上,COACH 2024秋季系列秀場以蝴蝶結長裙開場,在長裙、吊帶、大衣等衣物中都能捕捉到蝴蝶結元素的存在。

到了米蘭時裝周,Prada 2024秋冬女裝時裝秀也以身穿“蝴蝶結黑色連衣裙”的模特開場,隨後各種蝴蝶結元素相繼出現。

COACH(上)、Prada(下)|圖源:VOGUE CHINA 官網

走下秀場,快時尚品牌也用上蝴蝶結。比如UR春夏新款短袖,一眼看過去都是各色蝴蝶結印花。

圖源:淘寶UR官方旗艦店

當然,不止是衣服,鞋子上也能放上蝴蝶結。“洞門鼻祖”Crocs先是在今年1月攜手Hello Kitty推出帶紅色蝴蝶結的洞洞鞋,後又推出“人魚蝴蝶結洞洞鞋”。

雖說蝴蝶結作爲“時尚界的常青樹”,本就有著持久魅力,但爲何會輪到今年“大爆發”?

圖源:Crocs小程序

從品牌設計理念中或許能找到部分答案。

前述Prada品牌在Instagram上分享其2024秋冬系列走秀片段時,介紹這是“將時尚與曆史片段相融合,探索美的概念和由記憶形成的當代世界”。其設計師Raf Simons也表示“談到美,就不可避免地回顧過去……曆史定義當下美的觀念”。

換句話說,蝴蝶結元素的回歸,離不開對過去、對曆史的“懷舊之情”。

17世紀晚期,瑞士醫生霍佛在診斷將士遠離故土而産生的思鄉病時,將懷舊的概念定義爲醫學術語。不過如今的懷舊則指一種個人情感、一種集體記憶。當下青年用各種形式的懷舊物爲表征來搭建記憶之場,以重返屬于自我的童樂烏托邦。英國社會學家鮑曼在《懷舊的烏托邦》中也表示,在劇烈變動的現代社會中,通過懷舊來擺脫現代性困境是可取之舉。

此外,從穿搭風格、懷舊零食店,到CCD相機熱、Y2K熱,當下的懷舊也在塑造一種彙聚個人情感而形成的集體性文化消費。比如5月上旬,“時代的眼淚”諾基亞帶著千禧風重回手機市場,複刻版3210手機上線幾天就被網友清空各大倉,而許多網友買這款手機並非用于通訊,主要是用于尋找複古的拍照感。

圖源:微博@諾基亞手機截圖

蝴蝶結恰好也是在懷舊熱潮下回溯“少女時代”的載體之一。近年來在各大T台上熱衷蝴蝶結元素的Sandy Liang,其品牌設計師Liang談及在2024紐約時裝周上的春夏成衣系列靈感來源時說到,蝴蝶結、花朵、蕾絲等元素,會讓人想起少女時代在炎熱夏日午後的灑水舞。

Sandy Liang 2024春夏成衣系列|圖源:fzthinking網

當然,“蝴蝶結懷舊”不僅是“回到少女時代”,也是“反思過去,回到當下”。如同Prada 2024秋冬系列的另一位設計師Miuccia Prada所認爲,對過往時尚的借鑒,是在探悉曾經的生活,亦在講述當下的存在方式。Miuccia Prada也強調,Prada 2024秋冬系列更是一個反思曆史的系列。

進一步看,這也可以用學者博伊姆在其《懷舊的未來》中提出“修複型懷舊”和“反思型懷舊”的概念來解釋。“修複型懷舊”強調“懷舊”中的“舊”,比如重建失去的家園和彌補記憶中的空缺;而“反思型懷舊”強調“懷舊”中的“懷”,懷想一種烏托邦式的美好生活。

而這場“蝴蝶結懷舊”,也就不只是重溫“甜美少女時代”的“修複型懷舊”,更是將蝴蝶結重新組合,以嶄新內涵改寫“蝴蝶結”所代表的風格語言,用蝴蝶結表達如今更多元的女性氣質輪廓,也以“反思型懷舊”懷想未來更美好多元的女性形象。

比如,前述的Coach 2024秋季系列以蝴蝶結長裙搭配利落短發、硬朗皮靴,呈現灑脫的中性風設計。在2024春夏米蘭時裝周上,意大利品牌Aniye Records則將蝴蝶結元素與朋克、搖滾相融合,打造柔美與叛逆的雙重風格。在2024巴黎秋冬時裝周上,NINA RICCI將柔軟可愛的蝴蝶結變得“堅不可摧”“生人勿近”,塑造出性感、危險又迷人的形象。

Aniye Records 2024春夏成衣系列(上)、NINA RICCI2024秋冬成衣系列(下)|圖源:VOGUE CHINA官網、微博@意大利國家時裝商會

紐約時尚編輯Bella Gerard也總結到,對象征少女時代事物的重新熱愛,是以重溫甜美的少女時代來感受內心治愈的一種方式。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也與曾經在少女時代被認爲軟弱無能或者柔軟的“蝴蝶結”等元素建立新的聯系,讓曾屬于少女時代的蝴蝶結褪去孩童時代的懷舊色彩,蝴蝶結既可以是少女式的“糖衣炮彈”,也可以酷到極致。

就如在2024春夏倫敦時裝周上的Simone Rocha品牌春夏高級成衣,既有在輕盈薄紗、水晶裝飾上堆疊蝴蝶結,與低飽和色彩的服飾共同營造出如夢如幻的浪漫格調,也有在全黑材質上零星點綴蝴蝶結緞帶,讓蝴蝶結也能變冷酷。

圖源:VOGUE CHINA官網

從甜美的少女時代,到柔美、叛逆、酷帥、性感……蝴蝶結所象征的時尚風格逐漸流動,也讓蝴蝶結從“少女時代”出發,不再僅僅是屬于年輕女性的元素。比如Tanner Fletcher在其春夏2023高級成衣秀上,不分年齡和性別融入蝴蝶結元素,讓蝴蝶結呈現明顯更成人的能量。

圖源:VOGUE CHINA 官網

但總而言之,近來的蝴蝶結趨勢是對曾長期與“女性所有物”相聯系的蝴蝶結元素的進化式回歸,而從蝴蝶結的曆史發展來看,確實本就不必是“女性專屬”。

萬物皆可“蝴蝶結”

蝴蝶結的前世今生難以明確回溯,但在歐洲,一個被廣爲接受的說法是源于一場戰爭。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對奧地利發起“帕拉提內特之戰”時,被奧地利士兵使用絲巾圍繞頸部的景象吸引,認爲這種裝飾能喚起士兵鬥志。路易十四如法炮制,探索出蝴蝶結雛形。從有關路易十四的繪畫作品來看,從絲巾到高跟鞋,這位國王確實愛用蝴蝶結。

圖源:參考資料[6]

到洛可可風格鼎盛的18世紀,蝴蝶結已是一種常見裝飾品。在藝術家弗朗索瓦·布歇于1756年創作完成的畫作《蓬巴杜夫人像》中,蓬巴杜夫人身穿粉色蝴蝶結裝飾的長裙,大量的花邊、蕾絲、蝴蝶結等元素,共同構成繁缛富麗、雍容華貴的洛可可藝術風格。

《蓬巴杜夫人像》

在中國,與蝴蝶結相似的元素也不少。在南唐畫家顧闳中所繪制的《韓熙載夜宴圖》上 ,就可見時人以“蝴蝶結”繩結來束緊衣物。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到了清代,連瓷器都能“打上蝴蝶結”。

始燒于清朝康熙年間的包袱瓶,又叫布袋瓶,其器形一般是在瓶身的肩部位置用塑型或繪畫的方式裝飾一圈包袱狀帶飾或者是束帶紋飾。再加上“包袱”與“包福”“寶福”諧音,寓意幸福吉祥,因此受到清代宮廷的喜愛,是宮廷皇家常見的禦用之物。

藍地粉彩花卉紋包袱尊(左)、粉青釉包袱式瓶(右)|圖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

不止瓷器,萬物皆可“包福”。比如外側陰刻如同包袱系結的清代翠镯子,或是描金彩漆包袱式紋長方形盒,都與如今的蝴蝶結元素有相似之處。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服飾上當然也有“蝴蝶結”。在乾隆年間外銷手繪絲綢的裝飾紋樣上,可見彩繪有藍白相間的蝴蝶結緞帶。

1770—1780年綠色平紋絲綢彩繪緞帶花束紋匹料|圖源:參考資料[8]

清宮劇《如懿傳》中如懿所戴的“蝴蝶結領巾”至今仍有網友吐槽。從清代外銷圖冊中確實能發現“蝴蝶結領巾”的樣式 ,但皇室服裝中更常見的是“彩帨”,與“蝴蝶結領巾”有較大區別。

清朝外銷圖冊中的蝴蝶結領巾(左)|圖源:故宮文化官方旗艦店、電視劇《如懿傳》截圖

彩帨,又稱采帨。作爲清代宮廷命婦佩巾,彩帨多以綢緞制成,常佩戴于女性朝服胸前的第二顆紐扣上,其形制的變化更加明顯,多爲上窄下寬,下端呈尖角。伴隨清代服飾等級制度逐漸發展,彩帨也從清初的無圖案,演變爲按等級、場合有著不同的裝飾圖案。

清初(左)、乾隆時期(右)|圖源:參考資料[9]

但總而言之,我國古時確實有與如今“蝴蝶結”相似的元素。古人對“蝴蝶”的喜愛,更讓“蝴蝶”出現在各種場合。據江南大學研究者的總結,我國傳統文化中蝴蝶符號的所指意象主要包括四方面:長壽安康的美好祝福、圖騰崇拜的精神力量、浪漫愛情的情感寄托以及子嗣延綿的理想追求。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換句話說,與蝴蝶相關的蝴蝶結,也能好看又吉祥,也難怪“到處都是蝴蝶結”。

參考資料:

[1]劉瑀釩.(2024).記憶的雙重中介化:基于CCD相機的青年懷舊文化研究.新聞與寫作(03),101-109.

[2]ELLE. Fashion Is Selling Girlhood. Are You Buying It?.

[3]陸道夫&魯亞萍.(2019).從時空懷舊到心靈懷舊——從博伊姆《懷舊的未來》談起.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04),38-42+55.

[4]BYRDIE. The Bow Trend Is All Grown Up, According to Fall 2024 Runways.

[5]儲小兵.(2012).蝴蝶結在女性晚禮服設計中的應用.紡織科技進展(02),69-72.

[6]澎湃.“希望之星”背後的男人,是個300年前的時髦精.

[7]葉佩蘭&舜強.(2020).清代宮廷用瓷包袱瓶.文物天地(09),77-82.

[8]白芳.(2022).清代廣州外銷手繪絲綢.絲綢(04),146-152.

[9]梁惠娥 & 李坤元.(2016).清代“彩帨”的形制與圖案.絲綢(10),52-57.

[10]高愛波 & 崔榮榮.(2015).傳統服飾文化中蝴蝶形象的符號探究.絲綢(10),46-50.

[11]VOGUE.只做自己想做的,這很Prada.

作者:大餅子

0 阅读:16

中國新聞周刊

簡介:每天真誠推送犀利觀點+深度報道+暖心好文+有趣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