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食品安全家”又開講啦,這次研學團探索啥主題?

上海黃浦 2024-03-12 16:50:25

坐落于黃浦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的上海市食品藥品科普站(上海青少年科技探索館站)啓用以來,區市場監管局、區教育局會同活動中心,已開展了多次豐富多彩的科普宣教活動,特別是“小小食品安全家”課堂,力求通過豐富的課程內容、互動的課程形式,提高學生食品安全認知水平和風險識別能力。

近期,黃浦區20位二年級學生受邀參加2024年首期“小小食品安全家”課堂,共同研究《會“變身”的亞硝酸鹽》。來自黃浦區市場監管局執法大隊的青年骨幹作爲食品安全宣講師,向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食品安全課。

“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生活中哪裏存在亞硝酸鹽呢”

“家裏腌的鹹菜!”

“火腿腸!”

“奶奶說,剩菜剩飯裏也容易有亞硝酸鹽!”

食品安全宣講師從尋找生活中的亞硝酸鹽出發,引導孩子們思考學習亞硝酸鹽是什麽?爲什麽亞硝酸鹽會“變身”?如何避免亞硝酸鹽的危害?

通過嚴謹細致地講解,同學們了解到亞硝酸鹽可以作爲食品添加劑添加到食品中,起到發色和增添風味的作用,按規定限量添加亞硝酸鹽是合理的。限量的亞硝酸鹽對身體有積極作用,但是過量的就會産生中毒反應,所以要盡量避免亞硝酸鹽的危害。

除了理論部分的講解,現場還設置了3個動手操作快速檢測小實驗。在區市場監管局7名食品藥品科普宣傳青年志願者的耐心指導下,每一位孩子通過取樣、加樣、等待顯色等步驟,分別檢測醬鴨肉、午餐肉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通過比色卡對照,直觀地感受超標和未超標的顔色區別。另外對超市內隨機購買的切片面包,同學們也一一進行快速檢測,結果爲合格,亞硝酸鹽含量在正常範圍內。

後續,區市場監管局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開設主題類食品探究課程,把學生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抓出實效、做出成果,實現“小手牽動大手”,學生帶動家庭,努力營造“家庭、校園、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記者 / 範煜昊

編輯 / 宗哲麟

圖片 / 區市場監管局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