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占北京後,吳三桂除了降清,還有其他路可走嗎?

史上風雲 2024-04-23 19:28:14

當時的吳三桂有4條路可走,最簡單的就是降清或降順,其他兩條路更複雜一些。我們一起來分析下當時的情況和4條路線哪一條更好。

第一條路:降順。

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攻陷北京後,吳三桂孤懸關甯地區,一面是女真人建立的滿清政權,一面是農民起義軍建立的大順政權,吳三桂的關甯鐵騎處于兩面夾擊狀態。

關甯鐵騎和滿清八旗兵一直處于敵對狀態,當時吳三桂的第一反應是投降已經占領北京的大順政權,畢竟自己沒有和大順結仇,而且大順也是漢人政權,不會有人嘲笑他投降外族。

可是大順軍進北京後,對前朝官員的種種言行,以及對吳家的態度,讓吳三桂最終改變了主意。

第二條路:降清。

由于第一條路吳三桂覺得走不通,就只能派人去聯系當時東北的清軍最高統帥多爾衮,打算“借師助剿”,投降清朝。

清朝早就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之前時機不成熟,如今吳三桂關甯鐵騎的投降,直接提供了機會。當大順軍和關甯鐵騎兩敗俱傷之際,八旗精銳盡出,占了大便宜。

第三條路:投降南明。

山海關一帶處于滿清和大順兩面夾擊的狀態,要是雙方都不投降,而是繼續選擇效忠殘明,有三個方案可以執行。

一是渡海南下,到明朝殘存的地方,需要准備大量渡海船只,短期內很難實現,只可能渡部分兵士。

二是孤城堅守,等待南明北上,和南明勢力夾擊大順,這種情況短期內也難以實現,因爲明朝滅亡太快,根本就沒有做好北京失陷後的准備,明朝南方勢力處于分裂狀態,很難北上。

三是隱蔽行軍,快速通過大順占領區,進入南方故明地盤,然後和南明各勢力配合,阻止大順南下,把北方丟給大順和清,讓他們去厮殺。

第四條路:獨立。

吳三桂手裏有張王牌,那就是關甯鐵騎,可以建立獨立政權或地方軍閥勢力,但這條路也是最難走的路。

關甯地區處于兩面夾擊狀態,難以長期發展,通過大順南下找根據地,還要和南方的江淮四鎮以及其他南明勢力做鬥爭,沒有根據地和後勤補給,生存艱難。

所以,對吳三桂個人而言,降順或降清是當時最有利于他自己的選擇,在兩者之間最後選擇了後者。

如果你是吳三桂,你會何去何從?

0 阅读:44
评论列表
  • 2024-04-24 08:10

    明崇祯與清鹹豐遇到相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