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預防中風日丨“熱”也能中風?夏季預防中風不容忽視!

四川健康 2024-05-25 22:00:25

— 世界預防中風日 —

熱也能中風

夏季不容忽視

關愛老年健康,認識腦卒中

中風,即腦卒中,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是我國成人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

很多人都知道寒冷的冬季是腦卒中的高發時節,但其實,夏季的高溫和濕度也是誘發腦卒中的重要因素。

高溫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腦出血的風險。過度出汗會導致電解質缺失,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增加腦梗死風險。

出汗 吹空調 吃冷飲:這些情況要當心

夏季食用過多的冰鎮飲料和食品會導致口腔血管收縮、食道痙攣和心髒負荷過大等問題,過快的局域降溫也是腦卒中的誘因。此外,高溫天氣,人體容易感到疲勞和煩躁,使情緒不穩定,也會增加腦卒中的風險。

補水 運動 勿貪涼:好習慣遠離中風

在炎炎夏日,預防腦卒中要以防高溫、控飲食爲主要內容,在生活中,做到注意飲水、起居有常、勞逸結合、身心舒暢。

在存活者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現代康複理論和實踐證明,規範的康複治療對降低腦卒中的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早期、規範、全面地介入康複治療,對腦卒中患者尤爲重要。

誤區1:臨床救治最要緊

康複治療不著急

一些人認爲,病人還在病床上躺著不能動,做康複也沒用,等能下床了再進行康複,甚至是拖到後遺症期才開始康複,這樣往往錯失了最佳的康複治療時機。腦梗患者發病後48—72小時,腦出血患者發病後1—2周,只要患者病情穩定(生命體征穩定,症狀體征不再進展)就可以進行康複治療。腦卒中患者發病後3—6個月內是功能恢複的最佳時期。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期,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尚存的功能及預防並發症。

誤區2:康複就是躺著休息

什麽事情都不做

不可。有些家屬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麽事情都幫患者做好,包括餵飯、洗臉、穿脫衣服等。

長時間臥床會導致肌肉萎縮、骨質疏松、心肺功能減退、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等。完成簡單的生活動作,也是一種康複訓練。

誤區3:依賴治療師就行

自己不需要鍛煉

治療結束後,患者缺乏主動鍛煉的積極性,家屬缺乏督促與輔助的意識,會降低患者的功能恢複程度。康複是一個“被動——部分主動——主動”的過程,需反複地訓練,才能提高患者的康複效果。

誤區4:要盡早下床行走

腦卒中患者及家屬在面對癱瘓在床的情況時往往都康複心切,非常著急地想要走路,所以很多時候在患者功能還沒有達到步行條件時,由家屬拖拽著強行練習走路,這樣的行爲對患者的康複進程是非常不利的,易導致或加重關節損傷,還容易造成“挎籃手”“劃圈腿”等異常的運動模式和異常步態。一旦形成,便很難糾正,反倒影響功能的恢複。

誤區5:吃飯、喝水嗆

速度慢一點就好

放慢進食或者飲水的速度,可能會使嗆咳程度較輕的患者避免嗆咳,但對于嚴重嗆咳的患者,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極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嚴重嗆咳患者應盡早進行吞咽功能檢查和訓練。

誤區6:說話不好

慢慢就會說了

腦卒中、腦外傷會引起構音障礙或失語,患者可表現爲說話費力、吐詞不清、想說卻說不出,甚至聽了卻聽不懂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一旦發生語言障礙,需要早期進行正規的語言訓練。

來源:四川省康複醫院 省八一康複中心

0 阅读:72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