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母親突然離家出走,兒女長大後尋親,母親爲何拒絕回家?

北有南栀 2024-05-20 10:09:44

都說血濃于水,但是有些人卻因爲一己之利,選擇抛下兒女不辭而別。

21年前,家在貴州的吳秀英,因爲和公公發生爭執,便離家出走從此音訊全無。

吳秀英不告而別後,留下了一兒一女兩個年幼的孩子孤苦伶仃。

時光荏苒,當兩個孩子長大後,他們曆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當初無故出走的母親。

可是,吳秀英看到兩個孩子來找她時,她卻不願意和兩個孩子一同回家。

21年前,吳秀英爲何如此狠心,抛下年幼的兩個孩子不告而別?

當兩個孩子長大後找到她,吳秀英又爲何執意不肯與兩個孩子一同回家呢?

不堪忍受公婆打罵

21年前,吳秀英在貴州過著普通農村婦女的生活。

那時,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大女兒李淼年僅6歲,小兒子李軍只有2歲。

她與丈夫李成的婚姻,是由雙方父母包辦的。

在那個不富裕的90年代,生活的重擔常常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一家人的生計主要依賴于微薄的農耕收入,夫妻間的感情幾乎無從談起。

爲了改善生活,李成選擇了離家前往廣東打工。

而吳秀英則留在家中,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以及年邁的公婆。

在家庭的瑣碎事務中,她逐漸感受到了婆媳關系的複雜和公婆的挑剔。

性格內向的她,與脾氣暴躁的公公相處得並不融洽,兩人之間的矛盾逐漸升級。

在一次激烈的爭執中,吳秀英不慎用鋤頭打傷了公公。

公公應聲倒地,再也沒有起來。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吳秀英驚慌失措,她選擇了逃離,回到了娘家。

不久後,她決定離開這個生活壓抑的地方,只身一人前往湖南婁底。

彼時的吳秀英衣衫褴褛,沒有任何身份證明,過往的經曆她也不願再提及。

在婁底,她經人介紹結識了離異並帶著孩子的陳俊。

盡管吳秀英身份不明,沒有戶口,但陳俊仍然把她當作自己的妻子,給予她關愛和照顧。

陳俊的孩子也親切地稱呼吳秀英爲媽媽。

因爲吳秀英的身體狀況並不理想,兩人並沒有再生育。

就這樣,一家三口人相依爲命地生活了21年。

在這段時間裏,吳秀英從未回過娘家,與娘家人失去了聯系。

甚至連自己的父母去世的消息,她也不知道。

她仿佛將自己與外界隔絕開來,把自己當作了一個孤兒一般。

丟下兒女離家出走

二十一年前,吳秀英從家裏逃離後,落魄地來到了湖南婁底東沖村。

經人介紹,她與陳俊相識。

陳俊曾經曆過一段失敗的婚姻,離婚後獨自撫養兒子。

盡管吳秀英當時衣衫破舊,身無分文,且不願透露自己的家庭背景。

但陳俊仍選擇接納她,三人一同生活至今。

吳秀英坦誠地透露,她在貴州育有一兒一女。

她與丈夫的婚姻是由父母包辦,婚後生活並不如意,長期遭受夫家人的虐待。

一次與公婆的激烈爭執中,她無意中讓公公受傷,隨後倉皇逃回娘家。

那段痛苦的經曆讓她再也無法面對那個家,于是她選擇了離家出走。

流浪至湖南,最終在陳俊的幫助下安定下來。

對于當年的決定,吳秀英表示,在那種絕境下,她只能顧及自己的生死。

提及那段過往,她的情緒仍然激動,那段經曆對她心靈的影響深刻。

雖然她的行爲受到了質疑,但我們也無法簡單地譴責她。

在那個時代,人們的法律意識相對淡薄。

面對家庭暴力,很多人無法尋求法律保護,只能選擇逃避。

這樣的選擇,無疑也給她的孩子們,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害。

在湖南生活的這二十一年裏,陳俊對吳秀英一直關懷備至。

盡管家境並不富裕,但他從未對她動過手或惡言相向。

吳秀英在這裏享有充分的自由,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

盡管這段經曆充滿了曲折和痛苦,但吳秀英在陳俊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一個新的家。

兒女長大後尋母

歲月流逝,人間冷暖。

吳秀英的離家出走如同一場驟雨,無情地席卷了李家的甯靜。

受到最大傷害的,無疑是那兩個無辜的孩子,李淼和李軍。

鄰居們目擊了那一幕:爭執過後,吳秀英憤然離去,而老人卻無助地躺在冰冷的地板上。

幸好,及時送醫並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但吳秀英卻從此消失,再未出現。

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李淼的身上。

她需要上學,同時還要照顧年僅兩歲的弟弟李軍。

面對如此困境,李淼的叔叔不得不向遠在廣東打工的哥哥李成求助。

收到信的李成匆匆趕回家中,面對已經破碎的家,他的心中充滿了無力和痛苦。

他曾多次到妻子的娘家尋找,但每次都失望而歸。

歲月流轉,九年之後,九十多歲的爺爺離世了。

在臨終前,他充滿了遺憾,承認自己當年的沖動和錯誤,希望能夠找回兒媳吳秀英。

他留下了遺言,希望幾個孩子能夠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找回媽媽。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李淼和李軍也長大成人。

他們在貴州開了一家加工廠,買了商品房,生活安穩而幸福。

然而,他們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回媽媽,讓她能夠享受這份幸福。

他們始終不知道媽媽在哪裏,是否還在人世。

多年來,李家親戚也多次到吳秀英的娘家打聽消息,但都一無所獲。

直到近些年,他們才得知吳秀英可能在湖南婁底的東沖村。

于是,通過網絡尋人,他們終于在湖南婁底的漣源東沖村,找到了一個名爲吳秀英的女人。

這個消息讓李家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們期待著能夠找回那個離家出走多年的媽媽,讓全家再次團圓。

找到母親卻不願回家

在甯靜的東沖村,吳秀英的生活如往常一般平淡。

然而,這一切隨著家人突如其來的尋找,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面對兒女的尋找,吳秀英終于吐露了多年的秘密。

她確實有一對兒女,名叫李淼和李軍。

多年前,由于家庭的不幸,她選擇了逃離,開始了背井離鄉的生活。

得知這一消息後,李淼和李軍姐弟倆決定一同前往東沖村去探望母親。

爲了迎接他們,陳俊這個在吳秀英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開始忙碌起來。

他准備了豐盛的宴席,對每一位來訪的李家親戚都贈送了紅包。

然而,在他熱情的外表下,隱藏的是深深的憂慮和不安。

他害怕,吳秀英的兒女回來,會打破他們之間的平衡。

飯桌上,李淼迫不及待地詢問母親是否有回家的打算。

面對女兒的詢問,吳秀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她雖然對家鄉有所牽挂,但更害怕面對過去的痛苦。

陳俊父子倆看到這一幕,心中充滿了不安。

他們以各種理由推遲吳秀英回家的日子,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

李淼的決心卻毫不動搖,她擔心母親的晚年生活,希望能把她接回家中照顧。

在這個充滿矛盾和糾葛的時刻,吳秀英流下了痛苦的淚水。

她既想回到家鄉,又害怕面對過去的痛苦。

而李淼的堅持和擔憂,更讓她感到心痛和無奈。

吳秀英知道陳俊這些年來的付出和關懷,對他的深情厚意很難辜負。

她不希望再讓兩個孩子,承受更多的痛苦和失望,同時也不能辜負陳俊父子的一片真心。

在權衡了所有的利弊和情感糾葛之後,她終于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她選擇繼續留在這裏,和陳俊父子一起繼續生活。

尊重母親意願

當吳秀英的女兒緊緊抱住她,淚水奪眶而出時,吳秀英的心也隨之顫抖,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

一旁的陳俊同樣無法掩飾自己的情感,默默流下了男兒淚。

這淚水,既是對過往離別的苦澀回憶,也是對今朝重逢的深切喜悅。

面對孩子們的詢問,吳秀英沉默不語。

她心懷愧疚,知道自己這些年對孩子們的虧欠。

她也對陳俊一家産生了深厚的感情,難以割舍。

在這親情與責任的十字路口,她的內心掙紮而糾結。

而陳俊,則堅定地表達了自己對吳秀英的深厚感情。

他不願失去這個陪伴了自己多年的伴侶,願意與她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

在房間的角落裏,陳俊的兒子悄悄告訴父親,其實他也非常舍不得吳秀英。

而吳秀英的兒女,盡管心中滿是困惑與不解,但仍舊表示願意爲母親養老送終。

他們希望母親能夠回到他們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然而,吳秀英卻遲遲未能做出決定。

幾番勸說與商議之後,吳秀英依舊堅守著自己的選擇。

她決定留在陳俊身邊,即使只是短暫的相聚,她也不願離開。

面對孩子們的擔憂與不解,她堅定地說:“陳俊會照顧我,等農閑時我們可以回去看你們。”

在孩子們眼中,這些承諾似乎並不現實。

他們擔心母親未來的生活沒有保障,擔心她在沒有合法身份的情況下會陷入困境。

他們試圖說服母親看清利害關系,但吳秀英卻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

或許,是過去的生活讓吳秀英心灰意冷;或許,她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生長。

無論孩子們如何勸說,她都堅定地表示不願離去。

這裏,已經成爲她的家,這裏的生活,已經融入她的血脈。

看到母親的固執,李淼姐弟或許感到失望與無奈。

他們或許無法理解母親的決定,但在這個問題上,吳秀英顯然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李淼姐弟兩人深知再勸也無濟于事,于是默默轉身准備離去。

他們的母親,在他們身後輕聲地說著抱歉。

吳秀英深感對子女的虧欠,這份內疚和遺憾似乎凝結在了每一個沉默的瞬間。

她忙碌著,將冰箱裏的食物一一搬出,手中緊握著早已爲子女准備好的土雞蛋和新鮮的雞肉。

這一幕,如同往昔他們離家遠行前,母親爲他們准備的滿載著愛和牽挂的行囊,充滿了深深的感動和不舍。

李淼看著母親瘦弱的身影在車尾晃動,手中拎著爲他們准備的食物,心中的防線瞬間崩潰,他嚎啕大哭起來。

他嘶聲力竭地喊著,讓叔叔把這些東西留給母親,因爲她的身體需要更多的營養和照顧。

然後,他關上了車門,驅車離開了這個充滿溫情和遺憾的地方。

他們的車漸行漸遠,但那份深沉的母愛,卻永遠留在了他們的心間。

結語

送走前來尋親的兒女後,吳秀英和陳俊商議決定,待合適的時機到來,他們將一同前往辦理身份證的手續,並將戶口順利遷移過來。

之後,他們還會辦理結婚證,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他們之間的關系。

也許,這是他想要表明自己真心對待吳秀英的一種方式吧。

盡管社會上常言血緣情深,親情如同流淌的血液般難以割舍。

但吳秀英並未選擇回到自己親生兒女的身邊。

這並不影響她與孩子們之間深深的骨肉之情。

無論吳秀英的生活是否幸福,她身處的地點似乎已不再顯得那麽重要。

重要的是,她內心的滿足與安甯。

你對21年前吳秀英突然離家出走,兒女長大後找到她,卻不願與兒女回家一事有何看法?

你覺得吳秀英的行爲自私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0 阅读:39

北有南栀

簡介:講述不一樣的世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