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國際刑事法院可能通緝內塔尼亞胡

海外網 2024-04-29 18:40:5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美國媒體披露,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正准備就新一輪巴以沖突中的戰爭罪嫌疑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高級官員發布通緝令,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可能是通緝對象之一。

《紐約時報》28日援引多名以色列等國政府官員說法披露此事。針對以方官員的指控可能包括阻止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巴勒斯坦加沙地帶,以及就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實施過于殘酷的報複。

2月7日,在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總理辦公室,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新華社發(馬克·伊斯拉埃爾·塞勒姆攝/基尼圖片社)

哈馬斯突襲造成大約1200名以色列人死亡,以色列隨後對加沙地帶發起軍事行動,迄今造成超過3.4萬人死亡,其中三分之二是婦女兒童。加沙深陷人道危機。

以色列官員認爲內塔尼亞胡是可能遭通緝的官員之一。暫不清楚哈馬斯方面將受何種指控以及何人將遭通緝。

正式發布通緝令需經過國際刑事法院法官批准,且不一定意味著遭通緝對象會接受審理,甚至不意味著他們馬上會被逮捕。

國際刑事法院是唯一有權以戰爭罪、種族滅絕罪、危害人類罪等罪名起訴個人的常設國際法院,但需要依靠《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120多個締約國執行緝捕法令,不能缺席審判被告人。以色列和美國早已退出《羅馬規約》。

4月27日,在加沙地帶中部努賽賴特難民營,巴勒斯坦人走過以軍空襲後的廢墟。新華社發

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卡裏姆·汗先前證實,正就本輪巴以沖突和2014年巴以持續50天的流血沖突展開調查,但其辦公室拒絕就《紐約時報》報道作回應。

以色列總理府同樣不予置評,但內塔尼亞胡26日在社交媒體上稱,國際刑事法院任何幹預舉措“將設置危險先例”,在他領導下,國際刑事法院永遠無法損害以色列“固有的自衛權”。

《紐約時報》解讀,國際刑事法院如果發布通緝令,可能被解讀爲對本輪沖突、特別是對以方的“羞辱式道德譴責”,也可能影響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相關政策。

同樣設在海牙,聯合國國際法院先前就南非等國指控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地帶實施種族滅絕舉行聽證會。國際法院通常解決國家間爭端,對個人沒有管轄權。(海洋)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