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你能不能幹點“正事”?

Bank民工 2024-05-15 23:31:01

如今的銀行,在“不務正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銀行員工需要承擔的角色,越來越多。

先是有銀行在大廳設置課外學習角,只要客戶的資産達到一定的規模,就可以把孩子送過來補習。

督導老師實力雄厚,由研究生畢業的銀行員工擔任,給家長省去了不少課外輔導費用,還不用擔心孩子放了學會亂跑。

再有銀行提供送豆漿服務,每周固定一天,在銀行大廳擺上磨豆漿的設備,客戶可以排隊領取,也可以自備黃豆,現在磨制。

銀行員工,則化身爲食品服務員,給客戶磨豆漿、打豆漿等,很多老年人爲了薅羊毛,自己帶著板凳,在銀行裏排隊幾個小時。

每次銀行有新招數,都會在網絡上引起不小的轟動,網友們熱情吃瓜,褒貶不一。

更有不少評論說,以後各行各業的競爭對手,都有可能變成銀行,跟輔導班搶生源,跟早餐店搶生意等等。

銀行好像什麽都幹,就是不幹“正事”,明明是一個金融機構,卻天天想著“歪門邪道”。

說起來也委屈,銀行本質上也想好好經營,跟同業拼服務、拼産品、拼風控。

可是,銀行業內真的已經卷不動了,大街上正常營業的實體店,可能占比最高的,就是銀行了。

金融産品同質化嚴重,哪家銀行創新出了新的産品,第二天其他銀行就能紛紛上架,絲毫沒有隱私可言。

而員工的綜合素質和營銷能力,實際上也大差不差,同樣的應聘條件、工作經曆,面對同樣的客戶,接觸相對比較狹窄的工作圈子。

前些年銀行比較少,銀行還能有點姿態,整天都有客戶在排隊辦理業務,也不會關心一些小客戶的階段性流失。

現在連城商行都紮堆設立網點了,可市場上的蛋糕就只有這麽大,特別是那群有錢人,早就被各家銀行給瓜分殆盡,壓根挖不出更多的資源了。

思來想去,銀行業還是只能通過“大樹法則”,吸引更多的新客戶到網點,爭取把存量的客戶盤做大一些。

于是,輔導班、豆漿機、手工DIY等活動層出不窮,各家銀行拼起了超凡技藝,而不是單純在産品上下功夫了。

只不過,最難受的不是銀行,好歹還在網絡上有曝光,提升了一些知名度,達到了之前既定的部分目標,要不然也不會一直持續。

身心俱疲的莫過于,銀行的基層員工們,任務指標一個沒少,其余的工作量還成倍增加。

別以爲組織一個活動或者項目,可以利用工作時間,都是銀行員工在休息時間,籌備、組織和外聯,付出了汗水和心血。

要知道,銀行裏是不存在所謂的“加班費”,沒有哪家銀行會嚴格按照“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員工的加班時長。

雖然有些同事的工資條裏會有“加班費”的科目,這都是管理層統一分配的費用,並不是真正落實了“多勞多得”。

當然,銀行的管理層時常會給員工“洗腦”,並適當樹立典型,讓員工積極開動腦筋,爭取有更多的好點子,通過客戶活動完成任務指標。

我覺得,銀行真正該幹的事,應該是致力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培養員工的綜合能力,在整個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修煉內功,以期厚積薄發。

而不是劍走偏鋒,以犧牲員工的幸福感爲前提,在泥濘中痛苦掙紮,花那麽多力氣,僅是把考核數據稍微變得好看一點。

也許,這樣的惡性循環,終究會自嘗惡果。

2 阅读:325

Bank民工

簡介:一個經驗豐富、業務全面的90後金融圈銀行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