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創新破解技術難題

經濟日報 2024-05-22 16:20:48

5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有關負責同志“點名”了多項重要科技成果。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邵新宇介紹,中試平台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臨床需求和概念原型的基礎上,整合醫工學科和科創金融資源,迅速將樣機做成手術器械産品——心肌旋切設備,成功解決了“不開胸、不停跳”切除肥厚心肌這一世界性難題。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種先天性心髒病,傳統手術需要開胸,創傷大、難度高。“我們只切除很小一塊心肌,真的需要如此‘大動幹戈’嗎?”帶著這個困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髒大血管外科主任魏翔開始探索研究一種全新的手術術式和器械。從創意到産品,從産品到應用,魏翔只用了短短4年時間,這得益于醫工交叉研究。魏翔的合作夥伴,是通過東湖科學城醫療器械創新轉化平台找到的一家本土企業——武漢奧綠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項目總監徐帥說:“我們聚集了公司所有的資源,材料部門、工藝攻克團隊、機械部門、檢測部門一起發力。”

在攻克技術難題的同時,魏翔也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省科技廳幫助申請科技部“數字診療專項研發項目”;武漢東湖高新區與企業共建創新轉化研究院,彙聚技術資源和金融資源,保障項目全力推進。2022年,在湖北省創新轉化醫學研究院的中試平台,這套設備通過各項驗證,進入臨床試驗。

“湖北省創新轉化研究院共投資近2億元,搭建了中試平台、概念驗證中心。”湖北省創新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孫雲說。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院長胡俊波告訴記者,在醫院心髒大血管外科的手術室,得益于心肌旋切技術,從2022年4月臨床應用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多名肥心病患者在這裏完成了手術,目前成功率達100%,近期多國權威醫療專家也來學習觀摩。

目前,湖北每年新建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平台20家以上,促成500多項重大科技成果在省內轉化;啓動金融賦能醫工交叉創新發展計劃,金融支持超過160億元。今年,湖北還建立醫工交叉融合“1+12+365”服務機制,在全省征集評選一批醫工交叉領域優秀創新成果,並配套金融資本對接、研發服務等科技創新全生命周期服務,讓更多“異想天開”的創意轉化爲實實在在的成果。

近年來,湖北充分發揮科教和産業基礎優勢,將生命健康産業作爲重點打造的萬億元級支柱産業之一,去年産業規模達到881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萬億元。武漢國家生物産業基地競爭力居全國生物醫藥産業園區第四位、中部第一位,已逐步形成以生物産業基地爲龍頭,宜昌、荊門、十堰、天門、黃石、仙桃、黃岡、鄂州、恩施9個區域性生物産業園爲支撐的“1+9”聯動發展格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