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東梅:毛家後人裏長得最像毛主席,不想一直活在外公的光環之下

墨甲子 2023-04-11 19:13:11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孔冬梅,1972年出生于上海,身爲毛主席唯一的外孫女,從小備受關注。

因爲自己的長相和外公毛主席十分相似,周圍的人經常透過孔冬梅懷念毛主席,對孔冬梅格外的照顧。

孔冬梅曾經因爲這個特殊的身份感到過困擾,外公強烈的光環導致外人很難發覺孔冬梅的努力,在一次偶然中,孔冬梅十分坦然的表示,想要抛開外孫女的身份,靠自己的雙手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意外到來的外孫女

孔冬梅雖然從小聽別人說,她長得有多像自己的外公,但卻很少見到外公。

孔冬梅在出生後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加上年紀小,家人長期定居在上海,一個人沒辦法去看望外公,也就很遺憾的沒有和自己的外公相處過。

從旁人的只言片語在腦海中拼湊出一個強大而陌生的身影,她知道,那是她的外公,一個爲國家鞠躬盡瘁的偉人。

每次在書籍報刊上發現有外公的照片,年幼的她總是會很自豪的指著照片說“那是我外公,我外公可厲害了。”

而孔冬梅從小到大相處的最多的人自然是她的外婆,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在外婆花園裏小樹林裏的秋千椅上,微風拂過帶來絲絲涼意,看著不遠處假山上的臘梅樹。

糯米團子似得孔冬梅會惬意的趴在外婆的懷裏,享受著外婆幹燥的溫暖大手拂過頭頂的溫柔的感覺,耳邊傳來外婆經曆歲月洗禮的略微低沉的聲音,聽著外婆對以前的事娓娓道來。

孔冬梅的母親李敏是唯一一個留在外婆身邊的孩子。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外婆的一生有六個孩子,除了孔冬梅的母親,其他的要不早夭要不遺失。

看著偷偷抹眼淚的外婆,孔冬梅很明白,對于外婆而言,孩子是外婆一生無法治愈的傷痛。躲在外婆懷裏搖頭晃腦的“小東梅”很不解外公和外婆在經曆了那麽多的磨難,爲什麽還是分開了。

在爲孔冬梅爲數不多的記憶裏,自己的外公總是在忙的;但是外公會記得外婆很愛抽煙,當外國友人送來一條煙,會嘗過後覺得好,才會把剩下的讓母親李敏帶給外婆。

外婆也會惦記外公的“油耳朵”,會在家翻箱倒櫃找到之前骨頭做的耳勺,讓母親送去。

外婆總會與還是不谙世事的小朋友孔冬梅一起分享,外公這次又讓母親帶來了什麽東西,又送了什麽過去。總是絮絮叨叨的說著外公總這樣忙,不注意身體。

偶爾會聽見長輩打趣母親,曾經李敏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毛岸青和她打趣,毛主席就是她的親生父親,李敏不相信還特意寫信確認。

在孔冬梅的記憶裏,自己的姨姨李讷和外公會相互稱對方“小爸爸”“大娃娃”。外公對待孩子總是異常的寬容,會提出要求希望家裏的後輩能做到,但也不強求。

疼愛女兒的毛主席將李敏帶在身邊,陪伴著李敏一步步長大成人,看著李敏領回女婿孔令洲,親手將自己疼愛女兒送進婚姻的殿堂。

恩愛有加的夫妻倆在結婚的第二年就生下了孔冬梅的大哥孔繼甯,即便毛主席對剛出生的外孫愛不釋手。不久後夫妻二人就與毛主席分開,在外自力更生。

在外生活幾年後,碰上了困難時期,每個人生活都困難,想方設法的活下去,沒想到孔冬梅這時意外來到了母親李敏的肚子裏。

李敏考慮到現在的情況,根本不是一個生孩子的好時機,生下來也是受罪,一度決定要將孔冬梅流掉。

毛主席知道後,耐心勸導自己的母親,“生活再困難也不能不要孩子”,在她肚子裏的是一條鮮活的生命,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生下來。

在孔東梅出生後,毛主席在得知是個女孩後,十分欣喜,爲家裏這位新添的成員取名時,特意取了自己名字裏面的東,梅則是因爲毛主席喜歡梅花,希望自己的外孫女能像梅花一樣堅韌不拔,自強不息。

長大後的孔冬梅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難免是遺憾的。從小孔東梅受到了外婆嚴厲的教導,要坐有坐姿,站有站姿,這對于年齡幼小正是貪玩的年齡的孔東梅無疑是難捱的,

聽見院外周圍的小孩子出門玩總是呼朋喚友,一路上叽叽喳喳,熱鬧的很。滿臉稚氣的孔冬梅總是神色向往,滿眼羨慕院外的孩子。

小時候的自己並不自由,大多數時間被關在大院裏,連愛吃的零食也是被控制的死死的。

幼時也曾嘗試融入到他們的小集體,但是一表明自己是誰家的小孩,有些小朋友便立馬態度明確,立場十分堅定的拒絕和她玩耍了。

久而久之,年幼的孔東梅意識到自己並沒有玩伴,那無意的舉動傷害到了她,讓她潛意識裏有些抵觸這份無法斬斷的親緣關系。當收獲到新的友誼,會特別珍惜,有什麽好東西都會想著與他分享。

沒有玩伴,孔冬梅就靜下心來坐在外婆的院子裏的秋千上,晃晃悠悠的悠閑的看著各種文學書,沉澱自己。

以書作友,在一方天地裏自娛自樂。漸漸長大的孔東梅,大概是繼承了來自母親李敏的文學細胞。

在進入學校學習後,通過手中筆書寫她心中的世界,文章漸漸在各種刊物上刊登,同齡人看著孔東梅的成就羨慕不已。

喜好文學的孔東梅,此時唯一的夢想就是自己以後長大了,能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書屋。書屋不用太大,裏面都是自己喜歡的書籍,然後養一只小貓,看書累了可以逗逗它。

不過她的這個想法沒有成功,這條預設的美好未來因爲一個出國留學的機會而改變了。

出國留學

“當時我和媽媽說三個月就回來,可一去就是兩年多,快三年。”

孔冬梅借著出國學習的機會,站在語言不通,陌生的街道,迎面走來的藍眸金發身材高大的美國人。

清晰深刻的意識到,在這裏可以隱瞞自己的身份,不用擔心因爲與外公相似的外貌而被認出,在這裏自己只是孔冬梅。

無關自己的身份地位,慢慢冷靜下來,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自己可以做什麽,能做什麽?

爲了省錢,搬了無數次家,在異國漂泊的孔冬梅每周最快樂放松的時刻,就是給母親打一次國際長途,與母親分享自己最近的見聞。

孔冬梅發現國外不少年輕人對于自己國家的曆史發展如數家珍,會在公共場合發表自己意見和想法,會和周圍的人一起探討曆史。

不僅對書中的曆史知識理解通透,也對他們每位國家領導人都有所了解,會聚在一起可討上映的愛國主義的題材的電影情節,會舉辦各種相關的活動。

可在國內並沒這樣的風氣形成,人們只能通過書上的只言片語,或旁人的口中得到一些碎片化的零碎信息。

而國外的人並不了解自己的外公到底建立了一個什麽的國家,孔冬梅以一個普通中國人的視角,去向朋友介紹自己眼中的外公,宣傳中國的紅色文化。

不斷地思考,試圖用不同的觀念和站在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這紅色經典文化,試圖通過創新讓更多的年輕人接受它、喜歡它。

就在孔冬梅在國外躊躇滿志,准備大幹一番時,沒想到突然收到一個噩耗。爸爸孔令洲發生車禍,手術中心髒病突發,沒挺過來突然去世了。

身體虛弱的母親接受不了這沉重的打擊,也生病住院,而自己的大哥剛好被派遣到國外,此時根本沒辦法抽身回國。

孔冬梅在接到消息後匆忙趕回家,結果和她的外公外婆去世時一樣,也未能與自己的父親見上最後一面。

家庭的重擔一下子全都落在了這個曾經不問家事的孔冬梅的身上。

獨自一人處理了父親的後事,還要照顧生病的母親,就算異常獨立堅強的孔冬梅,在這巨大的壓力也被壓得快喘不過氣。

不想失去父親的同時再失去母親,走投無路的孔冬梅只能向中央求助。爲了照顧母親的身體和精神,孔冬梅放棄了國外的宣傳工作待在國內照顧母親。

在2000年一直深居簡出的李敏終于走出親人離世的痛苦,在外公的紀念堂現身並爲其獻上花圈。

爲外公寫書

發現母親李敏總是時常思念外公,孔冬梅就鼓勵漸漸好轉的母親爲外公創作書籍。

于是在2001年,母親的回憶錄《我的父親毛澤東》一書出現在孔冬梅的手中,翻開書她看見了母親對外公的無盡思念,看到了在那個峥嵘的歲月裏,外公那輩人爲中國所做的一切。

看著書中描寫到的那些令人心緒起伏的細節,“老留學生”的外婆和“小留學生”的母親,他們身上有太多的故事自己並不知道。

久久無法平靜孔冬梅開始思考,身爲他們的家人,自己要如何繼承和發揚這樣的精神呢?

2001年,孔冬梅實現幼時的夢想,成立了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

孔冬梅曾說“外公給我的最大影響就是一種執著、百折不撓的精神——堅定自己的理想, 堅定自己的人生道路, 不要因爲一些小的挫折而放棄。”

爲了紀念自己的外公,特意將外公解放後一直居住的“菊香書屋”,這個非常具有意義的地方定爲了公司的名字。通過書屋來爲國家盡一份力量,爲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公司成立的前期,一直關注孔冬梅的人們,很多人都以爲她會借著家族的力量讓自己事業更加順遂。

結果沒想到孔冬梅並沒有借用自己的父輩積攢下來的人際關系,在她看來,她的父輩是她的父輩,她是她,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不能因爲自己的事業,而將那份難得的情誼變成利益。

孔冬梅一直謹記母親的教導“不要管你自己是怎樣的一個背景,別人怎麽生活你也一樣!”

孔冬梅會像每一個創業者一樣,會因爲資金短缺,沒有客戶而焦頭爛額。會和員工一樣起早貪黑,吃著簡易方便的食品,不停地想方設法的去解決問題。

在她看來“一個人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還是要得益于這種浮華與沉靜之事,能同步操作的把控能力。”

也在外婆的影響下,孔冬梅也立志成爲像外婆一樣有堅定目標的的人。最終孔冬梅在她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將菊香書屋搬進來北京的789藝術區。

在這期間,孔冬梅爲了在《聽外婆講那過去的事情》這本書中切實爲讀者傳達真正獨具中國特色的紅色經典文化,多次跑到著名的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進行實地考察采訪。

用她的實際行動在诠釋她外公的那種不折不撓的精神和意志在他的身上延續。

而在收集這些資料時,已經成人的孔冬梅這才從這些手中的資料裏看到了自己外婆的過往,也明白了外婆身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猙獰傷疤從何而來,外婆的精神狀態不好,也是因爲曾經在戰場上掩護傷員而造成的後遺症。

孔冬梅慶幸這樣無私地英雄是自己的外婆,也因爲外婆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

2003年,在慶祝的毛澤東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的紀念會上分,大家《翻開我家的老影集》這一書,才得知一頭利落的齊耳短發臉型和毛主席很相似,尤其是下巴的相同位置有顆痣的孔冬梅,竟然是毛主席的外孫女。

與毛家三代人不同的是,家裏的其他人還是堅持像幾十年前一樣穿著樸素,但特立獨行的孔冬梅會穿著時尚大方的著裝,畫著漂亮的妝容出席不同的場合。

如今小有成就的孔冬梅,雖然沒有完全擺脫來自外公的光環,但也憑借自己的能力,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成爲了新時代的優秀女性代表之一。

現在依然會有很多人說她長得像外公,但她沒有一絲抵觸,在她看來,自己的外貌就是身體的一部分,做自己就好。

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3 阅读: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