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老人太長壽不一定是好事?60歲以前要給自己留好這3條退路

祥晴評情感 2024-05-12 20:34:49

問題:怎麽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

一味追求長壽就是重視數量,輕視質量,在六十歲以前留好相對應的退路才能夠彌補質量的欠缺。

一、叮囑兒女不要過度醫療

有些話就要說在前面,好比如醜話,即使再難聽,也要趁早告訴兒女。倘若沒有及時叮囑兒女,倘若在醫院重度昏迷,當醫生都建議放棄治療的時候,兒女卻顧忌輿論以及孝心泛濫,過度醫療勢在必行,由此通過機器續命實現的長壽未必是好事。

網友留言:我趁著意識清醒的時候,早就跟兒女說好了,我希望能夠體面得走,過度醫療既會讓我遭罪,又讓兒女破費和受累。既然救活的概率爲零,也就要應該放棄就放棄。

點評:有些老人沒有提前給兒女打好招呼,結果兒女沒有采納醫生的建議,雖然延續了兩三天的壽命,但是最終人財兩空,關鍵是這些老人臨了還飽受病痛的百般折磨。

二、囑咐兒女要保重身體

黃泉路上無老少,世間最大的悲劇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因此要提前囑咐兒女保重身體。如若兒女糟蹋或者糟踐身體,從而走在了父母的前面,即使父母再長壽,也會感覺到莫大的缺憾。

網友留言:我雖然希望長壽,但是我希望能走在所有兒女的前面,由此我的長壽才有意義,否則我會痛不欲生。爲了得償所願,我會不厭其煩囑咐兒女,始終要把身體放在第一位。等到我不得不離開人世的時候,盡數兒女爲我養老送終,我就會含笑九泉。

點評:兒女既是生命的延續,又是有生之年的退路,萬一曆經白發人送黑發人,將會萬念俱灰。

三、必要的時候讓兒女送到養老院

誰都希望能健康長壽,誰都希望擁有自理能力以及清醒的意識,外加擁有綽綽有余的養老金,由此多活一天才算多賺一天。然而有大多數老人不是局部的願望會落空,就是全部的願望會落空,退路就必不可少。

網友留言:我的積蓄雖然不多,但是我會以備不時之需。我早就告許兒女,假如我有朝一日失去了自理能力,或者失去了清醒的意識,就把我送到專門的養老院。我可不希望兒女既出錢,又出力。況且以我爲數不多的積蓄住進專門的養老院,讓兒女能少出錢就少出錢。

點評:最理想的長壽是重質重量,可是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無論失去了自理能力,還是失去了清醒的意識,哪怕沒有積蓄,也要事先告知兒女送到專門的養老院。

喜歡文章請點個贊、收藏或者轉發,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觀點,多謝支持!

圖片源自網絡,圖文無關。

9 阅读:5105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7:01

    無聊嗎。沒事可幹可以去發揚雷鋒精神,掃掃大街或紅綠燈處維持維持秩序。

  • 2024-05-13 17:42

    小編祝你兒孫三十歲前都死光[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祥晴評情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