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權力比粟裕硬的開國大將,一度與幾位元帥齊肩,他是誰?

南書房 2024-05-14 18:42:59

1954年,粟裕被任命爲總參謀長。一年後,粟裕成爲十大大將之首,雖然沒有公開的史料證明,但從一些將帥的回憶錄可以分析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確考慮過授予粟裕元帥軍銜。

作爲十大大將中戰功最顯赫的戰將,作爲三野實際上的軍事領導人,作爲第一位擔任總參謀長的大將,作爲毛主席非常看重信任的大將,在很多人看來,粟裕絕對是大將中權力最大的一個,然而,深挖曆史可以發現,在建國初,粟裕並非是實權最大的大將。

一、毛主席極其看重粟裕

1949年年初,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在戰後總結會議上公開強調,粟裕當爲戰役首功之臣,要知道,淮海戰役並不是粟裕一個人指揮的。

鑒于淮海戰役敵我雙方參戰兵力高達一百多萬人,鑒于戰爭規模極其龐大,因此,中央成立了戰役總前委,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和粟裕共同指揮淮海戰役。

而毛主席一錘定音粟裕功勞最大,這是對粟裕極大的肯定。

不少曆史學家認爲,我軍最會打仗的名將分別是林老總、劉伯承、徐向前、彭德懷和粟裕等人,林老總本人也承認,粟裕的軍事能力不在自己之下,其指揮的三野在解放戰爭的戰功不在四野之下。

可以說,粟裕一直是和元帥們相提並論的人物。

在很多人看來,作爲十大大將中第一位總參謀長,作爲排名第一的大將,粟裕的實權當然應該是大將序列中最大,實際上,建國初期,十大大將中,至少有兩位大將,實權要比粟裕大,其中一位,甚至一度和八位元帥相提並論。

二、實權比粟裕大的大將

這位一度實權可以和元帥們相提並論的大將,就是黃克誠。

1952年,從朝鮮戰場回國養病的彭德懷,很快開始負責軍委工作。

此時,粟裕和黃克誠都是副總參謀長,不過,彭德懷要更爲重視黃克誠一些,每當彭德懷外出視察,或者休養時,彭德懷都會讓黃克誠主持軍委工作,從這一點來看,黃克誠要比粟裕的實權要大一些。

縱觀粟裕一生,他一生都沒有真正負責過軍委工作。

1953年11月27日,軍委召開了一場高級領導幹部會議。會議公布的主席團人選,除了黃克誠一人是大將,其他八人都是元帥。而粟裕並沒有出現在九人主席團名單之中,從這一點來分析,黃克誠的實權,或許真的要比粟裕大。

還有一方面同樣非常重要,在1954年粟裕成爲總長之後,粟裕基本上沒有兼任什麽重要職務,黃克誠則不一樣,除了副總參謀長,他還兼任了軍委秘書長等多個實權職務。

1958年,因爲在幾件軍事要務處理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彭德懷召開了一場千人軍委大會批評粟裕。不久,粟裕被撤職,從此,粟裕基本遠離軍界。

粟裕卸任之後,黃克誠接任總長之位。

當然,一些曆史學者指出,黃克誠比粟裕實權大這件事,不能光從表面來看,之所以如此,這是因爲粟裕是一個純粹的軍人,在政治上,粟裕的確不如黃克誠處理的好,這也是1958年粟裕被批評的一個重要原因。

林老總曾經說過,粟裕在打仗上沒得說,但在政治上,粟裕要欠缺得多。對于粟裕政治上的不足,上世紀六十年代,陳赓和粟裕在上海一起養病時,陳赓也和粟裕提到過。

三、實權比一些元帥大的大將

要論實權,還有一位大將,同樣要比粟裕大,他就是羅瑞卿。

建國後,羅瑞卿一直擔任公安部部長,1949年年底,毛主席出訪蘇聯,羅瑞卿是主席專列的主要安全負責人,據說,蔣介石得到這個情報後,立即給台灣特務頭子毛人鳳下達刺殺毛主席命令,爲了刺殺毛主席,毛人鳳在東北到蘇聯邊境一線,布置了不少殺手锏,爲了保證主席的絕對安全,羅瑞卿和汪東興等人,事無巨細得布置安全工作。

從1949年到1959年,羅瑞卿一直是毛主席安全負責人之一,比如說毛主席外出視察,羅瑞卿就負責保衛工作,還有1959年6月,毛主席建國後第一次回鄉,還是他負責安全保障工作。

羅瑞卿公安部長這個職務,當然是沒有粟裕總長職務高的。但是能夠保衛毛主席十年,可以看到,毛主席對羅瑞卿的信任,的確很不一般。

1959年4月,羅瑞卿被中央任命爲副總理,十位大將中,他是唯一一位擔任過副總理的大將。

1959年9月,廬山會議之後,黃克誠被撤職,在林老總提議下,羅瑞卿成爲總參謀長。

不僅如此,羅瑞卿還兼任了國防部副部長,軍委秘書長,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等衆多職務。

1962年,羅瑞卿更是成爲中央書記處書記。論實權,羅瑞卿要比黃克誠要大,甚至比一些元帥還大,其最多時兼任了13個職務,不過,有些遺憾的是,羅瑞卿始終沒有進入政治局,十大大將中,沒有一人進入。

步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特殊歲月之後,十位大將大部分被政治迫害,羅瑞卿甚至被林帥等人,逼著跳樓自證對黨的忠誠。

十大大將中,還有蕭勁光權力同樣很大,從建國初一直到1980年,蕭勁光一直擔任海軍司令員,他還一度兼任國防部副部長。

有學者稱,肖勁光是大將中最有希望進入政治局的,要知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海軍中,有兩位海軍政委成爲政治局委員,1977年,張廷發少將成功成爲政治局委員。

試想一下,他們都可以成爲政治局委員,活到1989年,資格、軍銜、戰功都比他們大的蕭勁光,怎麽不能呢?

然而,因爲種種政治因素,蕭勁光最終沒有進入政治局。

當然,粟裕能夠成爲大將之首,這本身是黨和國家對他的最高認可,至于實權大不大,粟裕這個純粹的軍人並不在乎,正如他在1955年大授銜前謙讓元帥時所說的一樣:“權力和軍銜大小並不重要,如果是爲了權力和軍銜,我就不會參加革命了。”

6 阅读: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