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爲何總是“哭哭啼啼”的,她的多愁善感從何而來?

如玉公子 2024-05-22 22:41:33

最近問一個好友:你看紅樓夢時,最想看的部分是什麽,或者最想了解的是什麽內容?他說,“我不明白林黛玉爲何總是哭哭啼啼的,爲何就不能好好的和賈寶玉在一起?”

我一開始聽到這個問題時,是不屑于回答的,我覺得但凡聽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黛玉並不總是哭哭啼啼,也知道她的多愁善感因何而來。

但是幾天過去了,朋友的這個問題還是糾結于心放不下,突然在想或許真的有人不知道呢。因此我今天還是想要寫一寫,以減少大家對黛玉的誤解,也明白她和寶玉感情的不易。

1、黛玉從小經曆生離死別

黛玉曾有個弟弟,可惜三歲時便夭折。而她年僅六歲時,母親賈敏病逝;她被送往外祖家生活,不久父親也離世了。從此她孤身一人,林家再無血脈相連的親人。從此她和寶玉一起生活,一起成長......

寶玉曾勸她看開點,曾說他其實也和她一樣,縱然身邊有很多人,但是他也並無真正知心的兄弟姐妹。雖是這樣說,但實際情況還是不一樣的,寶玉畢竟還是有元春、探春等姐妹,也有賈環等兄弟,就算不是同胞的,至少也是親人。何況他父母健在,還有祖母、伯父伯母、哥嫂等長輩,大家都當他心肝寶貝一般的寵愛著。而黛玉是真正的沒有兄弟姐妹,形影孤單。

寶钗也曾和黛玉說過,說她和黛玉情況也差不多,只不過是多個母親和兄長。可是母親和兄長,已經是黛玉此生永不可及的奢求了。有母親在,便可擁有最深的愛,人生大事也可以有母親做主;哪怕是像薛蟠一般不成器的兄長,至少也會護著妹妹,不讓她受人欺辱。

湘雲同樣和黛玉說過相似的話,她說你看我和你也一樣,也是從小沒有父母,但我就沒有你這般感傷。是的,湘雲也是襁褓之時父母亡,但她至少還有叔叔嬸嬸,還有堂弟堂妹,那是和她血脈相連的人。她的人生還是有依靠,她的婚事叔叔嬸嬸可以做主,她並不是無根無基的柳絮。在外受了欺負受了委屈,史家還是她可以停靠的地方。

但是林黛玉不一樣,她在外不管受了什麽風霜,她也回不到林家了。哪怕“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她也只能獨自面對,永遠也找不到轉身躲避的所在。

正是因爲黛玉從小經曆生離死別,從此再也沒有可以回去的家,所以她才養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但縱然如此,她卻算得上是最堅強的人,除了時時臨風灑淚這一點,她還有那麽多閃光的優點。她聰慧過人、才華橫溢、诙諧幽默、待人真誠、知書達理,是個非常有教養的貴族小姐。這些不管是賈府三春,還是寶钗、湘雲都不及她。

2、寄人籬下,外祖家終究不是自己的家

黛玉六歲便來到賈府生活。賈府是她母親的娘家,是她外祖母和舅舅們的家。在這裏,賈母和王熙鳳雖然一再將她當成自家人看待,寶玉也視她爲知己,但是這終究不是她自己的家。

賈府有那麽多的人,二舅媽對她並不歡迎,下人們也是看人下菜的態度,稍有不慎,可能便會得到不公平的對待和毀謗。黛玉在賈府一向都活得謹慎小心、如履薄冰,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說一句話,就怕行差踏錯,給自己招來麻煩和隱患。

薛寶钗在賈府住了幾年,但她有母親兄弟打點,她從來不需要操心日常費用問題。湘雲偶爾被賈母接來居住,但她的根還在史家,賈府的人也不敢多說。只有黛玉,說是客人又無家可歸,說是主子卻又姓林,非主非客的身份,讓她沒有一句說話的份。

探春說但凡她是男子,她早就出去闖一片天地,可惜她是個女孩兒,凡事都沒有她開口的地方。探春是真正的賈府姑娘,尚且如此,作爲寄人籬下的黛玉,能過得多自由?

她生病需要調理,卻不敢向府裏要一點燕窩,燕窩對她來說都並不是多珍貴的東西,賈府也供應得起,只是她怕提出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畢竟要靠別人總是難的,下人的嘴難堵,上頭也難保不會有人不滿。

若是在林家,黛玉何須要受這樣的苦,只是如今家破人亡,她只能忍受種種委屈。賈母當然是寵愛她的,舅舅們也關心她,但是再親的人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關注著她。賈母要關心一家子的事情,舅舅們要賺錢養家,她的委屈更多時候只能埋在心底。

賈母還健在的時候,或許黛玉的處境還能好點,生活也不成問題。那萬一賈母不在了呢,誰來保障她的生活和未來?林家的錢可能都轉給了賈府,但是不認賬的事情也多著呢,若然如此黛玉能有辦法扭轉乾坤?不過默默咽下去罷了。

3、情投意合又如何,沒有父母做主的苦楚誰人懂

寶玉和黛玉確實情投意合,但是這又能如何呢?那時的婚姻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無父無母,她就算有了合心的人,誰又能替她做主?

薛家可以打造金玉良緣,爲寶钗造勢,畢竟薛姨媽和王夫人是親姐妹。薛家有心,若王夫人也有意,那金玉良緣差不多就成了。

可是寶玉堅守的木石前盟,卻困難重重。賈母出于關愛和理解,支持寶黛,但是她也不能不考慮兒子兒媳的意見,還有賈府的將來。王熙鳳支持寶黛,一是她要依靠賈母的勢力,同時也爲了她自身的利益著想。但是王夫人明顯是不喜歡黛玉的,賈政喜歡黛玉也可能更多的是親情關系,他會考慮的人選更有可能是他官場同僚家的女兒,因爲這樣更加門當戶對,家族可以相互支持。

所以寶玉對黛玉真心又如何?黛玉相信寶玉的情感又如何?他們一直是知己,是精神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選擇,可是他們卻無法做主自己的婚姻。

如果賈政和王夫人給寶玉安排的婚姻對象不是黛玉,而是其他人,寶玉能做些什麽,他可以反抗可以鬧,但鬧過之後也改變不了什麽,該爲家族犧牲還是得犧牲。至于黛玉,更加什麽都不能說,女孩子哪裏有資格決定自己的人生,何況舅舅舅媽畢竟對自己有養育之恩。他們要是反抗的話,要麽出家要麽死,除此也別無他法了。

回到文章前面的話題,黛玉爲什麽總是哭哭啼啼的,其實她並沒有總是哭哭啼啼,她只是比別人更多愁善感一些。想想她的經曆,換作是誰,也難免會更加容易傷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都是因心而動。

至于她爲什麽不願意和寶玉好好的過,這是沒有的事。她沒確定寶玉的心意時,會偶爾借故和寶玉鬧一下,只是爲了弄清楚自己在寶玉心中的分量。但是這份爭執和性子,她只對寶玉而發,從未跟其他人鬧過別扭。待到明白寶玉的心意後,她再也沒有和寶玉爭吵過了。

所以她並沒有不願意和寶玉好好過,她從一開始對寶玉的患得患失,到後來的兩心如一,他們一直都是好好相處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麽深厚和堅定的情感。至于婚姻,因爲那是他們都無權決定的事情,最後的結局如何,只能聽憑命運。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