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胃腸功能紊亂

慕梅評健康 2024-05-07 20:49:14

有些朋友經常打嗝、燒心、反酸、腹脹、腹痛、大便不成形、放屁多、腹瀉、便秘或者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去醫院做了化驗、腹部彩超、胃腸鏡等檢查,都發現沒有什麽問題,其實這些症狀可能就是胃腸功能紊亂惹的禍。這種病很常見,約占到消化科門診患者中的40%~60%。

那麽胃腸功能紊亂到底是怎麽回事?下面就把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逐一解答,希望能幫助大家比較全面地了解胃腸功能紊亂這個問題。

什麽是胃腸功能紊亂?

胃腸功能紊亂其實就是一組胃腸綜合征的總稱,醫學上正規的名稱是功能性胃腸病。

通俗地講,胃腸功能紊亂就是由于腦腸軸互動異常,精神心理等因素導致胃腸道的運動不協調、感覺過度敏感、對某些食物不耐受,或者消化道分泌異常,從而引起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狀。

胃腸功能紊亂有什麽特點?

1、發病率高。普通人群中約有1/3的人曾有過這種經曆。

2、病程比較長。一般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3、起病較緩慢。呈間歇性發作,常有緩解期,症狀時輕時重,時好時壞。

4、症狀多樣性。即使是同一種疾病,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表現。

5、容易誤診。由于胃腸功能紊亂沒有特異性症狀和特異性檢查方法,所以特別容易誤診。

6、療效不理想。由于影響發病的因素很多,目前缺乏根治的藥物或方法。

7、反複就醫。由于治療效果不理想反複就醫,對生活質量影響較大,還容易造成患者的困惑和恐病心態。

胃腸功能紊亂有哪些表現?

A: 由于胃腸功能紊亂是一個胃腸綜合征,所以症狀多種多樣,涉及整個消化道;

可有上消化道症狀如反酸、燒心、嗳氣、口臭、惡心、劍突下灼熱感、胸骨後疼痛、食後飽脹、上腹痛等,

腸道症狀如下腹部隱痛、腹脹、腸鳴、大便不成形,排氣增多,排便不暢、有粘液、腹瀉、便秘,或者腹瀉和便秘交替等。

多數患者還伴有焦慮、失眠、健忘、神經過敏、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狀。

胃腸功能紊亂有哪些類型?

A: 根據功能性胃腸病的羅馬標准,胃腸功能紊亂可分爲功能性食管病、功能性胃十二指腸病、功能性腸病等等。

胃腸功能紊亂可能是一種疾病,也可能是多種疾病共存,也就是重疊性胃腸功能紊亂。

常見的疾病類型如下:

功能性燒心:主要表現燒心、燒灼樣胸骨後不適或疼痛;功能性胸痛:主要表現非燒灼樣胸骨後疼痛或不適;功能性吞咽困難:主要表現食物粘附、留存或通過食管感覺異常;咽異感症,癔球症:主要表現咽喉部非疼痛性團塊感或異物感;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現餐後飽脹不適;早飽;上腹痛;上腹灼燒感;腸易激綜合征:主要表現下腹部隱痛,大便不成形,排氣增多,排便不暢、有粘液,或伴有便秘腹瀉等;功能性便秘:主要表現便秘、無腹痛、排便費力、排不淨感、阻塞感,需以手法幫助排便;功能性腹瀉:主要表現腹瀉松軟(糊狀)或水樣便,無腹痛。

胃腸功能紊亂的病因是什麽?

胃腸功能紊亂的發生主要與胃腸運動紊亂、內髒高敏感性、腸道菌群紊亂,以及精神心理因素有關。

如工作量大、經濟負擔加重、工作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太快、下崗失業、親人故去、意外事故的刺激、人際關系緊張和家庭糾紛等。

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也是重要的因素,食物因素等也是本病的誘因。

近年的研究認爲胃腸功能紊亂的發病主要與腸腦軸相互作用發生障礙有關。

容易誘發胃腸功能紊亂的因素有哪些?

1、飲食因素:

食物是誘發胃腸功能紊亂的最常見原因。

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酸味水果、香料、酒類、辣椒和濃咖啡,不耐受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不易消化的食物和可發酵的食物比如高FODMAP飲食,均可能誘發或加重胃腸功能紊亂。

2、精神心理因素:

家庭、單位和社會發生重大事件,晉升、提幹、分房、就業受阻。人際關系緊張,借債、生意虧本等經濟損失,失戀、婚變等。

親人、同事和朋友患腫瘤住院,擔心幽門螺杆菌感染、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乳腺小葉增生、甲狀腺結節會癌變等。

長期的工作壓力、勞累、加班等,過度疲憊、任務繁重、超負荷動轉,如不能理性面對這些負性生活事件,就會因情緒繼而影響胃腸功能,出現胃腸功能紊亂。

3、環境因素:

受涼容易誘出和加重胃腸痙攣,特別是消瘦的人群容易受涼,有的人對涼特別敏感,夏天開稍一點空調、冬季呆在朝北的房間或坐一坐冷板凳都會出現腹痛、腹鳴和腹瀉。

如何確定是胃腸功能紊亂?

診斷胃腸功能紊亂其實也是有國際標准的,通常采用一種叫羅馬III或IV 標准來診斷,在我國,多數專家認爲以羅馬標准爲基礎,需要結合相關輔助檢查來診斷,以免漏診器質性疾病。目前臨床醫生通常根據下列七個臨床特征來綜合診斷胃腸功能紊亂。

1、主要症狀:反複一種或多種上述胃腸功能紊亂症狀,而無上述胃腸器質疾病症狀;

2、伴隨症狀:同時常伴心慌、氣促、頭痛、背肌痛、緊張、敏感、焦慮、抑郁、失眠等表現;

3、病程:多數病程長超過3~6個月,甚至數年數十年;

4、病史:無慢性系統疾病、無長期藥史、無腹部手術史;

5、體檢:無貧血、消瘦、黃疸、頸部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腹部包塊、腹水等體征;

6、檢查:胃鏡、腸鏡、腹部B超、CT和MR、血液等常規檢查或反複檢查無異常發現;

7、治療:多數采用各種對症藥物治療症狀不易好轉或好轉後複發而頻繁就診。

胃腸功能紊亂該如何治療?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消除不必要的緊張、擔心、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就是不要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胃腸道不舒服上面,心態越好,自身的內髒敏感性就會越低,症狀就會好轉。

其次,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有規律的生活節奏, 定時就餐、定時休息、定時起床、 定時排便,以培養出自己健康的“生物鍾”。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分散注意力。避免久坐、久站,多進行有氧運動。

第三,要注意飲食調理。飲食要清淡,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糧,多喝水,多喝酸奶。避免粗糙、油膩、刺激性食物,避免個人生活經曆中能誘發症狀的食物,比如對乳糖不耐受者,盡量避免牛奶等食物,對蝦、海蛎等食物吃完就易拉肚子者,也要避免這類食物。

最後,可以藥物對症治療。針對胃腸動力紊亂和胃腸內髒高敏感,可以使用調節胃腸運動和減少胃腸道刺激因素的藥物。對于有明顯抑郁、焦慮障礙的功能性胃腸病患者可以輔以抗焦慮、抑郁藥物治療。但藥物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胃腸功能紊亂能治愈嗎?

現在普遍認爲胃腸功能紊亂是慢性穩定性疾病,但在治療過程中,可出現症狀嚴重程度的反複波動,由于胃腸功能紊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現在一般認爲,只要將症狀的嚴重程度控制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即可,沒必要達到完全沒有身體不適的狀態。

胃腸功能紊亂雖然症狀會反複發作,病程能夠達到數年至數十年之久,但全身健康狀況卻不受影響,所以並不會影響壽命;

一定要正確的認識這個疾病,並且要解除思想顧慮,妥善處理和正確對待生活、工作等環境中的不利因素,積極消除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礙,提高對治療的信心,調整好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針對一些症狀,采取一些對症處理的措施,大多數患者是能夠得到明顯改善的。

2 阅读:434

慕梅評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