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蓮》:馮小剛,你不是李雪蓮!

阿獠聊電影 2024-05-21 15:40:42

本文寫于2016年。

曾幾何時,馮小剛是萬衆期待的導演,爲我們帶來了無數喜聞樂見的賀歲片。

我們喜愛《甲方乙方》、喜愛《不見不散》、更喜愛《天下無賊》。

時過境遷,馮小剛放棄了純粹的商業片,開始在藝術與商業間進行權衡。

他想爭取更多頒獎禮的認可,于是我們看到了氣氛沉重的《唐山大地震》,也看到了莫名其妙的《夜宴》。

曾幾何時,馮小剛用針砭時弊的《大腕》狠狠地諷刺了植入式廣告。

時過境遷,馮小剛用《非誠勿擾》《非誠勿擾2》《私人定制》等一系列作品告訴觀衆,他曾鞭撻的如今變成了他所熱愛的,而他才是這個行當的始作俑者與至尊無上。

曾幾何時,馮小剛因爲敢怒敢言,被媒體稱爲小鋼炮,其勇氣被觀衆所敬佩。

時過境遷,馮小剛被慣壞了,他的敢怒變成了放肆無忌,他的敢言變成了撒潑罵街。

曾幾何時,馮小剛妙語連珠,用王朔式的調侃引領了喜劇片的潮流。

時過境遷,馮小剛髒活滿嘴,用後王朔式的胡攪蠻纏宣泄著心底裏陰暗的憤世嫉俗。

這一切都是爲了票房,爲了炒作,爲了對賭協議,跟他滿嘴跑的藝術追求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馮小剛墮落如斯,結局終將一地雞毛,令熱愛他的觀衆不免一聲歎息,永失我愛了……

很早就開始關注《我不是潘金蓮》,因爲我看過劉震雲的原著,也好奇馮小剛如何將它搬上大銀幕。

然而,電影上映好幾天了,我一直沒去看,也不准備花錢去看了。因爲該片上映前後的一連貫低俗炒作行爲,都令人不齒,令人鄙視。

馮小剛,你不是李雪蓮,你用不著在全國人民面前喊冤。你本來也是沖著實權者去shang訪去喊冤的,犯不著在大衆面前裝可憐。

一口一個“小牆皮”,一句一個“倒黴蛋”。你根本沒把一個戰壕裏的同行放在眼裏。

自稱“小女子金蓮”裝可憐,其實潛台詞是“我是流氓我怕誰?!”,套用陳凱歌的一句經典台詞——“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

我是越來越不喜歡馮小剛了。

2015年4月28日,我在《《速度與激情7》:保羅,講不出再見……》一文中寫到:

早上看到馮小剛炮轟速激7的新聞,文中寫到:與周圍大部分力挺這部電影的朋友們不同的是,馮小剛在離結束還有十分鍾時就離場了。從放映廳走出來時徐帆也表示“一拍即合”:“我早就不想再看了。”而在回家的路程上,馮小剛一直在思考爲什麽他沒有看完,徐帆的一席話解答了他心中的疑惑:“她說‘我覺得這個科技發展啊,鏡頭之厲害,讓你每根汗毛看得特別清楚,但是它怎麽就讓我看不到人心?’”由此,馮小剛做出結論,無論是電影,還是《有戲》舞台上的學員表演,“你給我看得是一份熱鬧,我不滿足,我看得是人心。

先不論這則新聞是否有炒作某綜藝節目的嫌疑。對于馮導夫婦中途離場,我只能表示遺憾,因爲他們錯過了“看到人心”的機會。原本這就是部動作片,而真正感動你我的恰在那片尾的5分鍾,而馮導錯過了。

這本不是他的錯,但連一部向逝者致敬的電影片尾都沒看完就貿然發表如此言論,我感覺非常的可悲與可笑。他也許沒看過該系列的前作,無法理解影迷對保羅的熱愛,也無法理解本片對影迷們的紀念意義。

我甚至可以說,馮導也許一輩子都無法理解F&F與保羅在影迷心中的地位,也一輩子無法爲該片的結尾所感動。他,真可憐!”

我感歎于他的無知與無畏,敢在一部向逝者致敬的電影末尾嘲諷:“我早就不想再看了……它怎麽就讓我看不到人心?”

你的確是看不到人心,包括衆多影迷與觀衆的,你離人心越來越遠了。

我是越來越不喜歡馮小剛了。

有人說《我不是潘金蓮》拍得很好,敢于直面中國官場的陋習。我很贊同,但……這是馮小剛的膽大麽?

《我不是潘金蓮》原著出版于2012年,劉震雲敢把它寫出來,出版社敢把它印出來,要說膽大也輪不到4年後把它拍出來的馮小剛!

馮小剛真的很大膽麽?我看他就很慫!

2015年,我在《《一九四二》:當馮大膽碰上劉大膽》一文中寫到:

“馮小剛一向是大膽的,放起大炮來剛剛的,因爲他有底氣,以往的票房紀錄擺在那兒。正因爲這種底氣,他居然大膽到把一部災難悲情片放到了賀歲檔。

然而當我們認識了劉震雲,才真正意識到“膽”字是怎麽寫的。

電影《一九四二》劇本是根據劉震雲在1993年創作的報告文學《溫故一九四二》改編充實而成的,原作沒有複雜的劇情與衆多的人物關系,只是樸實的把龐雜的文獻資料和人物采訪精選編排後客觀的擺在了讀者面前。像一碗素面,不加調料,端在了桌面,但卻給品嘗者以深深的震撼,因爲它真實得令人難以下咽。

所謂溫故一九四二,我想劉震雲是在回顧三個不應忘記的曆史真相。

一、天災:一九四二年,河南發生大災荒,餓死三百萬人。

二、人禍: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未給以及時赈災,導致悲劇愈演愈烈。

三、民心:……

馮小剛將前兩個搬上了銀幕,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電影《一九四二》,然而第三個真相他不敢、或是不忍講述出來,因爲它太不合時宜,太不和諧,太不主旋律。然而它是那麽的真實與充滿現實意義,讓人感歎。

……

當馮大膽碰上劉大膽,才讓我們明白,“溫故而知新”,得大膽而響亮的喊出。這,需要底氣,更需要勇氣。”

馮小剛在審查部門的面前最終還是慫了。他沒有忠實于原著把小說中的第三層涵義給拍出來。他猶豫了,保守了,退卻了……盡管劉震雲白紙黑字的把它們寫了下來,印在了書裏。

所以,說馮小剛敢怒敢言的人裏,我曾經算一個……如今,我不那麽認爲了。

我是越來越不喜歡馮小剛了。

看過《我不是潘金蓮》原著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和潘金蓮壓根兒就沒關系。

可是劉震雲讓書名搏個賣點,馮小剛順藤摸瓜也就上了。

上了就上了,還嫌熱點不夠,硬是要在預告片裏弄出些“真·潘金蓮”來迎合低級趣味,這就盡顯流氓本色了。

2016年,我在《《我不是潘金蓮》預告片:忽悠!你接著忽悠!》一文中寫到:

“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終于揭開了預告片神秘的面紗。本著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做人准則,小鋼炮准確的把炮彈射向了輿論的中心,用兩款預告片激起了廣泛爭議層層浪花。他用形式與內容的雙出格完成了也許蓄謀已久的吸睛效果。

……

也許是先行版預告片僅憑圓形遮罩畫面還不夠霸氣與驚豔,馮小剛導演又祭出了第二式更加驚世駭俗的招數,這便是說書版預告片。以小剛特有的低音炮京腔作爲旁白,這款預告片給人一種傳統說書人淡定卻不失俏皮的江湖流氓氣之感,非常的新穎與奇特。而前衛藝術家魏東專門定制的六幅古風配圖也顯得極爲怪誕與另類,透著一股笨拙與浮誇相混雜的高級惡趣味。

……

沖著這種賣點而去的觀衆肯定要嚷著讓馮導退票了。負責任的講,我估計正片中的“激情”戲不會超過一分鍾。想看預告片中春宮圖般古裝“動作片”的觀衆還真是無處喊冤去,因爲馮導和劉震雲會一起出來點醒大家,片(書)名是什麽?“我不是潘金蓮”!這不早告訴你們不要想歪了麽。導演可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狡猾的說書人用貌似老實巴交的旁白欺騙、戲耍了大家,大家還只能把委屈爛在肚裏,因爲是你自個兒誤解了、庸俗了,不關人家導演和作者的事兒。然而我還是要對這第二款預告片狠狠的罵上一句:俗!忒俗!騙人是小狗!

馮導的兩款預告片都憑著不按常理出牌的招式贏得了廣泛關注,同時也因爲其形式與內容的離經叛道而備受爭議。個人覺得先行版形式奇特、內容樸實,不失爲一個頗有創意的預告片。而說書版則形式怪誕、內容誤導,創意十足卻又脫離了預告片用以提示劇情與看點的應有本質,有著隱(bei)秘(bi)而偉(wei)大(suo)的不良用意。”

從這款預告片開始,我對馮小剛的創作動機就産生了深深的懷疑。這並不是他口稱的藝術追求與針砭時弊,這是赤裸裸的商業宣傳與追求利潤。

這種虛僞讓人感到惡心,丟掉了馮小剛20年前拍攝純商業片《甲方乙方》時的光明磊落與坦誠相見。

他口口聲聲喊著冤,可是旁觀人早就把你看透了。你根本並不是善良純樸李雪蓮,你都快成了那厚顔無恥的潘金蓮了……

當心直口快淪落到了肆無忌憚,你的每根汗毛都讓我們看得特別清楚,但是怎麽就讓我們看不到你的良心呢?!

《我不是潘金蓮》書中開篇這樣寫到:“俗話說得好,一個人撒米,一千個人在後邊拾,還是拾不幹淨。”

馮小剛這次撒的米,縱然雇上千萬的水軍後邊拾,也很難拾幹淨了……

0 阅读:9

阿獠聊電影

簡介:我于電影,只是一粒沙;電影于我,卻是一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