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患者,“低壓”已經很低了,還能用降壓藥嗎?

營有料 2024-05-12 22:02:55

隨著年紀的增長,不少老年朋友都遭遇了高血壓這一健康隱患。

而在這其中,有一個現象尤爲普遍且令人困惑,那就是“高壓”(收縮壓)偏高,而“低壓”(舒張壓)卻偏低,甚至有時已經低到了臨界值。

面對這種情況,許多患者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降壓藥,吃還是不吃?

01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與挑戰

老年高血壓,與年輕人的高血壓相比,有著其獨特的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血管彈性會逐漸減弱,動脈僵硬度上升,這導致老年人在測量血壓時,常常會出現“高壓”高而“低壓”正常的現象。

更爲複雜的是,有時“低壓”甚至會偏低,這無疑給治療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那麽,面對“低壓”已經很低的情況,老年患者是否還能繼續使用降壓藥呢?

02

“高壓”達標,首要任務

在這裏,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控制“高壓”是至關重要的。

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高壓”持續升高與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關系更爲密切。因此,降壓治療的首要任務,就是讓“高壓”達標。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低壓”的變化。

但在治療策略上,我們需要更加注重對“高壓”的控制。畢竟,“高壓”過高是導致心血管事件的主要風險因素。

03

指南爲燈,科學降壓

在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我們不是盲目用藥,而是依據專業的醫學指南來進行。

特別地,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我們有《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和《老年高血壓特點及臨床診治流程專家共識》作爲參考。

針對不同“低壓”水平的患者,何時開始使用降壓藥以及血壓應該控制在什麽範圍,這兩份指南都給出了非常具體的建議。

比如說,如果患者的“低壓”高于60mmHg,並且“高壓”超過了140mmHg,那麽醫生就可能會建議患者開始服用降壓藥。

但是,如果患者的“低壓”低于60mmHg,用藥就需要特別小心了。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當“高壓”處于150到179mmHg之間時,醫生才會考慮從非常小的藥物劑量開始治療,以確保“低壓”不會降得太低,從而保證患者的安全。

04

低壓不低,安全爲先

在降壓治療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高壓”的降低,更要密切注意“低壓”的變化。

雖然降低“高壓”是首要目標,但若“低壓”降得過低,也可能會引發諸如頭暈、乏力等因供血不足而導致的症狀。

爲了確保治療的安全性,選擇降壓藥時,我們要特別挑選那些能平衡降低“高壓”和“低壓”的藥物。

此外,藥物的使用應從小劑量開始,然後逐步調整到最合適的劑量,這樣既可以確保治療效果,又能保障患者的安全。

這種方法既科學又穩妥,是降壓治療中的重要原則。

05

醫患攜手,共抗高血壓

面對老年高血壓這一複雜問題,患者和醫生需要緊密合作,共同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壓變化,及時向醫生反饋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醫生則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確保血壓得到有效控制。

在此,我也想給所有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一些建議。

第一,不要怕降壓藥會讓你的“低壓”降得太低。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和使用降壓藥是關鍵。

第二,定期監測血壓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及時了解血壓的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第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降壓治療的重要輔助手段。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保持心情愉悅都有助于血壓的控制。

06

今日總結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高壓”和“低壓”的平衡。

在確保“高壓”達標的同時,也要關注“低壓”的變化,避免過低或過高帶來的風險。

通過科學的治療方案和醫患的共同努力,我們相信能夠有效應對老年高血壓這一健康挑戰。

0 阅读:47

營有料

簡介:營口有料,歡迎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