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發生的最突破道德底線的3件事,洛水之誓上榜

七號說三國 2024-04-27 18:38:44

“兵者詭道也”。

三國時期,各枭雄爲了擊敗對手,用盡手段,窮盡計謀,也無可厚非,但這3件事突破了道德底線,讓人不恥。

一、白衣渡江

劉備、孫權和曹操,是東漢末年3個爭奪天下的對手。曹操,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諸侯,天下13州曹操一人占據9州之地,孫權、劉備不是其對手,所以2人結成軍事聯盟,聯手對抗曹操。

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擊敗曹操,奪取漢中後,養精蓄銳已久的關羽趁曹軍兵敗,士氣低落之際,發動襄樊之戰,率荊州之兵奪取樊城和襄陽。曹魏名將曹仁知道自己不是關羽的對手,不敢和其正面交鋒,退守樊城,等待救援。曹仁危在旦夕後,曹操派于禁、龐德救援曹仁。

兩軍對峙期間,于禁疏忽大意,將軍隊駐紮在樊城北部的低窪處。恰好當時正值秋季,雨水較多,漢水猛漲。關羽抓住機會掘開河堤,淹了于禁的七路大軍,生擒于禁、龐德。于禁、龐德被俘後,曹魏舉國震蕩,黃河以南地區紛紛准備望風歸降關羽,這將曹魏置于了危險之地。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氣勢如虹,勢不可擋,曹操想遷都暫避關羽鋒芒,而手下謀士司馬懿,勸說曹操聯合孫權對付關羽。孫權雖然和劉備是軍事盟友,但也是競爭對手。曹操被關羽所滅,孫權將唇亡齒寒,難以獨善其身,孫權不會坐視曹操被劉備所滅,所以會幫助曹操。

曹操采納了司馬懿的建議,派使臣前往江東遊說孫權。孫權觊觎荊州已久,也不敢坐視關羽滅掉曹魏,所以決定和曹操聯手對抗關羽。孫權爲了避免打草驚蛇,他派呂蒙假扮成商人進入荊州境內,突襲荊州守軍,快速奪取荊州。荊州被江東奪取後,關羽軍心大亂,被曹魏將領徐晃擊敗。關羽兵敗撤軍途中,又遭到曹魏、江東兵馬圍追堵截,敗走麥城時,他被江東擒殺。

孫劉兩家是盟友。關鍵時刻,呂蒙背信棄義,假扮成商人偷襲荊州,做法突破道德底線,讓人不齒。此事也讓蜀漢不再信任江東。爲了防止江東偷襲,蜀漢殺害了不少來自江東的無辜商旅。

二、洛水之誓

洛水,黃河下遊南岸的一個支流,位于今天的河南洛陽等地區。

洛水之誓,曆史上發生過2次。

公元25年,劉秀率20萬大軍攻打洛陽。洛陽守將朱鲔是更始帝劉玄的部將,他曾建議更始帝殺害了劉秀的哥哥劉縯,和劉秀是仇人。朱鲔落在劉秀手上難逃一死,所以只能死戰到底。劉秀苦攻洛陽一個月時間,始終無法攻破洛陽。爲了減少傷亡,劉秀決定勸降朱鲔,但朱鲔擔心劉秀會給兄長劉縯報仇,殺害自己,不敢投降。劉秀爲了打消朱鲔的顧慮,對著洛水發誓:朱鲔投降自己,之前的事他既往不咎,還會重賞朱鲔,封其爵位。朱鲔投降後,劉秀果然兌現了他的承諾,沒有懲罰朱鲔,還封朱鲔爲平狄將軍,扶溝侯。洛書之誓因此成了一段美談。

司馬懿,卻讓洛水之誓成了一段笑話。

司馬懿是曹操手下的謀士,能力出衆。

曹操、曹丕掌權期間,重用司馬懿,但也防備司馬懿,不敢給其兵權。曹叡在位期間,雖然也防備司馬懿,但曹仁、張遼、徐晃等名將已經去世了,而諸葛亮又不斷北伐,曹叡只能重用司馬懿,讓他率兵去抵禦諸葛亮。臨死之前,曹叡安排司馬懿、曹爽做了兒子曹芳的托孤大臣。

曹叡死後,曹爽和司馬懿爲爭奪權力而爆發了內鬥。曹爽的謀略手段不如司馬懿,但他是曹魏宗親,憑借這層身份,他在和司馬懿的權鬥中占據優勢。司馬懿以退爲進,通過裝病來迷惑曹爽。曹爽稍顯稚嫩,信以爲真,以爲司馬懿垂垂老矣,病入膏肓,時日無多了,放松了警惕。

公元249年,曹爽帶著小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祖時,司馬懿抓住機會發動政變,控制了京都。

在此期間,曹爽的心腹桓範逃出許昌,勸說曹爽挾持小皇帝曹芳,號令各地將領起兵討伐司馬懿。

此時,司馬懿只是控制了許昌,曹魏其他地區,並不歸司馬懿控制,曹爽還有反敗爲勝的機會。司馬懿爲了勸說曹爽放棄抵抗,投降自己,他指著洛水發誓,曹爽投降後,他會善待曹爽及其親信和家人。曹爽爲了保住許昌家人的性命,放棄了抵抗,但他回去後,被司馬懿誅三族了。

三、當街弑君

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奪取了曹魏江山的控制權,小皇帝曹芳成了司馬懿的傀儡。司馬懿去世之後,由其兒子司馬師繼續掌權。曹芳長大後,不願做司馬師的傀儡皇帝,和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密謀,想要廢黜司馬師,立夏侯玄爲大將軍。司馬師得知此事後,以曹芳年長不親政、沉迷女色、棄辱儒士、太後喪母時不盡禮等爲由,廢黜曹芳,立了曹髦爲皇帝。

曹髦當上皇帝後不久,司馬師病逝,司馬昭接替他成了權臣。曹髦不甘心做司馬昭的傀儡,大罵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爲了除掉司馬昭,帶人去誅殺他,但被司馬昭部將成濟當街殺害。

曹髦被殺後,司馬昭立了曹奂爲皇帝,但其仍是司馬昭的傀儡。265年,司馬懿取代曹奂而稱帝。

0 阅读: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