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怒砸300億,求助我國造民生項目!中國鐵路進入歐洲

多一點奇聞 2024-05-14 06:04:09

所以當諾蘇段通軌的消息傳出後,塞爾維亞人們欣喜若狂。

日前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諾蘇段實現通軌貫通,而在兩年前該條鐵路貝諾段就已經正式通車,日均發送旅客超過8200人次,年累計運送旅客超過293萬人次。

當然,他們也沒有忘記感謝對他們施以援手的中國。

進入21世紀後,我國在各個行業都有了飛速發展,不少領域甚至實現了彎道超車,掌握了世界頂尖技術。

尤其是我國的高鐵技術,在不少國外援建工程中,靠著實力拿下了招標。

不同于其他援建工程,塞爾維亞需要修高鐵的時候,在衆多參與招標的國家中,我國幾乎是躺贏,塞爾維亞沒有任何遮攔,直接就把項目給了我國,偏心也偏得理直氣壯。

因爲受到歐美大國的影響,很多歐洲國家,甚至連亞洲的一些國家,都把中國當成了假想敵。

越是貧窮的國家,越是如此,總想著給中國找不痛快。

塞爾維亞爲什麽對中國這麽友好?難道他就不怕這麽明著偏袒中國,會遭到歐盟的欺負嗎?

塞爾維亞共和國位于歐洲的東南部,是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

塞爾維亞的國土總面積僅有8.85萬平方公裏,和我們的重慶市大小差不多。

在歐洲人看來,塞爾維亞是個貧窮的地方。

根據塞爾維亞國際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塞爾維亞國內生産總值爲603.7億歐元,人均GDP爲8917歐元,相當于不到7萬人民幣。

根據中經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的人均GDP爲8.94萬元。

所以從這個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其實塞爾維亞並不是特別窮,只是生活水平相對稍微有些落後于我國,和我國一些經濟滯後的省份差不多。

塞維亞的經濟基礎其實並不差,之所以後續發展不行,是因爲在上世紀90年代初曾經遭受過聯合國的經濟制裁,加上在戰爭當中,很多基礎設施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塞爾維亞的經濟還出現了嚴重的損失缺口。

塞爾維亞想要修建高鐵,正是因爲高速鐵路的發展能夠給塞爾維亞帶來更多經濟發展的契機。

塞爾維亞不是歐盟國家,也不是北約國家,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還被北約欺負過。

正是因爲有過這樣一段曆史,才讓塞爾維亞在一衆歐洲國家當中顯得格外清醒。

我國和塞爾維亞早在南斯拉夫時期,就已經結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後來在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援塞抗疫等衆多事件中,我國和塞爾維亞始終都是那個背後最堅定的盟友。

有人評價,共同經曆了這麽多的患難,我國和塞爾維亞的關系,可謂是鮮血凝成的友誼。

所以塞爾維亞這次偏心中國,直接把修高鐵的工程交給中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兄弟情誼,知道這事交給中國最靠譜,不會像同樣在亞洲的某些國家,幫別人修高鐵結果修了十幾年,還只是個PPT。

至于歐盟會因此報複,塞爾維亞根本不怕,畢竟原本歐盟和北約也沒善待過。

不過塞爾維亞也不是傻白甜,選擇中國這個好兄弟,也和我國的實力有關。

2022年我國成了塞爾維亞最大的投資來源國,雙邊貿易額由2016年的5.96億美元提升到2023年的43.5億美元。

對塞爾維亞來說,這分明就是小說照進現實,我那生死與共的好兄弟成了富家翁,現成的大腿不抱白不抱。

在歐洲,塞爾維亞還有十字路口的綽號,這是因爲塞爾維亞是連接歐亞非大陸的必經之地,很多貨物往來運輸都要經過塞爾維亞,在全球交通地位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塞爾維亞在進入90年代以後,頻頻遭遇沖擊,國家和經濟發展的速度明顯滯後于世界水平。

這就導致塞爾維亞現在使用的鐵路系統,很多都是100年前修建的鐵路。

有些鐵路的最高運營時速只有40公裏,而且經常出現故障,火車的車況還特別差。

對全球交通運輸物流體系來說,如果可以改善塞爾維亞的鐵路運輸狀況,那麽很多國家國際運輸速度和效率會有明顯提升。

對塞爾維亞等國來說,擁有更完善先進的鐵路系統,可以給塞爾維亞帶來更多經濟,擺脫經濟滯後的尴尬局面。

塞爾維亞原本的經濟基礎並不差,如果現在擁有了完整的先進鐵路系統,那麽這個歐洲小國想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崛起,還是非常有希望的。

我國幫助塞爾維亞修建的匈塞鐵路,是從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到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全程350公裏,在匈牙利境內經過166公裏,塞爾維亞境內經過184公裏。

考慮到塞爾維亞是歐洲十字路口的地理情況,該鐵路項目設計爲電氣化客貨混線快速鐵路,設計最高時速200公裏。

隨著匈塞高鐵通車,從布達佩斯到貝爾格萊德兩地之間的時間,也從8個小時縮短到了兩個多小時。

新賽高鐵項目,也是我國一帶一路在東南歐地區基建領域合作的旗艦項目,得益于匈塞高鐵,塞爾維亞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多了,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期待。

對塞爾維亞本國人來說,我國援建的匈塞高鐵是塞爾維亞鐵路史上的一件重要大事。上到總統,下到平民百姓,對我國的高鐵工程師對十分歡迎。

我國援建塞爾維亞,其實也是塞爾維亞送給我國的一份禮物,是一個雙贏的項目。

塞爾維亞的交通有了提高,也有了更多發展經濟的機會,未來可期。

而我國有了塞爾維亞的高鐵成功案例,對于樹立我國的大國形象而言,是絕佳的例子之一。

從整個國際局勢來看,歐洲對中國的態度並不是特別友好,其實這種絕對的態度,無論對歐洲和中國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全球各個國家聯合在一起共同發展,才能讓大家共同進步,總想著在背後捅刀子,而不是提升自己,只會讓大家一起拉垮。

中國和塞爾維亞的合作其實正是中歐關系的一個良好切入點。

因爲中國和塞爾維亞有著高度的戰略互信,所以這麽多年以來,中國和塞爾維亞才能攜手共同進步,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而匈塞鐵路就是其中的果子之一。

中塞關系越好,其實越能讓一些國家明白和中國打交道,不應該受到有心之人的挑唆,把中國當成假想敵。

相反只要對中國誠心誠意,中國也將報之以瓊瑤,中塞關系就是最好的例子。

參考資料:

[1] 北京日報《進一步升級的中塞關系,帶給歐洲哪些啓示》2024-05-09

[2] 光明日報 《匈塞鐵路爲塞爾維亞近幾十年來最大基建項目 讓多方受益》2017-08-05

[3] 新華網《塞官員: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塞爾維亞整體發展》2024-05-04

0 阅读:63

多一點奇聞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