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毛主席讀完項英電報後氣得發抖,直到七十年代還耿耿于懷

小宸說曆史 2024-03-02 21:53:09

在曆史的長河中,有些事件如同漩渦般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讓人不禁想要探尋其中的真相與深意。新四軍中的一段往事,便是這樣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它涉及到人物性格的沖突、權力的鬥爭,以及正義與錯誤的交織。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段曆史,感受其中的波瀾與曲折。

話說全面抗戰期間,新四軍作爲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裝力量,在敵後戰場上屢建奇功。然而,就在這支英雄輩出的隊伍中,卻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劇——高敬亭之死。

高敬亭,這位在紅軍時期就嶄露頭角的將領,以其頑強的意志和出色的軍事才能,贏得了同志們的尊敬和敵人的畏懼。他堅守鄂豫皖根據地,爲保存紅軍火種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在新四軍的隊伍中,他的命運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

當時的新四軍軍部,由項英和葉挺兩位領導人共同主持。項英,一位黨內資曆深厚的老同志,他的影響力在新四軍中是不言而喻的。而葉挺,雖然因爲一些曆史原因曾脫離組織多年,但他的軍事才能和威望同樣不可小觑。然而,這兩位領導人之間的關系卻並不和諧,他們的矛盾和沖突在新四軍中早已不是什麽秘密。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敬亭的問題就顯得尤爲複雜。作爲新四軍第四支隊的司令員,他手握重兵,但卻與軍部領導存在著一些不和。這其中的原因很多,既有高敬亭自身性格上的驕傲和固執,也有軍部領導在處理問題時的一些失誤和偏見。這些矛盾在日常工作中逐漸累積,最終演變成了一場無法挽回的悲劇。

1939年,新四軍軍部突然決定對高敬亭進行嚴厲處置,理由是他的部隊出了投敵的叛徒。這一決定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爲,雖然高敬亭在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但他的功績和才能是不可忽視的,應該給予他改正錯誤的機會。然而,軍部領導卻堅持要對他進行“數罪並罰”,甚至未經中央許可就做出了槍斃高敬亭的決定。

這一消息傳到延安後,毛主席大爲震驚。他難以置信地問:“怎麽會這樣?高敬亭是我們的同志,他的問題應該通過批評教育來解決,怎麽能隨便就槍斃了呢?”然而,當他看到項英發來的電報時,卻無奈地搖了搖頭。電報上的措辭冷漠而客套,仿佛是在彙報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毛主席氣得哆嗦著說:“這簡直是胡鬧!項英啊項英,你怎麽能這麽處理問題呢?”

事實上,項英在處理高敬亭問題時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他過于急躁和武斷,沒有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也沒有給高敬亭一個申辯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在做出這一決定時並沒有向中央請示,而是擅自做主。這種做法不僅違反了黨的組織原則,也損害了新四軍內部的團結和穩定。

高敬亭被執行槍決後,新四軍內部一片嘩然。很多人對軍部的做法表示不滿和憤慨,認爲這是對一位有功將領的不公正待遇。而延安方面也對這一事件表示了高度的關注。毛主席在多次會議上提及此事,並指示要深入調查、給高敬亭平反。他說:“我們不能讓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原則,維護軍隊的團結和統一。”

然而,曆史的進程總是充滿了曲折和變數。就在高敬亭事件還未完全平息之時,皖南事變爆發了。新四軍軍部在事變中遭受了重大損失,項英遇害、葉挺被俘。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高敬亭的冤案被暫時擱置了下來。此後多年間,少有人提及此事,仿佛它已經被曆史的塵埃所掩埋。

然而,真理總是會被發現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毛主席在晚年時期仍然沒有忘記高敬亭的冤案。他明確指示要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並給予高敬亭一個公正的評價。在毛主席的關懷下,高敬亭的冤案終于得以平反昭雪。1977年,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和審議程序後,高敬亭將軍終于完全恢複了名譽,並被追認爲革命烈士。

結語:

回顧這段曆史,我們不禁感慨萬千。高敬亭的悲劇不僅是他個人的不幸遭遇,更是新四軍乃至整個中國革命曆程中的一段曲折曆程的縮影。它提醒我們,在處理問題和決策時,必須保持冷靜和理智,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堅持黨的原則和紀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才能讓曆史的進程更加光明和坦蕩。

參考史書:

《新四軍戰史》

《高敬亭傳》

《項英傳》

《皖南事變研究》

79 阅读:45420
评论列表
  • 2024-03-03 12:39

    高是很有軍事才幹、貢獻很大且深孚衆望的將領!

  • 2024-04-04 14:41

    以不足3000人的隊伍,拖住國民黨17萬軍隊,艱苦卓絕堅守大別山⛰️,三年紅旗不倒,居功至偉!

  • 2024-03-18 07:15

    圖片是張雲逸大將

  • 2024-06-03 09:11

    要做好事善事,要做對國家、人民有益的事,不然會受到報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