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泰國“男妓鴨王”:感謝艾滋病毒選擇我,讓我能拯救更多人!

甄客百曉生 2024-05-13 00:34:50
前言

過去一提起誰得上了艾滋病,這個人未來的人生就仿佛已經注定在偏見與折磨中度過了。

雖說醫學的進步,讓艾滋病從致死性疾病逐步轉變爲可防可控的慢性傳染病,但一提到這種病,還是令無數人避之不及。

可泰國卻有一位男妓反而接受了艾滋病,甚至將其視作救星,還說:“感謝艾滋病毒選擇我,讓我能拯救更多人。”

這樣的話聽起來相當有悖常理,可如果你了解過他的故事後相信就能理解他的話語了······

萬千故事的縮影

十五歲時,那本該是怎樣的生活?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應該是在家長的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長的年紀。

但從一出生開始,Bangbon就注定不可能像其他的小孩那樣,安全、健康地長大。

Bangbon的爸爸當時是曼谷郊外有名的黑幫老大,更是染指了毒品生意,7歲時,Bangbon親眼看到警察闖入他家,一把將父親摁在地上。

一夜之間,一家三口就只剩他和母親相依爲命。

自打Bangbon記事起,母親每天過的都是錦衣玉食的日子,于是,就算有孩子要撫養,母親也不願工作,選擇了最簡單的方式——傍大款。

對于她來說,這既可以滿足自己奢侈的生活,又可以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可靠的靠山,可是她忘記了, BangBon的養父未必會這麽認爲。

在養父的眼裏,Bangbon就是個沒用的孩子,一個早就應該扔掉的“拖油瓶”。

繼父非常厭惡 Bangbon,不但用語言羞辱 Bangbon,更是動不動就動手打 Bangbon, 這在 Bangbon心裏留下了深深的創傷。

“他想殺了我,然後裝進麻包袋丟進海裏餵魚。15歲的我承受了很多,日子非常難過,我想去打工,我打算經濟獨立,我很想逃離冷淡的母親,還有那個總想置我于死地的繼父。”

Bangbon的媽媽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維系感情與花天酒地上,所以她對Bangbon的關注就更少了。

媽媽爲了和她的新情人在一起,經常把Bangbon晾在一邊,把Bangbon留在自己那間破敗不堪的房子裏,每天只有幾歲的Bangbon要自己解決飲食起居。

Bangbon是否有生活費用?有300泰铢一個月,而這僅僅只有60塊人民幣的價值。

Bangbon在自己的家裏就沒有任何的發言權,現在更是被逼到了這個地步,說句不好聽的,他就是個提線木偶,想玩時就拿出來不想用時就丟在一旁。

在這種糟糕的環境中,Bangbon顫抖著長大到了15歲,害怕被養父發現,他只能偷偷的拿著自己攢下的100泰铢,偷偷的逃出了這個鬼地方。

悲劇的始末

離家之後,他便踏上了一條漫長的打工路,想要養活自己。

但Bangbon沒有上過學,而且還是個未成年人,要在曼谷找份工作簡直就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無論他是打雜的,或是收款的,Bangbon沒有一份工作能做的長久。

後來,他也在飯店裏送過外賣,但是在警察對童工進行嚴格檢查的時候,Bangbon和柬埔寨的外籍勞工一起被關進了監獄。

老板更是落井下石,說因爲他總是缺勤,所以需要警察對他進行特殊的“照顧”,這樣就可以扣下他兩個月的工資,讓他白打工。

如此年紀本該是花一樣的年華,可Bangbon卻已經經曆過了這個世界的殘酷,就在這時,一名中年人找到了他,向他推薦了一份工作。

Bangbon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于是答應了下來,然而就在那個男人將 Bangbon送到目的地的時候,噩夢卻是在Bangbon的身上發生了。

男人一到目的地,就把Bangbon給抓了起來,說起來實在是諷刺,光明正大的工作全是規矩和檢查,而在紅燈區裏做違法的生意,卻可以不受法律的約束。

15歲的Bangbon就這樣被迫做起了男妓,主要負責招待外國同志顧客。

在2021年,泰國總共有52000名 HIV感染者,在泰國全國範圍內,就有6,500名新增的 HIV感染者,大部分都在15至24歲之間。

2023年,泰國國家健康安全辦公室撥款了39.78億泰铢,用于應對與艾滋病有關的工作,重點是針對那些滿足《NHSO規定》要求的特殊群體,這些資金將用來支付抗病毒藥物治療、實驗室檢查、監測和丙肝篩查等。

光是看著這數據都如此恐怖,Bangbon的結局可想而知。

感染後的新生

15歲的Bangbon由于年輕深受歡迎,前來光顧Bangbon的顧客數量不斷增加,Bangbon迅速跻身紅燈區的“頭牌”之列。

他習慣了被人折磨,被人毆打,被人侮辱,甚至還有顧客提出不做安全措施,Bangbon本來是拒絕的,但出于生活考慮,他不得不妥協。

每天晚上,他可以賺到3000泰幣,對于泰國這樣一個落後的地方來說,這已經是一大筆財富了,可這一切,都爲他的未來,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工作六個月後,Bangbon在一次醫院檢查時發現,他很倒黴地感染上了艾滋病。

15歲的他,站在那裏,眼睜睜的看著周圍的人來來往往,這種疾病,不僅奪走了他的健康,更是奪走了他本來的生活。

沒過多久,他的媽媽就趕到了醫院,當看到兒子體檢報告的時候,也是不住的震驚,對兒子多年虧欠的愧疚湧了上來。

雖然母親一直在照顧Bangbon,但Bangbon根本沒法原諒她,患上艾滋病後,Bangbon更是多次想要自殺,但均被搶救過來。

在這個過程中,Bangbon看著許多人因病受到了歧視,但也有許多人在給他們提供援助,正是由于這反差的情形,Bangbon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動力。

他把自己的看法告訴了媽媽,曼谷還有許多像他這樣陷入困境的人,他們和Bangbon一樣,都是過去的受害者,他很清楚那種處境中的絕望。

他們肯定很想有人幫他們一把,Bangbon也想伸出手來去幫助他們。

公益互助

利用自己的存款,Bangbon創辦了曼谷艾滋病中心,此舉讓許多人深受感動,特別是在得知Bangbon的故事後,許多人都決定參與到抗擊艾滋病的行動中來。

如此,Bangbon從一個被社會所傷的失足少年,變成了一個充滿正義與同情心的公益人士。

經過他的不懈努力,人們對艾滋病患者的誤會與歧視,也逐漸被清除,而與他一樣遭遇的患者,也都將Bangbon視爲了自己心中的英雄與希望。

Bangbon從來不是什麽活聖人,他只不過是病人的其中之一,要不是因爲愛滋病,他可能會在那爛透的市井中了此余生。

正因爲身處在黑暗中,經曆了無數次的絕望,才更能理解別人的生存欲望。

正視HIV

對于 HIV和受感染的人,人們往往持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種是認爲 HIV攜帶者很容易傳播,所以對 HIV攜帶者保持距離,或者說有偏見,但現在,經過這段時間的普及,人們漸漸明白,正常的行爲是不會被感染的。

還有一種是,有人認爲艾滋病不是無藥可救的,仍有許多藥物可以治療,即便是被 HIV感染了,也能像普通人一樣活下去,生活相當肆意放縱。

事實上,這樣做是極其不負責的,這不僅會使 HIV感染者增多,而且還會極大地損害個人的身體和每天的生活。

近三十年來,國家法律及相應的防治措施經曆了一個又一個發展與改進的過程。

從2004年起,“四免一關懷”就正式實施,該政策的出台,意味著免費抗病毒治療政策

正式法制化,對艾滋病的防治意義重大。

國務院更是設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工作委員會,人大常委會更是對《傳染病防治法》進行了修改,廢除了強制性的 HIV測試和強制性的隔離措施,用立法的方式來保證實施 HIV的預防和控制;

衛生部頒布了《艾滋病免費自願咨詢檢測管理辦法(試行)》及《艾滋病及常見機會性感染免、減費藥物治療管理辦法(試行)》。

在全球範圍內,中國是少數對艾滋病進行了法律級別預防和治療的。

控制策略的制定與發展,是與國內艾滋病情況密切相關的,因此,如何運用政策引導艾滋病的防控早已是重中之重。

更要正視患者

他們是隱藏在我們周圍的一群人,他們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鄰居,他們中有些人也許並沒有做錯什麽,只是人們總是帶著異樣的目光看他們。

他們都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感情,也有自己的尊嚴、工作,但是在抗擊艾滋病的第一線,他們又是那麽的英勇和高尚。

在防艾的圈子中,讓他們成爲義工幫助更多的人,對他們來說,意義相當非凡。

Bangbon曾說他的理想是當一位記者,宣揚自己的經曆和正面的力量,並激勵大家珍愛生命,不論起點如何,不論發生什麽不幸,只要好好活著,就不會太遲!

“如果我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或者,正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那麽即使我某天因艾滋病猝死,我也絕對不枉此生!”

結語

羅曼羅蘭曾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當你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並且仍然熱愛它。”

Bangbon無疑是那些艾滋病病人的英雄,他救贖的不只是自己和病人,更是拯救了千千萬即將踏入深淵的失足少年們

參考:

泰國網:15歲泰國色情業“男妓鴨王”:感謝艾滋病毒選擇了我...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84324879974763

澎湃新聞《橫行世界四十年,艾滋病爲何沒能在中國興風作浪?》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641188

玉溪市人民政府網2012-12-03 08:18《世界艾滋病日特別報道: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

http://www.yuxi.gov.cn/yxs/tpxw2/20121203/28828.html

0 阅读:0

甄客百曉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