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判斷在高位的應用

相逢不如不識 2024-04-21 20:04:48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據此操作後果自負。

底部判斷在交易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准確判斷底部才具有最大的成本優勢。所以但凡你說到底部的時候反對的聲音就多了起來,現在股價都漲那麽高了,還在說底部的事有什麽用啊。底部難道不也是分級別的嗎?前面分享過亞世光電和中國寶安如何去判斷底部,閱讀的人寥寥無幾,從這方面就可以看出交易市場急功近利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爲什麽交易市場虧損的人多,賺錢的人少,估計不僅是急功近利也有腦子不靈活的原因。底部分級別也分不同的階段。既然大趨勢到達了底部,價格也是曲折上漲的,那麽一定會有停頓。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住這個停頓的機會進去。

如今又到了停頓的機會,雖然不是龍頭,但總比那些還在底部晃悠的股票強的多吧。

爲什麽我畫圖一分析你就能立刻明白,輪到你自己分析的時候就迷糊,差距在哪裏,需要從哪幾方面去努力?我曾經分享過關于30分第一根K線放量突破的知識,這裏不就用上了。買點未必一定要低,更關鍵的是跟隨資金,所以確認才是最安全可靠的買點。也有人回帖說我這種分析根本就不適合現在資金的炒作方式,直接拉升的根本就不給機會。說這話的人也是不動腦子,你不會降低操作級別嗎?3月23日光啓技術的那個買點難道不就是這種方式?技術分析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學會變通。這也是爲何只有少數人能在股市賺錢的最根本原因。

震倉的當天你沒有判斷出來,起碼你心裏會有個疑問吧?那麽第二天的高開高走你還沒明白說明你理論基礎根本就不紮實。這叫做下跌沒有跟隨!價格高開高走並且放量是吸收低價籌碼的行爲。

威科夫的技術分析是解讀交易背後的資金博弈,而不是單純的技術形態。形似不能作爲判斷的依據,背後的資金博弈才是根本。要想在股市盈利,最起碼的你得熟讀理論,再加以實踐,才會成長的更快,更穩健。理論很重要,實踐經驗同樣必不可少。

每一個操盤手都有自己的風格,但是都逃不脫理論的範疇。只不過你得把握住理論中的關鍵,那就是供求關系。書本中的理論應用是指導你如何運用,但是實踐中的走勢千變萬化,需要你在實踐中尋找合適操作去應對。

股市中很多人的想法就是花錢去買別人技術,或者高手甯可你花錢我也不教你怕人家學會了這技術就廢了。其實這都是庸人自擾罷了!以我這20年來的經驗告訴你,即使我把所有的技術要點都告訴你(我也正在一步步的分享),你還有心理關要過,還有實際操作中的各種情況也需要用經驗來彌補。威科夫的理論很牛逼了吧,書你也看了,理論你也熟了,但是你真不一定就能賺到錢是吧?這就好比都是一個班的同學,人家能考上清華北大你只能上大專是一樣的。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師資力量,爲何結果迥然不同?當然這就屬于個體差異了。

同樣的起跑線只不過保證了一定的公平,有些人100%的努力也追不上人家1%的天賦。只不過你的努力能夠縮一定的小差距罷了。

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每一個都是有用的,都是別人經驗的總結,要想學爲己用就得在實踐中不斷地驗證,把它變成適合自己的模式,然後就是重複再重複。在沒有絕對的勝算之前先用用很小的倉位來操作練習。股市不會關門,有句老話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與各位讀者共勉。

10 阅读:910

相逢不如不識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