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秒送亮相,“快進”即時零售

財經故事荟 2024-05-20 14:01:37

采寫/陳紀英

編輯/萬天南

5月20日,一年一度的網絡情人節,剛入愛河的95後“直男”銀河卻遲遲沒有表示。

在女友有些幽怨地暗示之下,頓悟的銀河有些懊惱起來,“這麽重要的節日,我差點忘了。”

最保險的禮物,當然是一束浪漫的鮮花。

時間緊急,銀河先在附近的花店掃視了幾圈, “價格直接翻倍了”。

代表一心一意的11朵直徑28毫米的各色玫瑰,價格從平時的100元出頭,飙漲到了208元一束;女友最愛的落日珊瑚芍藥,九朵一束,更是漲到了500多元。

不願當冤大頭的銀河,轉而選擇了線上——在京東秒送上,包裝精美的一束11朵的各色玫瑰,經過平台“滿59減50”的優惠補貼後,不足100元,不到門店價格的一半,下單後,22分鍾就送上門了。

捧著鮮花赴約的路上,銀河一臉惬意,“儀式感不能缺席,也不能遲到,情緒價值必須拉滿”!

其實,以京東秒送爲代表的即時零售,滿足的不止節日送禮等應急場景,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全場景中。延遲的滿足比草賤。如今,熱衷即時零售的“現貨黨”們,已經多達六七億人。

正當風口的即時零售,成了大廠必打之戰,也是以“快”著稱的京東的必贏之戰。

秒送上首頁

520前夕,京東整合原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統一升級爲 “京東秒送”,提供最快9分鍾送達的購物體驗。

其實,在即時零售領域,京東是地道的先行者,早在2015年就拉開了即時零售序幕。

無論是在去年的雙11,還是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京東秒送均表現不俗。

達達財報顯示,今年1季度,京東秒送在京東App場域月均下單用戶數和訂單量均實現同比超70%的增長,4月增速同比進一步提升到100%以上。

此次升級之前,京東即時零售的品牌由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組成,品牌形象不夠清晰統一。隨著兩者合二爲一,京東秒送全面融入京東生態,品牌形象更清晰可見,也更容易認知。

連接商家和用戶的騎士們,也統一煥新裝備,服裝主色調從達達的深藍色,升級爲統一的京東紅,頭戴象征速度的竹蜻蜓頭盔,穿上賽車手風格的體恤衫,宛如京東秒送行走的廣告牌。

品牌升級的同時,京東秒送還獲得了京東首頁的黃金位置。

京東爲其慷慨引流背後,是源于即時零售逐漸成爲京東主站用戶的剛需。

根據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等發布的《即時+2023即時零售發展趨勢白皮書》,京東小時達(已經升級爲京東秒送)業務板塊新增用戶中,18-25歲、50歲以上的消費者占比,分別同比提升了18%、30%,即時配送用戶走向全年齡段,且從應急需求升級爲全場景剛需。

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達達財報顯示,本季度,來自秒送頻道的GMV同比增長超過200%,3月京東App場域用戶次月複購率同比提升超過30%以上。

如今,京東秒送在京東APP首頁上拿下兩個黃金流量入口——除了APP首頁頂部的按鈕位置外,京東秒送專區還占據了APP首頁通欄位置,其位置甚至優于同樣得到看重的百億補貼。

首頁的黃金入口位置,既可以讓用戶更便捷的調用京東秒送服務,京東也能借此把五億存量用戶更高效地向秒送業務轉化。

經常在京東秒送購買生鮮的京東老用戶文平,敏銳捕捉到了這一變化,“首頁的秒送專區,發現除了我過去常用的自營買菜、超市秒送等,還有鮮花蛋糕、3C數碼、藥物等,以後也准備嘗試下”。

在品牌升級這種“面子工程”之外,京東對京東秒送業務的重視,還體現在更重頭更堅定的投入上。

520期間,京東秒送動靜很大,推出了「MBTI 人格測試 520 送禮專區」,專門治愈選擇困難症;總價值超過1500元的「野獸派鮮花+絲芙蘭美妝限量禮盒」限量禮盒,京東秒送專享價僅需520元;節日期間不漲價還要降價,鮮花滿59減50元;以及瑞幸9塊9送到手等。

眼花缭亂的優惠和補貼之下,會不會導致運力不足乃至爆單?

京東秒送顯得頗爲自信,其內部人士告訴《財經故事荟》,爲了保障配送時效,京東秒送推出了“准時保”服務,針對超時訂單進行賠付。

運力有保障的底氣背後,是京東秒送在後端持續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等。最近,達達集團啓動了2024夏季騎士招募,拿出5000萬元用于騎士補貼,以此保障520、618和暑期等重要節點的即時配送服務。

《財經故事荟》也特意下了三單,經驗京東秒送的“速度”。

最快的一單是藥品,5月16日晚上9點左右下單,12分鍾即送達;5月17日早上的商超生鮮訂單,不到半小時送達。

未來,隨著京東秒送供需兩端的持續擴容,秒送訂單密度不斷提升,訂單履約路徑持續縮短,這一時效有望繼續提升。今年Q1,京東秒送單的履約時長,就已經同比降低了12%。

京東秒送打開“任意門”

京東秒送在京東內部戰略地位的拔高,看似突然,但並不意外。

今年4月初,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劉強東向京東60萬員工發布的全員信中,升級了京東的核心價值觀,第一條就是“客戶爲先”, “只要我們的用戶體驗好,我堅信我能超過所有競爭對手。”

快,是京東秒送的核心價值之一。但用戶想要的不止于快,比如,更低的免運費門檻。

根據交銀國際測算,相對長距離的即配訂單,履約費用每單大概在8.5元左右,短距離則在3.5元以上,相比次日達、三日達等普通快遞,成本要高出不少。

爲了覆蓋較高的配送成本,即時零售平台的免運費門檻通常相對較高,比如99元、88元、59元、49元、39元等。

高門檻之下,用戶要麽勉強湊單,要麽暫時壓抑需求,體驗並不完美。

相比之下,京東秒送的門檻最低,今年2月,從59元調整爲29元,目前已覆蓋近九成門店。

降低免配送門檻,既呼應了京東低價戰略;同時,也真正賦予了用戶隨需隨買,無需湊單囤貨的底氣。

用戶想要的,還有買什麽就有什麽的更豐富的供給體系。

早些年間,京東秒送的核心品類,主要集中在商超、3C品類、連鎖門店等。

如今,京東秒送的供給持續擴容,已覆蓋全國2300余縣區市,合作門店超50萬家,覆蓋全品類商品,更多的長尾小店,也納入了京東秒送的供給體系中,與京東原本的貨盤和服務形成了互補。

好奇的銀河查詢後發現,他訂購的那束鮮花,就來自開在某個老舊小區的社區花店,“開在社區,可能租金便宜,售價才能這麽優惠吧”。

而類似鮮花、冷飲這樣的高損耗品類,在傳統的遠程電商模式下,運輸中損耗極大,連接就近門店即時配送,再加上秒送騎士們配備的黑手套、保溫冰箱等,往往能避免損耗風險,給用戶提供更確定的體驗。

就連裝修急用的五金建材等較爲低頻的品類,也能在附近小店買到。

8後京東用戶晨曦,不久前就遇到了一件棘手事兒。櫥櫃安裝師傅到了之後,發現忘帶進口玻璃膠,心急的晨曦直接在京東秒送裏找了附近一家五金店下單,“21分鍾就送到了”。

更快的時效,更豐富的供給,更有保障的品質,京東秒送主打一個隨想隨買、隨買隨到,用戶就像跨入多啦A夢的任意門,人生充滿變數,秒送從不辜負。

因此,唯快不破的京東秒送,表面售賣的是“快速”,其實供給的是“快樂”和安全感,迎合了大衆價值訴求的最大公約數。

京東必須“秒送”

品牌升級、重金投入、給予首頁黃金入口,京東秒送,俨然成了京東當下的一號工程。

早在今年年初,京東零售就定調了2024年三大必贏之戰:內容生態、開放生態、即時零售。

京東秒送業務升級,與其中兩大硬仗均緊密相關。既是對即時零售戰略的強化和拔高,其持續豐富的供給體系,又對應了開放生態這一戰略。

早在去年9月,京東即時零售業務就定下了五年目標——助力超200萬本地中小實體門店數字化轉型,並聯合生態夥伴帶動萬億消費。

在電商平台用戶增速放緩的當下,京東秒送還給京東提供了拉新和複購的鈎子。

過去兩年,京東內部達成了共識——不僅要服務五六億中高收入群體,還要服務10億全域消費者。

京東秒送一方面,能形成攻勢,激發、滿足大衆用戶即時消費的新需求,給京東主戰帶來新鮮客流。

另一方面,覆蓋用戶全場景日常生活的即時零售,複購率更高,有望提升京東存量用戶的粘性和忠誠度,最終帶動、反哺于京東主站大盤業務增長。

京東秒送身處的增量賽道,也是京東拉動增長的新引擎,且與京東其他業務形成高效的戰略協同。

眼下,京東秒送成爲京東零售板塊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遠超大盤GMV增速。

而縱觀行業,即時零售前景廣闊,據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等多個機構的預測,即時零售規模2030年增至3.6萬億元,有望再造一個電商市場。

另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的估算,“即時零售”近5年市場規模增速達到81%,增速遠超電商行業大盤。

占據了即時零售的要塞,京東就能從存量競爭躍遷到增量競爭。

全面融入京東生態後,京東秒送既能強化京東3C、商超等強勢品類的競爭力,據艾瑞研報估算,2021—2026年,消費電子品類的即使零售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68.5%。

借助于更高效的配送體驗,京東秒送還能支撐京東新興業務發展,強化京東在一些新興品類的競爭力,比如鮮花等。

京東秒送,還能助推京東走出“唯低價”的同質化競爭。

如今,電商平台集體卷最低價,京東也把低價視爲重要戰略,但京東並不唯低價。

多位京東內部人士曾向《財經故事荟》強調,京東在低價之外,要持續強化品質、服務的加成,“比如配送效率上,京東在電商行業,並無對手。”

在電商競爭中,低價是底線思維,降低免配送門檻的京東秒送,其實也在落地低價戰略。但秒送則是一場升維之戰,可以充分釋放京東“多快好省”全維度競爭力,如此一來,京東才能同步遊刃于既有升維、又有降維的全域之戰。

眼下,對于萬億即時零售前景,大廠已經達成共識,或深或淺陸續入局,但戰略站位和資源禀賦參差不齊——有些大廠客場作戰,從0到1補短板;而即時零售于京東,更像是主場作戰,攻守兩相宜。

放眼電商行業,高效的配送一直是京東的獨特優勢,而如今最快9分鍾送到的京東秒送,是對京東既有優勢的繼承、強化、升級。

且這種優勢,友商短期內難以快速補齊跟上——無論是龐大的配送網絡的搭建,還是精細化配送技術平台的搭建等,都需要長周期建設,過百萬騎手的招募和培訓,也非一時之功。

因此,盡管即時零售大戰正酣,行業看似越來越卷,但對于先行數年、資源和能力凸顯的京東而言,則是一場勝券不低的主場之戰。(文中銀河、晨曦、文平均爲化名)

0 阅读:21

財經故事荟

簡介:資深圍觀,謹慎吐槽,關于互聯網和財經的跨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