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養生別太“滿”!做好這5點,足夠了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 2024-05-20 09:40:17

節氣小滿如期而至,此時節氣溫攀升,雨水相趕,江河漸滿,萬物生長。古語有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而“小得盈滿”則恰到好處。養生也是這樣,那麽如何養能夠做到“將滿未滿”恰到好處呢?一起來看看吧。

01動,不能太“滿”

小滿過後,天氣漸熱,人體出汗明顯增多,易出現乏力氣短、疲勞口渴,甚至心悸等耗氣傷津表現。所以戶外活動不宜過度。

運動時身體微微汗出即可,切莫大汗淋漓。運動過程中若出現胸悶、心慌、頭暈等症狀,應及時終止運動,防止發生低血糖或心腦血管意外。

當然,可以選擇傍晚或清晨進行快走,輕度運動能夠調暢氣機,幫助氣血運行。

02吃,不能太“滿”

小滿時節,農作物的籽粒開始飽滿,但還未成熟,故稱“小滿”。此時節,要特別注意讓脾胃“小滿”即七分飽,切勿“大滿積食”。

胃不能“滿”,即人不能暴飲暴食把胃塞滿,要保持胃的消化通暢。入夏後,人的體力消耗大,進食量增多,易導致積食。

輕者腹脹打嗝,重者脘腹脹痛、口臭便秘,尤其是嬰幼兒,若頻繁積食還會影響生長發育。此時節,宜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爲主,盡量避免吃甜涼油膩和易産氣的食物,比如甜膩點心、炸糕肥肉、冰鎮水果等。

一旦腹滿食積,醫生建議,可選擇適量食用山楂,促進胃液分泌和幫助腸胃蠕動。

03補,不能太“滿”

在此時令氣溫漸高,人體陽氣隨之隆盛,進補宜適度。飲食忌辛辣肥膩,防止助火生熱。少吃或避免性溫性熱的食物,如鴿肉、鹿肉、鳝魚、榴蓮、荔枝等。“大補大滿”會導致上火,一旦上火可用“苦”祛火。苦菜(中醫稱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火涼血的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夏季搭配養生補品時,可將苦菜焯熟,配蒜泥涼拌,或清炒、炒肉、拌餡,或煮苦菜粳米粥,均是可口佐餐。其他苦味食物,如苦菊、芥藍、生菜、苦瓜等,也均有清熱祛火的功效。

04睡,不能太“滿”

夏天晝長夜短,且夜間溫度也較高,導致一些人夜間休息得不好,這樣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如高血壓患者易血壓升高,心絞痛患者發作頻率提高。

從小滿節氣開始,要及時調整作息,早睡早起,午飯後半小時可以進行短時間的午睡,這樣做,等酷夏真正到來時,我們就能養成合理的作息了。

醫生建議,保證足夠的睡眠,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但睡眠時間不要太長,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高質量的睡眠即可。

05避熱趨涼,不能太“滿”

小滿白天熱,著裝宜簡單、舒適、透氣爲佳,但傍晚仍有幾分陰氣,早晚有溫差,應隨氣溫增減衣物。

乘涼時,要特別注意蓋好腹部,暑熱外蒸,汗液大泄,毛孔開放,這樣機體最易受風寒濕邪侵襲。

最後,不要久處空調環境,容易出現面部神經痛、下肢酸痛、乏力、頭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腸病等症狀;嚴重還會出現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現的各種症狀更加明顯。

送你一碗祛熱除濕湯

隨著夏季降雨增多,人們避熱趨涼,久處潮濕環境,身體易感“濕邪”。醫生建議,日常可配合進食健脾祛濕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西葫蘆、冬瓜等;肢體水腫者,也可自制祛熱除濕湯(薏米、綠豆、玉米須各20至30克同煮即可)。

0 阅读:30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

簡介:傳遞健康理念,傳播健康中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