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是氣態行星,如果人類用航天器強行登陸,最終會降落到哪裏?

說宇宙尋真理 2024-05-23 05:28:55



或許從月球背面坑坑窪窪的景象中你已經得知,與地球如影隨形的月球,爲地球抵擋了萬千次太空隕石的襲擊,成爲了地球的安全盾牌。但是在整個太陽系中,真正地球守護者卻不是月球,而是擁有暴風之眼的木星。

木星是一顆無時無刻不在發生風暴的氣態行星,

地球的守護者,同時也是毀滅者,木星

木星作爲太陽系內體積最大的行星,自身擁有著強大的引力,而正是在這些條件的作用下,木星可以強行改變太空隕石的運行軌迹,使得原本快要撞上地球的隕石不得不調轉方向,可見地球守護神這個稱爲木星原本應該是當之無愧。

但是凡事都有對立面,木星對地球的作用也是如此。前面已經說過木星可以通過自身強大的引力改變太空隕石們的運行軌迹,雖然避免了部分隕石撞擊地球,但同時也讓原本不會撞擊地球的隕石改變方向,朝著地球飛去。

所以對于地球來說,木星既是守護者又是危險的制造者。那麽對于這顆矛盾的行星,人類又了解多少呢?

此刻如果我們站在地球上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木星,首先映入你眼簾的必然是木星最著名的景點——木星之眼。這只已經存在了將近400多年的“眼睛”,其實是一場正在進行時的超強風暴,風暴的力量強大到可以吞噬整個地球。

木星之眼的威力十分強大,但是它的美麗更加引人向往。木星作爲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氣態行星,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點。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定義:什麽是氣態行星呢?

簡單來說就是這類行星沒有固態的表面,整個行星是由氫和氦組成,地表之下也是成液態,只有在最核心的部分才有一個微小的固態內核。

對于太陽系而言,四顆氣態行星均在零點線以外,所以自身的氫元素和氦元素可以自由的在宇宙空間內吸納其他物質,這也就是爲什麽太陽系內的氣態行星都比像地球、火星這類岩石性行星體積更大。

關于氣態行星,人類的卡西尼號已經成功登陸了土星,那麽木星上到底是什麽樣子呢?人類科技是否能夠承受住木星環境?我們可以開啓一場幻想中的木星之旅。

強行登陸木星會發生什麽?

其實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2號都曾經過木星,並進行了簡單的大氣層外側探測任務,人類第一次近距離的看到了這顆太陽系內的巨星。

2011美國又發射了木星探測器——朱諾號,隨著朱諾號任務的結束,木星的面紗被徹底的揭開,原來在木星上存在著比地球強大十幾倍的磁場系統。

地球依賴磁場的保護,但是對于木星來說,磁場強力太大反而起到了毀壞行星環境的作用。

由于強大的磁場環境,木星的環境內集聚了過多與宇宙、太陽等輻射反應後的粒子,這些粒子具有強大的輻射,所以哪怕用人類最尖端的技術制成的宇航服,在還未穿透木星大氣層就已經分崩離析。

假設宇航員僥幸逃脫了巨大的輻射,來到了大氣層以下的空間內,如果你認爲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半,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爲困難才剛剛開始。

由于登陸器的速度過快,與木星的空氣産生劇烈的摩擦,所以登陸器很快就成一個火球,至于登陸器的材料是否能夠承受如此高溫,我想恐怕是否定的。

前面已經說過,木星屬于氣態行星,雖然地表環境不是氣態狀態,但卻是液態的,所以就算宇航員成功穿過大氣層,想要著陸木星表面也非常的困難,如果你對木星的地表環境還不是太能理解,你可以想象木星是一個巨大的蛋糕,而它的表面狀態就好像是一層奶油,這樣你就知道想在木星著陸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了。

我們現在假設,人類已經成功在木星著陸了,那麽接下來所要面對的難題更是無法想象,因爲木星的溫度在零下100攝氏度,也就是說宇航員只能被困在登陸器內,室外是極致的低溫,而且還伴隨著巨大風暴。

另外從心理的角度來說,木星環境給人的感覺也非常不友好,漫天灰色的積雲,地表一片荒蕪,如果人類在上面待得時間太久,恐怕真的要抑郁了。所以強行登陸木星並不是一場夢幻之旅,恐怕是一場災難。

木星的衛星更有登陸價值

在太陽系存在100多顆衛星的情況下,木星獨占13個名額,僅次于土星,成爲了太陽系內天然衛星第二多的行星。

雖然天然衛星的數量比不上土星,但是木衛三卻是太陽系內體積最大的衛星。曾經有科學家提出,如果木衛三能夠擺脫木星的控制,轉而自行繞著太陽運行,那麽木衛三很有可能憑借自身實力成爲太陽系內一顆新的行星。

另外通過對木衛三的探測,發現其表面部分物質的年齡竟然和太陽壽命相似,也就是說木衛三是緊隨太陽誕生而形成的。木衛三的壽命不僅高,而且和地球一樣存在著磁場系統,作爲一顆天然衛星存在磁場,不得不令人震驚。

另外科學家們通過探測器還在其地下發現了液態海洋的存在。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體積比海王星還大,有獨立的磁場系統,存在原始海洋,在這些條件的加持下,人類不得不認爲,木衛三存在孕育生命的能力。

所以關于木衛三,很多科學家認爲,它很有可能會進入到人類選擇移居外星的範圍之內。

除了可能存在孕育生命條件的木衛三之外,木衛一在太陽系內也很出彩。

雖然在木星的天然衛星裏,木衛一只排名第三,但是木衛一卻是太陽系內地質活躍程度最高的天體。活躍到什麽程度呢?木衛一的地表環境能夠每經過100萬年就刷新一次,可見在木衛一存在的這40多億年裏,木衛一已經改頭換貌了多少次了。

雖然木星的環境比較惡劣,目前來看不適合生命體存活,但是木星的天然衛星們卻各有各的優點,成爲了科學家們研究生命體存在的焦點,除了有磁場的木衛三,地質活動最活躍的木衛一,現在在木衛二上也同樣發現了液態海洋的存在。

木星作爲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又存在保護地球的屬性,一舉一動都在科學家們的觀測中。不止是木星及其衛星,其它行星的狀態也是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畢竟掌握太陽系,是人類未來移居外星的重要條件之一。

參考資料:

摘星曆史的天空 2023-07-11 人類對于木星和木星衛星的探索曆史你了解多少?科技日報 2017-06-01 朱諾號首批重要探測成果出爐

1 阅读:302

說宇宙尋真理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