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關閉184家店,迪阿股份的鑽石營銷爲啥玩不轉了?

江瀚視野 2024-05-04 21:45:18

在珠寶首飾市場上,DR無疑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曾經依托“一生愛一人”的營銷策略一度非常走紅,然而就在最近DR卻出現了一年關店184家的情況,DR的鑽石營銷爲啥玩不轉了?我們該怎麽看這件事?

一、一年關店184家的迪阿股份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根據鑽戒品牌DR母公司、迪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阿股份”)在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該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錄得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111.73%,至虧損591.7萬元。

報告期內,迪阿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9.52%至4.26 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大跌70.81%至2945.98萬元。

迪阿股份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其業績表現不佳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鑽石鑲嵌飾品消費持續低迷,對其營業收入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迪阿股份在報告期內繼續關店,這也影響了其收入。

在2024年前三個月,迪阿股份淨關閉37家門店,一家新店都沒有開設。截至報告期末,迪阿股份在大中華區的門店數量爲490家,另有一間開設在法國巴黎,全部是自營門店。

DR品牌國內門店主要分布在三線及以上城市,其中有306家門店開在一二線城市,占比達到62.58%,其余超過37%的門店分布在三線及以下城市。

迪阿股份從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優化和調整渠道,這與2022財年業績開始走下坡路關系很大。

二、迪阿股份的鑽石營銷爲啥玩不轉了?

在過去的幾年裏,迪阿股份作爲一家以“真愛理念”爲核心,主打“男士一生僅能定制一枚”DR鑽戒的公司,曾憑借獨特的營銷策略在中國珠寶市場獨樹一幟,實現多年的高增長。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消費者觀念的轉變,迪阿股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年內關閉184家店鋪,其鑽石營銷模式似乎不再像從前那樣有效,我們該如何分析這件事呢?

首先,我們必須正視的一個事實是,當前鑽石消費的不景氣並非個案,而是全球範圍內的一種普遍現象。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以及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多,市場的整體壓力不斷增大。這種壓力不僅體現在金融市場上,同樣也波及到了消費品市場,尤其是以鑽石爲代表的奢侈品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受到了嚴重抑制。人們開始更加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支出,對于非必需品的購買變得更加猶豫和挑剔。而鑽石作爲一種高價且非必需的消費品,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自然難以逃脫銷量下滑的命運。

其次,除了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外,內部競爭格局的變化也是導致迪阿股份鑽石營銷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具體來說,就是黃金的崛起對鑽石形成了一種明顯的替代效應。近年來,黃金價格不斷上漲,投資價值凸顯,同時黃金首飾的需求也保持強勁增長。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目光轉向黃金,將其視爲一種更加穩妥和保值的投資選擇。相比之下,鑽石的價格更加昂貴且波動性更大,而且缺乏像黃金那樣的避險屬性和投資功能,因此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經逐漸被黃金所取代。

第三,除了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外,消費者對鑽石本身價值的認知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鑽石都被賦予了極高的象征意義和情感價值,被視爲愛情和婚姻的永恒見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觀念的變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鑽石其實就是一種碳元素的結晶體,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麽神奇和稀有。

更重要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工合成技術的發展,鑽石的生産成本大幅降低,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價格更加親民的人造鑽石。這些人造鑽石在外觀和性能上與天然鑽石幾乎沒有差別,但價格卻要便宜得多。這使得更多人能夠以較低的成本享受到鑽石帶來的美麗和光彩,同時也進一步削弱了天然鑽石的市場地位。

第四,面對如此多的挑戰,迪阿股份需要重新審視其商業模式和市場定位。轉型的關鍵是從産品導向轉向消費者導向,深入理解現代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這包括但不限于開發更具個性化、多樣化的産品;利用數字化手段改善顧客體驗;以及建立更爲靈活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來應對市場的快速變化。同時,迪阿股份還需探索新的營銷策略,如強調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等價值觀,以此與新一代消費者建立共鳴。只有這樣,迪阿股份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

0 阅读:63

江瀚視野

簡介:互聯網與金融的有機結合,資深互聯網金融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