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03】生産力先進是黃帝戰勝蚩尤的決定因素

魔化鹹蛋 2024-03-13 20:28:18

那時,華北平原氣候不錯,宜耕宜居,在原始人眼中是塊肥肉,黃帝和蚩尤都想據爲己有。

黃帝本來希望和蚩尤坐下來喝一杯,但是東夷族喝了兩口就掀桌子。

沒有辦法資源共享,炎黃族與東夷族在涿鹿一帶拉開了長時間的持久戰。

起初東夷族可能率先使用了銅制兵器,在裝備方面有一定的領先,而且還是異裝癖,打扮得很嚇人,身上用的顔料特別多,武力屬性的加成相對略高。

導致炎黃族節節敗退,族人內心充滿恐懼。

因而神話傳說裏,東夷人銅頭鐵臂,形態詭異,吃砂石,如同怪獸。黃帝沒有奧特曼,所以屢戰屢敗。

東夷人要是真的吃砂石,就犯不著搶華北平原,自然會去塔克拉瑪幹大沙漠。

不過在僵持的情況下,不斷消耗的過程中,由于生産力先進引起的人口優勢和工具優勢,使炎黃族逐漸占據上風。

黃帝發明輪子和指南車,嫘祖養蠶缫絲,兩口子都是發明家,並且生育能力特別強,據說黃帝生了25個兒子。

當然,我們不排除黃帝多子是後世統治者的政治需求,他們總能從某個分支與黃帝攀上血緣關系,從而宣稱其“得位”的合法性。

最終黃帝“三戰得其志”,蚩尤戰死,東夷族退出華北平原。

炎黃族定居華北平原,擁有廣袤的平原和豐厚的資源,成爲中華文明的奠基者,我們自稱炎黃子孫。

上古時期,中國的原始部落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形成了四大集團,分別是炎黃、東夷、三苗和百越,四大集團因爲各種矛盾,在數千年裏發生了數不清的戰爭,涿鹿之戰僅僅是一個小的縮影。

秦漢時期中華大地真正完成大一統,四大集團的人們基本融合在一起,形成文化共識和種族歸屬共識,演化爲漢族。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