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E2024:實力國貨長虹憑AI家電再煥新

羅超Pro 2024-03-18 15:32:01

作爲業界中最具影響力的展會之一,AWE一直被視爲家電行業發展的風向標。身處AWE 2024現場,我的感受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參展、參觀熱情非常高,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參展商數量達到1200家,而首日的參觀人數則有38萬人次之多。

第二個感受是品類更加豐富,如果說AWE 2023上清潔家電是絕對的主角,那麽今年AWE 2024則是“百花齊放”,傳統白電黑電、洗護、清潔等多個品類都出現了一些相當亮眼的新品。

實際上,這兩個感受背後有一個共同的誘因,而大會口號“智能科技,創享生活”已經公布謎底——智能化,或者說AI的蓬勃發展,讓與之結合的AI家電在事實上已經成爲行業第一風口。

作爲國內領先的家電制造商,四川長虹的參展主題爲“AI·生活·家”,並以智慧家電爲核心,通過多場發布會帶來了一系列AI新品,包括內嵌雲帆AI平台的壁畫+電視、保鮮力度驚人的長虹美菱M鮮生冰箱、超一級能效的巨能省空調等等。新品的亮相讓長虹展台始終保持著較高的人氣。

創始于1958年的長虹能夠在AWE2024上“聊發少年狂”,表層原因是新品本身有創新技術,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消費者見到了AI進一步應用落地帶來的體驗改變。

自2016年長虹推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電視,並持續在家電領域推動産品智能化升級,再到2023年兼容多個 AI 大模型的“超級大腦”率先在長虹電視應用落地,由此開啓人工智能電視 2.0 時代。此次AWE2024長虹發布搭載長虹雲帆AI平台的壁畫+系列電視,則讓消費者對AI家電的遐想一步步成爲現實。

AI助推家電體驗提升

長虹在AWE 2024上發布的新品品類繁多,且在技術應用上不僅有代表性,同時用技術解決了用戶的需求痛點。

以長虹參展的主打産品壁畫+系列電視爲例,“壁畫”的概念和超薄的身材就對應了現代家裝中有關電視體積和家用空間的矛盾,MiniLED技術和288Hz高刷新率的應用更是滿足了當下主流高端人群的觀影需求。

此外,長虹壁畫+電視另一大看點當屬長虹雲帆AI平台,大模型AI的引入顛覆了過往用戶與電視之間的交互體驗。基于雲帆AI平台打造的子系統長虹魔法OS能實現更強的多模態自然交互,意味著電視本身擁有了更強的命令理解能力,語音操控的流暢性、可行性大幅提升。

而大模型本身的能力還不止于此,長虹壁畫+電視借助雲帆AI平台的能力已經可以實現AI繪畫、AI教育和AI健康等功能,本質上壁畫+電視已經變成了一個擁有出色影音體驗的AI設備。

長虹在AI技術上不斷探索創新,同時也關注著人們每個日常所需。3月14日發布的空調、冰箱等新品依然深入地研究了用戶痛點,充分說明了在所謂的行業風口下長虹依然能夠保持理智,讓技術的應用和落地以用戶需求爲大前提。

長虹巨能省空調通過能耗技術的革新實現“多省3000度”,消除了困擾用戶的用電顧慮;長虹美菱M鮮生冰箱則利用水分子激活保鮮技術來激活食物裏的水分子,如魔法一般的“玫瑰保鮮33天”實驗以最直觀的方式告訴用戶,科技才是當代最不可思議的魔法。

一家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超半個世紀的企業,必定有追逐前沿技術乃至引領行業的實力,積極和深入地探索AI在家電上的應用場景,也讓人見到了長虹敢于與時俱進、不斷探索的決心。

做好“AI家電”說易行難

當各行各業都對AI趨之若鹜時,企業更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技術給消費者帶來實際價值。至少目前對家電企業來說需要解決以下三個難題。

第一個難題是擁有自己的AI大模型。

大模型是AI技術皇冠上的明珠,需要彙聚大量的人才、消耗大量的計算資源和大量的數據,其建立成本是天文數字。就以計算資源舉例:一個普通量級的AI大模型至少需要1萬張H100 AI顯卡用以計算,而1張H100 AI顯卡的市場單價爲4萬美元。

雖然投入資源巨大但AI大模型帶來的正反饋同樣可觀,大模型讓AI具備自生成、自學習、理解自然世界信息等功能,英偉達CEO黃仁勳將大模型AI的意義概括爲“計算的方式從檢索到生成的根本改變”,言下之意大模型徹底改寫了“智能”的定義。

如此對比之下更能突出長虹雲帆AI平台的重要性,它給長虹AI家電帶來的差異化競爭力,還會在馬拉松式的競爭中逐漸體現其價值所在。

第二個難題是底層技術的積累。

AI家電本質上還是家電産品,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耐用性、品質等同樣是相當重要的關注點。

而談到這些層面,往往更考驗的是企業的品牌口碑、制造經驗和積累,還有技術的沉澱。長虹作爲國內最早的一批家電企業之一,在國內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品牌認可度,66年長青這段傳奇的經曆本身就是金字招牌。

再者,長虹本身也在尋求合作不斷提升産品品質,壁畫+電視和中國火箭的合作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目前,這段合作已經體現在壁畫+電視的散熱能力上,新型超薄半導體器件、高頻低損變壓器以及源自航發涵道原理的雙涵道散熱設計,讓壁畫+電視保持輕薄且機身內部溫度降低10℃,經久耐用變成了可能。

最後一個難題出現在制造能力上。

對家電企業來說,隨著AI等前沿科技的加入,家電産品早就邁向高精尖行列,對生産制造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對應的,長虹在“智改數轉”政策的推動下率先實現智能化、綠色化改造,並于2020年推出國內首條“5G+工業互聯網”生産線。該生産線應用了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邊緣計算5G和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組裝精度高、效率高,目前長虹工廠擁有18條這樣的總裝線,全年可實現600萬台個性化訂單的生産。

由于AI家電的比拼會從概念、應用來到落地的比拼,但長虹在整個鏈條中已有完整部署,具備生産、落地先進AI家電的能力,這就足以讓其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AI結合“經驗”威力更強

回顧長虹這些年來的動作,可以知道他們一直積極擁抱各種潮流的新技術、新趨勢。

針對行業中興起的智慧家居解決方案、單品智能化升級等潮流,長虹適時地推出了具備競爭力的優秀産品。比如在本屆AWE2024上,長虹展出了“全球首款星閃電視”、“家庭小腦”智慧家居系統等産品,很好地呼應了“AI·生活·家”這一主題。

不難看到,時間在長虹身上沉澱的是寶貴的經驗、是老辣的用戶需求洞察。或許正因爲如此,長虹才能在漫長的市場競爭力披荊斬棘,成爲行業常青樹。

0 阅读:11

羅超Pro

簡介:專注于AI科技行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