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聯合國認爲無藥可救的黃土高原,中國死磕治理70年,成效如何?

軒江說商業 2024-05-14 07:08:47
因頭條改版,增加了廣告解鎖功能,當廣告打開後,靜等5秒鍾,您在伸出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的叉號關閉,就可以繼續閱讀我的文章了

公元800萬年前,這裏還是一片大海,被稱爲黃土原湖。800萬年後的今天,這裏卻成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爲嚴重、生態環境最爲脆弱的地區之一。這裏,就是黃土高原。

64萬平方公裏的廣袤高原上,縱橫交錯著27萬條長達500米的溝壑。狂風肆虐之下,塵土蔽日、鳥無棲樹。《紅星照耀中國》曾評價它爲"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

就連聯合國也斷言,黃土高原近乎無藥可救,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

這片曾經孕育出燦爛中華文明的土地,如今卻因水土流失、植被銳減而滿目瘡痍,昔日的塞上江南已不複存在。

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黃土高原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中國的治理經驗又爲世界提供了怎樣的啓示?

一、荒涼千年,根源何在?

提到黃土高原,你腦海中浮現出的是什麽畫面?也許是一望無際的黃土,也許是千溝萬壑的地貌,也許是陣陣塵暴席卷大地。這片地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跨越了甘肅、陝西等7個省份。

它東西橫跨1900公裏,南北狹長1100公裏,總面積達到了驚人的64萬平方公裏。

在這片土地上,海拔高度多在1000至2000米之間,大地被切割得支離破碎,形成了黃土高原特有的溝壑縱橫、梁峁起伏的地貌景觀,展現出一種粗犷而蒼茫的美。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800萬年前,這裏竟然還是一片大海。這個被稱爲黃土原湖的水域,西起日月山、東臨洛陽、南抵秦嶺、北至陝北長城,浩瀚的面積相當于6個渤海灣。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泥土層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不斷加厚,最終形成了今天黃土高原厚重的土壤基礎。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沒有結束。隨著地殼的不斷運動,黃土原湖逐漸被擡升,湖水慢慢退去,裸露出來的湖底就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黃土高原。這片土地,見證了中華文明的發端與繁盛。

在過去的歲月裏,黃土高原曾經草木蔥茏,森林覆蓋率一度達到53%,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

隨著農耕活動的不斷深入,大片茂密的森林被開墾爲農田,植被遭到了大規模的破壞。

如今,我們站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回望過去,更要思考未來。保護和修複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爲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黃土高原的生態惡化,不能全怪人類活動。研究表明,在人類活動最頻繁的時期,其造成的侵蝕也就占30%左右,剩下的70%都源自大自然的"暴力美學"。

風吹雨打,湍急的河水,無不在加速侵蝕的進程。僅以泥沙含量來說,公元800年,黃河每年輸送2億噸泥沙,到了1800年,這個數字飙升至16億噸。

生態惡化所帶來的,是一系列連鎖反應。當大量泥沙湧入黃河,下遊的河床不斷擡高,形成了"地上懸河"。洪水爆發時,黃河堤岸決口,嚴重威脅沿岸數百萬人的生命財産安全。

肥沃的土地不斷流失,農業生産力下降,加劇了當地的貧困問題。據統計,20世紀50年代,黃土高原的耕地退化面積就達到了驚人的6.7萬平方公裏。

廣袤的土地正在逐漸失去養分,曾經富饒的農田正在變得貧瘠。土地的退化影響了農業生産,也讓當地農民的生計陷入了困境。

收成的減少,許多家庭陷入了貧困的泥潭,生活舉步維艱。這個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會對黃土高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長遠的影響。

面對滿目瘡痍的黃土高原,中國痛定思痛,決心對這片土地實施全面的生態修複。這場攻堅戰,從1949年一直持續到今天,跌宕起伏,高潮叠起。千千萬萬人投身于這場偉大的事業中,他們的智慧結晶,他們的辛勤汗水,終于讓這片"不之地"重現生機。

二、國家發力,70年治理路

新中國成立伊始,就把目光投向了這片"不之地"。1950年代,一場聲勢浩大的坡面治理運動在黃土高原上展開。想法很簡單,就是在坡面上修建梯田,減少水土流失。

還在非耕地區大搞植樹造林。這一招,就像給地球披上了一件"綠馬甲",看著挺美,可實際效果呢?

黃河泥沙量非降反升,梯田修建過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比以前還厲害。這一"碰壁",讓專家學者開始重新思考治理之道。

70年代末,專家們在溝道裏修建淤地壩,攔截泥沙,用淤積的泥土再造梯田。

一石二鳥,這招果然奏效,黃河泥沙含量一下子減少了2億噸。

這下,農民伯伯也笑開了花,因爲梯田面積擴大了,糧食産量蹭蹭往上漲。這個模式一直運轉到1977年,一場特大洪水,讓27萬畝良田付諸東流。

人們這才意識到,光靠攔泥沙還不夠,還得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

20世紀末,國家開始推行"小流域綜合治理"。啥意思?就是因地制宜,把黃土高原劃分成不同的小流域,根據各自的特點來"對症下藥"。

比如在植被好的地方多造林,在適合種地的地方修梯田,在溝壑縱橫的地方建淤地壩。

一項項措施組合起來,像一台精密的"治沙機器",把荒漠化一點點逼退。

這場"五位一體"的綜合治理,效果立竿見影。到20世紀末,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率已經恢複到40%以上,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一半。

那些曾經寸草不生的山坡,如今長出了綠意盎然的植被,那些曾經幹涸見底的河道,如今又有了清澈的流水。昔日的"黃沙漫天"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在這場治理中,一些昔日的貧困縣也迎來了華麗蛻變。看看甘肅的莊浪縣,過去這裏窮得叮當響,人們逃荒要飯的事時有發生。可自從搞起了小流域治理,啥變化沒有?

34年時間,全縣修建梯田94.5萬畝,被評爲"中國梯田化模範縣"。再看陝西的綏德縣,這裏因爲土地貧瘠,曾被稱爲"西北旱碼頭"。

如今,經過70年的水土治理,再加上10年的生態修複,綏德已經從一個"黃土堆"變成了一個"聚寶盆"。滿山遍野的經濟作物,養活了一方百姓。

這,就是中國70年治理黃土高原的曆程。從單一的坡面治理,到綜合性的小流域治理,從單純的攔泥沙,到全面的生態修複,中國人在這片土地上一步步探索,終于找到了一條出路。

今天的黃土高原,已經初步摘掉了"貧瘠"的帽子,正在向"塞上江南"大步邁進。這個過程,凝結了幾代中國人的心血,诠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爲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期待,新時代的黃土高原,將擦亮怎樣的新名片。

三、綠水青山,重現塞上江南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在黃土高原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退耕還林"運動。這可不是小打小鬧,它號稱全球規模最大的生態修複行動。光投資就超過了4500億,相當于修了450個鳥巢!

退耕還林的面積更是驚人,4.47億畝,相當于整整一個西班牙!這場運動,就像是給大自然做了一次"換血",讓滿目瘡痍的黃土高原重新煥發生機。

退耕還林,到底有多大的魔力?數字會說話,僅僅二十年,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率就從個位數飙升到65%!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昔日漫天黃沙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再看黃河,泥沙含量從十幾億噸降到了2億噸以下,清澈見底的日子還會遠嗎?

這一切,都是無數人辛勤付出的結果。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種下綠色的希望,換來了滿山遍野的綠色奇迹。

還記得那個備受貧困和生態惡化困擾的黃土高原嗎?現在,它正在向"塞上江南"大步邁進。從甘肅的六盤山到陝西的子午嶺,從甯夏的黃土丘陵到山西的汾渭平原,曾經的"禿山"如今披上了綠裝,曾經的"幹溝"如今流淌著清泉。

在這裏,綠水青山不再是夢想,而是觸手可及的現實。昔日的"不之地",正在煥發出勃勃生機。

黃土高原的巨變,只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放眼全國,從青藏高原到東北林區,從沿海濕地到內陸荒漠,一個個生態修複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結語

回首這段曆程,我們或許會問,是什麽支撐著國人在這片"不之地"上奮鬥了70年?是什麽讓他們對這片土地始終不離不棄?答案,就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樸實無華的話語中。

這是一種發展理念,更是一份對生態文明的執著追求。正是懷揣著這份執著,幾代中國人在黃土高原上接續奮鬥,才換來了今天的巨變。

這種執著,改變了黃土高原,也影響著全世界。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肯下決心,再貧瘠的土地也能重現生機,只要肯付出努力,再嚴峻的生態挑戰也能迎刃而解。

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裏投資興業,越來越多的"塞上江南"正在這裏崛起。這一切,無不昭示著黃土高原正在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文章到這裏就結束了,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轉發、點贊支持我們哦!

參考連接:

0 阅读:0

軒江說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