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移交的空間站鑰匙是扳手?神十七或17:30著陸,能量餐保障

謙奇評論 2024-04-30 13:54:03

神舟十七號乘組已曆經六個多月的太空“出差”探險,終于要迎來回家的時刻。

今日,他們將帶著滿滿的收獲與回憶,踏上歸途,中國空間站軌道再次調整,根據數據可推算,預計于4月30日下午5點左右,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將穩穩降落到東風著陸場。

網上傳說神十七和神十八航天員乘組間已經“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有些人說這鑰匙是一把扳手,這是怎麽回事?

我們都知道,4月25日晚上,神舟十八號如流星般劃破天際,與已在軌的神舟十七號完成了順利會師。

就在兩天後的4月29日,神十七乘組指令長湯洪波,將那把象征著使命與榮耀的“太空之鑰”,正式移交給了神十八乘組指令長葉光富。

有關這把“太空之鑰”的神秘傳聞,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

這把傳說中的“鑰匙”,在網上流傳出來的視頻裏來看,的確長得像是一把扳手。

不這把“扳手”,並不是我們日常所見的普通五金工具,而是中國空間站艙門開啓的關鍵,制作的材料和使用的方法也和普通扳手不一樣。

簡單來說,這把長得像“扳手”的鑰匙,類似列車員的搖柄,借助杠杆原理,協助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輕松打開艙門。

中國天舟空間站是處在宇宙微重力、高輻射的極端環境下,這把扳手要在這樣的環境中使用,也顯得尤爲珍貴。

說完了扳手,我們來談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返回地面的過程。

4月30日上午,神舟十七號飛船載著航天員乘組,緩緩撤離中國空間站,向著那顆藍色的星球進發。他們即將結束這段充滿挑戰與收獲的太空之旅,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然而,很多人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都知道神十八從地球飛往太空只用了6.5個小時,而神十七返回卻需要長達10個小時左右?

讓我們來揭開飛船返回地面的神秘面紗。

飛船的返回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它需要經曆一系列複雜而精密的操作。

開始時飛船需要與空間站完成分離,然後圍繞地球進行多次繞圈飛行,以找到合適的近地點和減速軌道。

這個過程雖然看似簡單,但實則需要極高的技術水平和精准地計算。

接下來就是比較耗時的一步了,就是尋找進入合適軌道的機會。

在神舟十三號之前,飛船需要繞地球飛行11圈才能找到合適的返回時機。

但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快速返回方案”的實施,神舟十七號僅需繞飛5圈就能進入返回軌道。

盡管如此,飛船的大部分時間仍然花費在繞圈等待上,這個過程大約需要7.5小時。

當飛船准備好進入最後的沖刺階段時,它將開始急速下落。

在短短的50分鍾內,返回艙將從390公裏的高空迅速降落到地面。

這個階段是最危險也是最關鍵的時刻,因爲飛船需要完成四組關鍵動作才能確保安全著陸。這包括調整姿態、分離推進艙和返回艙、打開降落傘以及開啓固體火箭發動機進行反推減速等。

在這驚心動魄的50分鍾裏,航天員確實也要經受很大的考驗。

但我們也相信他們可以和之前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前輩們一樣,可以憑借過人的勇氣和精湛的技術,成功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安全返回地面。

除了東風著陸場地面會做好充足准備,也會有其他工作人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外,航天員自身的保障安全措施也至關重要。

他們准備了“航天員能量餐”作爲應急食品,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

這種航天員能量餐不僅體積小、便于攜帶,而且能夠快速補充航天員的體能和營養素。

在漫長的太空旅行中,航天員的身體需要經曆重新適應引力的過程,因此能量餐的補充作用顯得尤爲重要。

當然,我們更希望航天員們永遠不要用到這種應急食品。

因爲每一次出征和返回都充滿了未知與風險,我們還是希望他們能夠順利平安歸來,繼續爲我國乃至人類的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一次又一次載人航天任務的成功,離不開每一位航天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正是他們的默默耕耘,才鑄就了今天我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

隨著太空探索的深入,我國航天事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不論是長得像扳手“太空之鑰”,還是看上去平平無奇的航天員能量餐,裏面都凝聚了投身于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工作人員的心血,也將繼續見證我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未來。

期待我國航天事業繼續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有更多精彩的太空故事!

1 阅读: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