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高血壓,我用一方,30天穩固降壓不反彈!

郭敬志說養護 2024-05-01 09:05:19

68歲的宋女士,已經有12年的高血壓病史,長期服用降壓藥,但效果始終不佳,血壓一直不穩定。近來經朋友介紹,來我這裏看病。

我第一次在診室見到她,就見她臉色蒼白,整個人沒什麽精神,看起來又累又乏,體型也比較胖,尤其是下半身,從小腿到腳面都是腫的。

宋女士告訴我,她經常感覺自己頭昏腦漲、眼花耳鳴,腰酸腿也軟,身上沒什麽力氣;

還有時不時地心慌,心慌的時候還會反胃,很想吐,但緩一陣兒就過去了;

她現在不敢彎腰蹲坐,因爲一旦起身快了,立馬就眼前發黑,眼冒金星,感覺下一秒就要摔倒。

我問她,一直有在吃藥嗎?她說降壓藥吃了好幾種,可血壓還是老樣子,這兩年都在180/120。

我當場給她測了測,果然,顯示在179/115。

看到宋女士隱隱崩潰的眼神,我感到一陣揪心。

哪怕見過再多的患者,聽過太多傷心事,面對他們的痛苦,我依然無法做到視而不見。

宋女士的12年病史沉甸甸地壓在我頭上,那不是輕飄飄的數字,那是足夠一個小嬰兒成長爲天真活潑小少年的時間,是一個人與病痛的艱難抗爭史。

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給她控制住,接著去觀察她的舌苔,發現她舌體龐大,舌面發白,兩邊有齒痕,而且非常的濕滑;

診脈時,脈搏也細微無力,需要用力按壓才能摸到。

綜合所有情況,我告訴宋女士:你的血壓不穩,根子在脾腎上,是脾腎陽虛導致的痰濕中阻引發的。

陽爲陽氣,陽虛則能量不足,脾腎陽虛就是脾腎的能量衰弱,功能衰退,無法負荷正常的工作量。

中醫上講,腎主水,脾主運化,它們負責體內津液的輸布。

腎中的陽氣能把津液蒸騰氣化,把清氣輸入肺來散布全身,把濁氣化爲尿液注入膀胱;脾則能直接運轉津液,把津液散布到身體各處;

一旦脾腎的功能出問題,津液的流動就會失常,腎無法把氣化的津液轉化成尿液,脾沒能運走的津液停積體內,變成留滯的、不正常的水液,也就是“痰”。

前者由氣化痰,易于流動,跑到四肢則四肢沉重乏力,跑到心髒則心慌心悸,跑到大腦則頭暈目眩;

後者聚爲痰濕,爲“實痰”,有實體,會造成身體水腫,讓形體變得肥胖。

而痰在體內肆虐,本身就是對氣血運行的壓迫,血壓自然也穩定不下來。

對付這種情況,就要溫補脾腎,化去水濕,把身體裏肆虐的痰濕、水液清理掉,讓脾腎的功能恢複正常。

于是我給她開方,用真武湯爲基礎進行加減:浙白術、白芍、茯苓、生姜、澤瀉、防己等等。(藥方不全,請勿直接使用,需辨證診治,一人一方)

結果,宋女士服藥不到一個月,血壓就控制在140/105。

之後我加減藥方,又讓她服用一個月,血壓穩定在140/100之間,始終沒有升高。

糾纏宋女士12年之久的高血壓,終于有了有效控制的方法。

這就是真武湯的妙用,它出自醫聖張仲景之手,原方只有五味藥:茯苓、芍藥、生姜、白術、附子(炮),卻非常精妙。

方子裏用附子壯陽氣,補充腎脾的陽氣和能量;

用茯苓祛除水濕,通過小便排出體外;

用白術補益脾氣,同時祛除水濕;

用生姜幫助附子發散藥性,溫暖脾胃,同時幫助茯苓、白術祛水濕、散寒氣;

用白芍制約附子的熱燥,補益茯苓、白術的祛濕效果。

通過這五味藥,上溫脾陽,下溫腎陽,把先天之本(腎陽)和後天之本(脾陽)統統補足。只有身體的陽氣足夠了,才能鎮得住寒水之氣。

我在臨床上辯證使用過很多次,效果都非常不錯。

高血壓不是能平常以待的病,既不好控制,又容易反複,對大腦、心髒、腎髒等器官有嚴重危害,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腦出血、心力衰竭。

所以一旦發現,就要盡快治,有效治,不讓血壓有升上去的機會。

在控制血壓這方面,不是我自誇,而是中醫確實更有優勢,更能從源頭把控,除本治標。以我十幾年的臨床經驗來看,控制不住的才是少數!

14 阅读:3527
评论列表
  • 2024-05-01 12:02

    你好!

  • 2024-05-03 14:21

    不公布藥方,也不公開藥量,那放網上吹糞?

  • 2024-05-04 09:53

    中醫講究的是一人一方。

    中醫上千億次藥量還不知何寫教人寫藥量 回覆:
    是講究一人一方的。就比如體重決定藥量。既沒在那本醫書中說100斤吃10克也沒有方子寫上體重多少。但中醫的钛合金臉就是敢說體重決定藥量
    中醫上千億次藥量還不知何寫教人寫藥量 回覆:
    是講究一人一方的。就比如體重決定藥量。既沒在那本醫書中說100斤吃10克也沒有方子寫上體重多少。但中醫的钛合金臉就是敢說體重決定藥量
  • 2024-05-02 00:10

    症狀相似,效果呢?患者心累了。

郭敬志說養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