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幾十個兒子,爲何無人敢與朱標爭太子?看看他的勢力有多大

伊殇雪 2024-03-06 17:16:07

在明朝的曆史中,朱標和朱棣之間的關系充滿諸多的假設和猜測。

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和原定的繼承人,英年早逝改變明朝的曆史進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成爲明成祖,也改變了曆史的進程。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如果朱標在世朱棣是否會爭奪皇位呢?亦或者說是否敢爭奪皇位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明朝太子朱標

朱標這個名字雖然在曆史上的記載,不如父親朱元璋和弟弟朱棣那般響亮,但一生無疑對明朝的曆史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

他是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後馬氏的嫡長子,從小接受宋濂等名儒的教導,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更是親眼見證大明朝的發展與崛起,洪武元年被立爲皇太子。

朱標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是典型的儒家君子形象,性格仁慈寬厚對弟弟也十分友愛,在諸王中威信最高。

在位期間輔助朝政,勸谏父皇考察關洛,顯示超強的政治才能;監國治政方面也表現出色,曾提倡寬通平易之政;有時候百官與朱元璋意見相左,他也會勸谏父親對大臣要仁慈。

若是朱標不死必然是未來大明朝的皇帝,可惜他的一生並不長久,洪武二十五年巡西安府回京時驟然病逝,終年僅36歲。朱標死後,其子朱允炆成爲皇太孫,並在朱元璋駕崩後繼位。

朱元璋在位時期,或許能夠鎮住自己的兒子們,但朱允炆的統治能力和威望遠遠不如父親和爺爺。與此同時,藩王的身份從皇帝的兒子一躍成爲皇帝的叔叔,地位也發生很大的變化。

正常情況下,朱允炆應當采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削藩,可惜他卻操之過急最終導致後來的靖難之變,朱棣最終奪取皇位是爲明成祖。

現如今靖難之役已經過去近千年,但朱棣與朱標誰更厲害這個話題依然是熱點,到底是前者的能力強,還是後者更勝一籌。

在這裏我們可以用網友的一句話來形容:“若是朱標活著,朱棣連個屁都不敢放。”

朱標的軍事實力有多強大

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長子,何爲嫡長子?幾千年來的傳承觀念就是“嫡長子繼承制度”,正常情況下父親所有的家産只有嫡長子有繼承資格,所以單單“嫡長子”這個身份就足以壓得朱棣喘不過氣來。

曆史上有許許多多的太子,但朱標卻被譽爲史上權力最大的太子,權力之大難以想象,在封建曆史上極爲罕見的。

有網友還曾拿此事調侃,曹丕若是篡位曹操會怒斥“豎子爾敢”,李承乾若是篡位李世民多少會懲罰一二,朱標若是造反朱元璋則會詢問是否還缺兵馬。

雖然這是一句戲言,但足以體現朱元璋對朱標的看重,甚至可以說父親是在爲兒子打工。

自洪武十年起,朱元璋就開始逐漸退居幕後,將更多的政務交由朱標處理,比如直接負責審理文武百官的奏章,朱元璋那裏給一個結果就行。

長達15年的監國時期,朱標雖然不是當朝皇帝,但實際上已經成爲國家的實際領導者,以其過人的才智和勤奮使得政務運轉井然有序。

在明朝曆史上,朱標雖然沒有直接指揮過軍隊,但他在軍事上的影響力絲毫不容小觑,比巅峰時期的朱棣還要厲害,因爲朱元璋早就爲他打好一切基礎,將軍權拿捏的死死的。

徐達、常遇春、藍玉是明朝初期的重要軍事將領,在朱元璋建立明朝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此三人都與朱標存在一定的聯系。

徐達被尊爲明朝第一功臣,在軍事上才能上得到朱元璋的高度認可,女兒更與朱棣成婚。看到這裏或許很多人會認爲,他與朱棣才是翁婿關系,卻鮮有人知曉徐達的另一層身份是“太子少傅”。

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軍事才能不必多說,軍中稱常十萬,是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一,還有一層身份就是太子少保。

此人去世的雖然較早,但其身後的家族卻是朱標一脈,這層關系不可小觑。大將藍玉可能前期不怎麽厲害,但徐達、湯和退居幕後時,能夠擊敗並消滅北元的當屬他。

他不僅是常遇春的妻弟,而且還是朱標的“死忠”,外甥女是朱標的妻子。

朱標的名望也不可小觑

有一句話叫做“武將可以打天下,但卻不能治天下”,這句話反應皇帝文臣班子的重要性,咱們來看看朱標的文臣班底有多深厚。

永樂年間,朱棣的大兒子朱高熾身邊有楊榮、楊士奇和于謙等人,這樣的班底足夠強大了吧,但與朱標相比還是略輸一籌。

朱標的老師名叫宋濂,是元明時期的大儒,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李善長雖然不是朱標的老師,但也教育不少東西,他還有一個職位叫做“太子少師”。

李善長是何許人也?明朝開國功臣曾任中書省丞相,位居開國文臣之首,哪怕強如胡惟庸這樣的人也曾以他馬首是瞻,就是這樣一個“牛掰”的人甘願臣服于朱標。

除此之外,後來成名的黃子澄、方孝孺等,也都曾是朱標的文臣班底。朱標的權力之大還體現在對藩王制度的影響上,能夠調和藩王和皇帝的矛盾,怎麽形容此事呢?

曾經朱棣在保衛北方邊疆時犯過錯,這個時候奏折第一時間不是送到朱元璋的面前,而是送到朱標的辦公桌上,也就是說只要朱標一句話就可以將朱棣從上到下一撸到底。

綜上可知,朱標雖是一個太子,但權力之大前所未有在政治、軍事等方面都擁有重大的影響力,更在朱元璋的心中占據無可替代的位置。

如果沒有英年早逝,必將成爲一位傑出的皇帝,繼續推動明朝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只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至于朱標若是在世,朱棣敢不敢造反這個話題,一些專家曾給出相應的解讀,造反是不可能的,因爲根本就沒有必要。

當初朱棣之所以發動靖難之役,一方面是因爲不服氣朱允炆的統治,另一方面是因爲被逼無奈。朱允炆爲何會削藩,主要是害怕叔叔手握大權、威脅朝廷。

若朱標活著一切問題都不存在,他不畏懼所有的弟弟手握大權,根本無需削藩。即使削藩也就一句話的事情無人敢反抗,自然也就不存在“被逼”的情況,因爲不接受也得接受。

總而言之一句話,朱標活著朱棣連爭儲的野心都不敢有,何談靖難之役,對于此事你有什麽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285
评论列表
  • 2024-03-22 11:29

    朱標不死,朱棣一點機會都沒有。

  • 2024-03-06 18:51

    主要是建文往死裏搞叔叔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