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戰爭”,韓國再投入26萬億,或無法改變自己成爲輸家

巫師商業 2024-05-25 19:36:48

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于您後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在世界經濟大局勢的宏偉棋盤之上,掌握尖端的芯片技術猶如掌握了制勝的王牌。美國以及歐洲聯盟已經揮擲出高達數千億元的資金,全力以赴地沖擊下一輪的新興半導體的研發和制造領域。韓國同樣沒有袖手旁觀,他們紛紛加大投資力度,期望能夠在這場全球性的芯片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就在最近,韓國也拿出了26萬億韓元的重磅計劃,給自家半導體産業加油助力。可見,全球的芯片競賽越來越激烈,資金的大舉投入只是這場戰爭的開始。但問題是,即便是這樣巨額的投資,韓國在全球芯片“戰爭”中仍可能成爲輸家。

韓國26萬億芯片補貼

在全球芯片市場的大潮中,韓國不可謂不努力。最近,韓國政府就宣布了一個震動行業的大新聞——他們要投入高達26萬億韓元(約合190億美元)來給本國的半導體産業加把火。

該數據與預估的10萬億韓元相較,竟高出數倍之巨,足見韓國政府推動半導體産業發展的決心何其堅定。

此次投下如此龐大的資金,旨在提升韓國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地位,尤其在非存儲芯片領域展現更爲強大的競爭力。

此項激勵計劃並非盲目揮霍,而是具有明確的針對性。

韓國政府分配了高達17萬億韓元的專項資金以支持特定投資項目並提供稅收優惠。

而這僅僅是開始,韓國總統尹錫悅更是鄭重宣布將設立一支規模高達1萬億韓元的基金,專爲協助芯片設備制造商及無晶圓廠企業。

所有這些措施都旨在促使韓國的半導體産業在技術層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時期望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大份額。

然而現狀卻是,雖然韓國在半導體制造領域已取得顯著成就,但在無晶圓廠業務方面,其全球市場占有率僅爲1%,遠不及其他競爭對手。例如,美國的英偉達在此領域便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韓國政府顯然不想就此甘心,他們的目標是縮小與全球芯片制造巨頭,如台灣的台積電和美國的英特爾之間的差距,同時把自己在無晶圓廠行業的份額提上去。

爲進一步強化自身的芯片制造實力,韓國政府計劃在2029年底之前,打造一座全球規模最龐大的芯片制造基地。

這一被譽爲“超級集群”的宏偉項目,選址定于首爾南部的龍仁地區,預計在2030年實現每月770萬片芯片的産能。

如此宏大的工程,不僅有望使之成爲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芯片制造中樞,同時也將吸引衆多芯片設備制造商及無晶圓廠企業在此設立分支機構。

透過上述一系列重大舉措,韓國期望在全球芯片産業中占據更爲顯著的地位,尤其是在技術創新與市場份額增長方面。

此次大規模投資行動充分彰顯了韓國政府對本土半導體産業的堅定支持,他們正在傾盡全力推動該産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巨頭業績爆表

爲了提升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競爭力,尤其是非內存芯片領域的話語權,韓國政府可謂不惜血本、志在必得。

然而終究而言,這筆巨額投資能否使韓國在這場全球半導體大戰中立足並脫穎而出,恐怕仍有待觀察與探討。

盡管韓國已在半導體産業領域打下了堅實基礎,然而面對來自美國、中國台灣等業界主力軍的激烈競爭,韓國的發展之路依然漫長且充滿挑戰。

接下來,讓我們聚焦于韓國兩大半導體巨擘——三星電子及SK海力士的近期業績表現。

這兩家企業不僅在韓國的半導體出口份額中獨占鳌頭,同時也在全球存儲芯片市場上翹足引領。

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三星電子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和銷售額都實現了大幅增長。

具體來說,三星電子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達到了6.61萬億韓元,同比增長了接近十倍,銷售額也達到了71.92萬億韓元,這主要得益于其半導體業務和人工智能手機Galaxy S24的熱銷。

而作爲後起之秀的SK海力士並未因此落寞,反而在第一季度的業績中就呈現出驚人的增長態勢,以至營業利潤及收入均刷新了曆年記錄。

據官方消息披露,該公司在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高達2.886萬億韓元,總收入更是達到12.43萬億韓元。

SK海力士之所以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主要歸功于其在HBM存儲系統領域所掌握的尖端科技,以及AI服務器産品銷售量的持續攀升。

從上述數據不難發現,無論是三星還是SK海力士,他們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然而,盡管韓國企業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其總體份額仍相對較小,尤其是在與台積電和英特爾等行業巨頭展開直接競爭時。

此外,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愈發白熱化,僅僅依靠大規模的財政投資和稅收優惠政策或許已不足以應對挑戰。

未來,韓國半導體産業的發展還需要依靠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策略的精准調整。

否則,面對中國和美國等國家的激烈競爭,即使是韓國這樣的巨額投入,也可能難以保證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在這場全球芯片“戰爭”中,每個參與者都在拼盡力以赴。

韓國的策略和投資雖然給了市場一定的信心,但要在全球芯片競爭中確保領先地位,還需要更多的持續努力和智慧的決策。

要知道,全球的芯片競爭不僅僅是資金的投入那麽簡單。它還涉及技術創新、供應鏈管理、市場准入策略等多個層面。

盡管韓國政府的激勵措施極爲強大,但在無晶圓廠和先進制程技術這些關鍵領域,韓國與行業領頭羊台積電和美國的英特爾還有不小的距離。

除此之外,全球市場對各類産品的需求正在迅速而頻繁地發生著變革。例如,在5G、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先進科技蓬勃發展之際,全球對具備高性能且低能耗特征的半導體産品的需求呈現出急劇上升之勢。

這類充滿不確定性的發展態勢,對于芯片制造商來講既意味著巨大的挑戰,同時又孕育著無限的商機。

以韓國的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爲例,爲了應對市場的新需求並保持其競爭優勢,他們必須持續加大研發力度,緊跟時代步伐,把握住市場的每一次脈動。

韓國或成爲芯片戰的輸家

盡管韓國在芯片行業下了大手筆,但在全球的芯片“戰爭”中,他們可能還是面臨著成爲輸家的風險。

韓國政府雖然砸下了26萬億韓元來扶持本土半導體産業,目的是要提升在全球市場尤其是非存儲芯片領域的競爭力,但在這場全球範圍的芯片競賽中,他們的這番努力可能還不夠看。

首先,要知道的是,全球的芯片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美國和德國這樣的大國也在瘋狂投入。

美國政府宣布了25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德國也不甘示弱,拿出了100億歐元。這些投資都是用來推動各自國家的芯片産業發展的。

這與韓國的投資相比,韓國的努力雖然在數額上看起來不小,但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和效果可能並不如預期那麽樂觀。

再看看美國的英特爾和台灣的台積電,這兩個芯片制造巨頭的市場份額和技術領先地位,讓韓國的三星和SK海力士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英特爾正計劃在美國本土再投資200億美元建新廠,而台積電更是宣布在未來三年內將投資1000億美元擴大産能和提升技術。

這些動作顯示出,全球芯片市場的競爭只會越來越烈。

對韓國來說,更麻煩的是,隨著全球主要芯片消費國如中國和美國推進芯片産業的本土化生産,韓國嚴重依賴出口的芯片産業面臨的挑戰將越來越大。

中國和美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和強大的經濟體量,使得他們在未來的芯片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而韓國則可能因市場小、依賴出口過多而逐漸邊緣化。

據統計,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爲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且正努力在高端芯片市場取得突破。

未來幾年,中國在成熟芯片領域的産能可能會占到全球的50%。

美國同樣,憑借其內需和政策推動,未來美國的芯片産能也將快速提升。

與此同時,韓國近年緊跟美國,參與對華技術封鎖,並未獲得預期效果,反而讓韓國企業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而美歐及日本的本土化生産策略,未來也將進一步沖擊韓國芯片産業的出口市場。

因此,盡管韓國政府的投資計劃表現出了對半導體産業的重視,但在這場全球範圍的芯片戰爭中,韓國面臨的挑戰依然艱巨。

未來,韓國的芯片産業可能需要更多內外兼顧的策略和創新技術的突破,才能在這場全球競賽中保持競爭力,否則真的可能變成大戰中的一個輸家。

信息來源:

《投資26萬億韓元:韓國首爾都市圈建設“超級芯片集群”》中國經濟網

0 阅读:71

巫師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