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國結核病發病率下降25%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3-24 13:10:14

今天(3月24日)是第29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你我共同努力 終結結核流行”。

近十年我國結核病發病率下降25%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有1060萬新發結核病患者,我國新發結核病患者人數約爲74.8萬。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傳染病。結核病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多個部位,但最常見的是肺結核。肺結核的症狀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同時患者還可能出現全身症狀,如發熱、盜汗、乏力、體重減輕等。如果不及時治療,肺結核可能導致肺損毀、氣道狹窄等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死亡。

結核病細菌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與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的人有可能感染結核分枝杆菌。出現肺結核可疑症狀,如咳嗽或發熱兩周以上、咯血、盜汗等,應及時就醫,接觸結核患者應進行體檢篩查。

治療結核病需要規範全程治療,通常采用多種藥物聯合治療,療程一般爲6個月以上。如果不按療程完成正規治療,肺結核可能轉化爲難治的耐藥結核,增加了患者痛苦以及治療難度、治療費用。

近十年,我國在結核病防治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結核病發病率下降25%,下降速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結核病患者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

加大結核病宣傳

擴大結核病篩查覆蓋度

最新研究表明,未就診的患者導致的結核病傳播占結核病社區傳播的近70%。所以,加大對結核病的宣傳,擴大結核病篩查覆蓋度是防治結核病的關鍵。

這幾天,北京、重慶、江西等地醫療機構走進社區和學校,開展“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義診活動。醫務人員通過現場講解、接受咨詢、健康檢測等方式,向群衆宣傳結核病的傳播途徑、危害、防治措施及國家免費政策等相關知識。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 郭述良:你要早期、聯合、規範、足量、全程來進行治療,你只要按這個原則來進行治療,絕大部分都是可以治好的。

截至2023年,我國結核病防治經費總投入較2001年提高了近20倍,實施肺結核患者“診療減免政策”,爲確診患者免費提供一線抗結核藥品。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