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爲何是第二生命線?兩個方法自測孩子是否脊柱側彎

四川健康 2024-05-22 15:30:27

脊柱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撐身體、保護脊髓和脊神經根、爲內髒器官提供附著點,以及保證身體的靈活性和穩定性。了解脊柱的結構和功能,采取適當的保健措施,對于預防脊柱疾病和保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了解脊柱的結構

脊柱位于人體背部的正中央,由椎骨組成,借助椎間盤、韌帶和關節相連接。脊柱從上到下可分爲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個部分。脊柱有四個自然彎曲,即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後凸。這些彎曲能夠幫助脊柱在承受重力時更好地分散壓力,減少肌肉緊張,並爲脊髓提供一定的緩沖空間,保護脊髓和神經根免受損傷。

“第二生命線”的功能

脊柱是人體架構的主要組成部分,被稱爲人體的“第二生命線”,是人體的支柱與棟梁。脊柱有支撐、保護和運動等重要功能。

1、支撐功能

脊椎是支撐身體的主要結構之一。它能夠承受身體的重量和壓力,使人能夠直立行走。脊柱的頸椎部分負責支撐頭部並連接頭與身體,使其能夠在各種活動中保持穩定。胸椎連接著肋骨,爲胸腔和其中的心肺提供支撐。腰椎承受著上半身的重量,爲腹部提供支撐保護。骶椎和尾椎與骨盆相連,共同支撐下半身,維持身體的穩定性。

2、保護功能

脊柱起著保護身體結構的重要作用,控制著人的所有日常活動。脊髓及31對脊神經負責將信號從大腦傳遞到身體各個部位,對人體的意義非常重大。而脊柱的保護作用,主要是減少脊髓及脊神經可能受到的損傷。不過,脊柱發生病變時,可能刺激或壓迫脊髓或脊神經,從而引起疼痛、麻木無力甚至癱瘓等症狀。

脊柱的四個生理彎曲也具有重要的保護功能。在人的行走、跑步、跳躍等活動中,脊柱的生理彎曲能起到減震作用,降低腦和身體內部器官受到的沖擊與震蕩。脊柱的彎曲還有助于平衡身體重量在椎骨、關節和肌肉上的分布,減輕單個椎骨和關節的壓力。

3、運動功能

除了支持和保護功能,脊柱還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相鄰椎骨之間的活動幅度有限,但各椎骨之間的活動幅度整體卻很大,使得整個脊柱有較大的活動範圍。脊柱的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旋轉及環轉。

脊柱除了協助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等動作,還可以參與複雜的運動,如遊泳、拳擊等。脊柱的運動節段主要集中在頸椎和腰椎。一個人完成低頭、擡頭、轉頭的動作,都需要頸椎充分參與。而站立、坐立、彎腰、轉體等動作,也需要腰椎充分參與。

脊柱受損的影響

無論是急性脊柱損傷如脊柱骨折,還是慢性脊柱損傷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都會對個人生活産生很多影響,具體取決于受損的部位和程度。

1、疼痛和不適

脊柱受損可能會導致疼痛和不適,尤其是受損部位附近。這種疼痛和不適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如睡眠、工作和運動。

2、運動障礙

脊柱損傷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受損,如肌肉無力、肌肉萎縮和運動不協調。嚴重者還可能會影響呼吸肌的功能,導致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等問題。

3、神經功能障礙

脊柱受損可能會導致神經功能障礙,例如感覺異常、麻木疼痛、大小便異常甚至癱瘓,還可能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導致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出現排汗障礙、心率異常、血壓不穩等問題。

4.生活質量下降

脊柱損傷患者長時間臥床不起,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發生皮膚感染和潰瘍的風險會增加。

脊柱對于人體而言非常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注意保護脊柱,保持良好的姿勢,坐立時身體要直,站立時注意挺胸收腹,走路時也要擡頭挺胸,避免駝背,雙臂自然擺動,避免造成脊柱側彎等。脊柱受損患者應及時接受治療和康複訓練,以盡快恢複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繼肥胖、近視之後

又一個危害兒童健康的疾病被“揪”了出來

——脊柱側彎

在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康複科

每年都有不少脊柱側彎的病例

小到五六歲

大到十來歲

這是怎麽回事?

脊柱側彎就是脊柱的某一節段偏離了正常中線的位置,向左或者向右突出産生的畸形。

從身體後方觀察,孩子身體的中線有時呈現S形,有時是C形,脊柱側彎同時還會伴有脊柱的旋轉,跟擰麻花似的。

脊柱側彎分爲

結構性脊柱側彎和非結構性脊柱側彎

非結構性脊柱側彎

非結構性脊柱側彎可以理解爲“假側彎”

大多是行爲習慣導致的問題

比如不正確的坐姿,跷二郎腿,趴著寫作業等

它可通過調整體態進行矯正

結構性脊柱側彎

結構性脊柱側彎才是真正的脊柱側彎

又被分爲

先天性脊柱側彎

後天性脊柱側彎

和不明原因的特發性脊柱側彎

青少年易患的大多是

不明原因的特發性脊柱側彎

約占結構性脊柱側彎總量的75-80%

以青春期女孩爲主

(患者男女比例1:7,致性別差異原因不明)

因爲脊柱側彎多發于孩子身上

鑒于孩子生長發育快的特點

如果不及時治療

隨著脊柱側彎的加重

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包括軀幹變形、身材矮小

身體疼痛、自卑情緒、自信心缺乏等

還可能導致心肺功能異常

嚴重的還有可能導致癱瘓

即使是“不明原因”

家長們也可以通過自測

發現一些前期的端倪

最簡單的就是亞當實驗

和觀察孩子是否有高低肩

這兩個方法都可以測試

孩子是否有脊柱側彎的高危風險

亞當實驗

讓孩子站直,雙手往前合十,然後彎腰

看看背兩邊是否對稱

觀察雙肩

在孩子直立的狀態下

觀察兩邊肩膀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

敲重點,這兩個方法

僅僅測試是否有脊柱側彎高危風險

只有去醫院做檢查才能確診

如家長發現孩子可能存在脊柱側彎,不要驚慌,請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拍一張站立位全脊柱X光片,進行確診或排除。

脊柱側彎程度不同

治療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經康複科、骨科、影像科等多科診療後

根據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

制定不同治療方案

如康複訓練或佩戴脊柱矯形支具

或脊柱外科手術等治療

脊柱側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但大多和生物力線(坐姿、走路姿勢等)

神經及肌肉疾病、遺傳因素有關

因此我們除了要通過定期篩查早發現早幹預

更要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目前來說

維持良好生物力線

對避免非結構性脊柱側彎是比較有效的

1

糾正異常步態,維持良好坐姿、站姿、睡姿,改變久坐行爲能起到預防的作用。

2

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控制電子産品使用時間。

3

增加身體活動和體育鍛煉,增加肌力(特別是女孩子)。

4

盡量選擇雙肩式背包,保證雙肩負重相等。

5

根據孩子的身高變化,定期調整課桌椅高度。

來源:綜合健康中國、成都掌上婦幼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