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下令抄檢大觀園,人人自危,爲何黛玉的潇湘館卻風平浪靜?

如玉公子 2024-05-19 22:08:11

因繡春囊事件的出現,王夫人授意王熙鳳帶人抄檢大觀園。這一番操作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探春、惜春、薛寶钗、李纨等人都以不同方式表達了心中的不滿。

迎春那裏查出丫頭司棋私相授受,與表弟私定終身,馬上被攆了出去。惜春處查出入畫藏有男子的東西,雖然是哥哥的物品,到底不妥,入畫也被趕走。李纨那裏則打發了一個妖娆的奶娘出去。寶玉屋裏最爲嚴重,王夫人一口氣攆走了晴雯、四兒與芳官。探春的住所雖然沒有查出什麽,但探春自己看不過這事,鬧了一回,連邢夫人的陪房都打了。

至于薛寶钗的蘅蕪苑,王熙鳳雖然沒有帶人抄檢,但這不抄比抄了還難堪,她爲了避嫌不得不趕緊主動搬走了。

總體看下去,倒是只有林黛玉的潇湘館最是風平浪靜了,這卻是爲什麽呢?

一、林黛玉因身份原因,沒有說話的資格。

雖然賈母、王熙鳳等人都表示把林黛玉看成自家人一樣看待,但林黛玉卻深知自己並不是正經主子。她寄人籬下,客居在外祖家,爲了少惹麻煩,不敢多說一句話,處處謹言慎行。

即使是爲了調理身體,也不願輕易開口向府上要燕窩等養生的東西,就是怕招來下人們的不滿。所以賈府的家務事,她是更加不會參與的,以免落人口舌,徒增麻煩。

王夫人抄檢大觀園,賈探春可以大放厥詞,說"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可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裏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她打了邢夫人的陪房,說自會向太太領罪去。

這作爲探春的身份可以,但是林黛玉卻不可以。以黛玉的身份,她除了接受,什麽都不能多說。

二、林黛玉是賈母保護著的人。

在抄檢林黛玉的潇湘館時,王善保家的也發現了寶玉的一些東西。比如從紫鵑房中抄出了兩幅寶玉換下的寄命符,以及披帶、扇套等不妥的東西,但是王熙鳳都開口給圓過去了,說是寶玉黛玉小時候一起住,這些都是"老太太和太太常見的"。

因爲王熙鳳知道,不管黛玉的身份如何,不管她真正的處境怎麽樣,但黛玉的面子都是要給的。畢竟黛玉是老太太最疼愛的人,她容不得黛玉被人欺負,就算是王夫人多麽不喜歡黛玉,但明面上也不敢拿黛玉如何。

何況,王熙鳳本身本也是喜歡黛玉的。一是黛玉爲人真誠,符合鳳姐的性子;二是若黛玉能嫁給寶玉對鳳姐而言是更爲有利的,所以鳳姐平時對黛玉也更關照一些。

三、抄檢大觀園對黛玉有益處,自證清白。

比較起來,抄檢大觀園,林黛玉只能被動接受,但至少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因爲潇湘館抄檢過了,並沒有發現禁物,其他人要造謠生事也找不出理由。

而薛寶钗看似有選擇權,其實更尴尬。王熙鳳和下人們說不能抄檢親戚家,因此不去抄檢她的住處,寶钗連證明自己都不能夠。不然她也可以像黛玉一般不發聲,但現實卻逼著她不得不表態,她只好第二天立馬搬走。

這應該也是鳳姐的本意,不抄檢蘅蕪苑,就是爲了讓寶钗無處立足。她知道是寶钗的爲人,絕不肯留下把柄,所以曾經無論如何不肯搬出去的寶钗,這次卻主動說要回去了。畢竟她不能不顧忌自己的清白。

正由于各個屋裏都有各自的一些煩惱,但黛玉這裏卻沒有,她可以繼續淡然處之。再加上黛玉有賈母這一層特殊的身份關系,所以這一場大觀園的抄檢,潇湘館可以保持安詳甯靜、遠離事端和苦惱。

0 阅读:6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