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駕崩後大蒙古國已暗流湧動,蒙哥駕崩後蒙古則停止擴張

史海撷英 2024-04-23 10:04:10

開禧二年(1206年),鐵木真徹底征服了蒙古諸部,建立了大蒙古國,正式登基稱汗,史稱成吉思汗。從此蒙古的鐵騎橫跨亞歐大陸,發動了數次的西征、東征、南征,令人聞風喪膽,直到現在,蒙古騎兵依然讓歐洲人心有余悸。

然而這樣強大的蒙古帝國是如何走向瓦解的?一切還要從成吉思汗孫子輩的內鬥說起,尤其是旭烈兀與別兒哥在高加索地區的大戰。

四分五裂的黃金家族

在成吉思汗駕崩之後,膝下4個兒子和其後裔爭奪汗位,其中老大術赤一脈支持老四拖雷,老二察合台支持老三窩闊台。最終窩闊台在爭奪中獲勝,成爲了新任大汗。

此時蒙古還在繼續擴張,也出現了著名的“長子西征”事件。術赤的兒子拔都攻占基輔,打入波蘭、匈牙利等國,一度打到多瑙河邊。然而就在此時窩闊台駕崩,讓一家子又開始了汗位爭奪戰。窩闊台的小兒子貴由在其母親的操縱之下先發制人登上了汗位。

實際上當初成吉思汗駕崩後,窩闊台與拖雷就針對汗位有了矛盾,如今貴由登位,拖雷系不會善罷甘休,而拔都則由于身在歐洲,太遠趕不回去,于是就地建立了金帳汗國。

拔都

拔都的父親術赤由于出身被質疑,因此拔都不指望自己能登上汗位,于是決定助力拖雷系。拖雷的兒子蒙哥被擁立爲新任大汗,此時,走到這裏的大蒙古國已經生出了嫌隙。

從此拖雷系站了起來,而窩闊台一脈則是走向了落寞。

拖雷的幾個兒子,分別是蒙哥、旭烈兀、忽必烈、阿裏不哥,了解元朝和四大汗國的故事的人對這幾個人並不陌生。尤其是忽必烈,他是元朝的開創者,在蒙哥上位之後,拖雷一脈是徹底強大了起來,拔都則是繼續守著自己的金帳汗國。

蒙哥派遣旭烈兀出征中東,相繼拿下了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又隨後攻占了大馬士革。在屢次西征中,旭烈兀表現優秀,也站穩了自己的地位。

寶祐二年(1254年),蒙哥出兵消滅大理國,隨後寶祐六年(1258年),就在旭烈兀拿下巴格達的同一年,蒙古大軍南下攻宋。

此時蒙古已經先後消滅了西遼、金國、西夏,此時只剩下南宋搖搖欲墜。宋朝軍事實力薄弱,大蒙古國在當時能夠同時發動數次戰爭,但是誰都沒想到,蒙哥竟然駕崩了。就在重慶合川釣魚城之戰中,南宋將士利用易守難攻的特點,將蒙哥用箭射傷。

蒙哥

《元史》記載蒙哥駕崩于痢疾,蒙古帝國伊兒汗國宰相拉施特的《史集》推斷當時值酷暑季節,蒙哥軍中痢疾流行,蒙哥亦染病身亡。畢沅在《續資治通鑒》稱死于痢疾。《古今圖書集成》中的《釣魚城記》載:“炮風所震,因成疾。班師至愁軍山,病甚……次過金劍山溫湯峽而殁”,謝士元在《遊釣魚山詩序》亦說蒙哥是“炮風致疾”而崩。黃震的《古今紀要逸編》認爲蒙哥因爲屢攻合州釣魚城不克,致憂憤崩。《海屯紀年》說是落水駕崩。翦伯贊主編的《中國史綱要》寫道:“蒙古軍因軍中痢疾盛行,死傷極多,蒙哥汗又爲宋軍的飛矢射中身死”《馬可波羅遊記》和明萬曆《合州志》則記載蒙哥在攻打合州時被釣魚城守城武器矢石擊中而重傷後駕崩。但不論是什麽記載,都無法否認蒙哥駕崩的真實性。而蒙哥駕崩則將本就內讧分裂的蒙古國變得徹底四分五裂。當時的西征中,旭烈兀已經打到了埃及,但在得知蒙哥駕崩之後,不得不慎重考慮。

首先蒙哥駕崩後,誰來即位呢?忽必烈和阿裏不哥針對汗位已經展開爭奪,旭烈兀知道自己如果現在回去,根本來不及。從中東到中原,時間上對自己不利,于是他幹脆按照蒙古傳統就地駐紮在波斯,景定元年(1260年)在約旦河被馬穆魯克蘇丹擊敗,也就停止向西了。于是旭烈兀幹脆在中東地區建立了伊爾汗國,也被稱作伊利汗國。

蒙哥駕崩之後,針對宋朝的進攻也停止了,因爲忽必烈和阿裏不哥爭奪汗位,反而是給了宋朝喘息之機。因此人們說,蒙哥的駕崩是徹底改變了世界進程的。如果蒙哥沒有駕崩,西征不會停止,或許真的能打到埃及,而宋朝則會更早滅亡。關于元朝的未來,那就真的說不准了。西方將蒙哥稱爲“上帝之鞭”,可見其重要性。至此,黃金家族徹底走向了決裂。

旭烈兀與別兒哥的爭鬥

在忽必烈與阿裏不哥的爭鬥中,兩方都在征求旭烈兀的支持,並且都聲稱自己已經得到了旭烈兀的支持。好在忽必烈率先一步向旭烈兀派出使者,承諾給予旭烈兀更多的領地,隨後旭烈兀也決定擁護忽必烈。

此時阿裏不哥在阿速台、海都等人的擁護下,自行召開忽裏勒台,成爲大汗。而忽必烈由于長期任用漢人,定居中原,許多蒙古貴族都對其不滿,而忽必烈爲了維護自己統治,決定拉攏更遠的其他人,在承認旭烈兀的封地統治權之後,他還承認了拔都弟弟別兒哥的統治權。

別兒哥

別兒哥是拔都的弟弟,在拔都薨逝後,別兒哥登上汗位,忽必烈得到這些汗國支持後,在鹹淳七年(1271年)改國號大元,建立了元朝。本來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與別兒哥繼承的金帳汗國,此時都算是和忽必烈友好的宗藩汗國,可是這兩個之間的矛盾又開始誕生了。

旭烈兀建立在中東地區的伊利汗國和別兒哥在歐洲地區的金帳汗國,兩國文化差異極大,雙方因爲宗教信仰等問題長期合不來。

別兒哥信奉伊斯蘭教,幫助自己奪取了汗位,還贏得了境內保加爾人和花剌子模人的支持和影響。本來旭烈兀和別兒哥相安無事,結果旭烈兀因爲宗教殺了金帳汗國的王族,並且還侵入了外高加索地區,這裏是金帳汗國的統治區域。

在別兒哥看來,旭烈兀曾經屠殺巴格達的居民,而且處置了當地的哈裏發。甚至別兒哥最早支持的是阿裏不哥,並非忽必烈,于是在這樣複雜的情況下,雙方唇槍舌戰不停,最終罵戰升級,金帳汗國和伊爾汗國突然在高加索地區展開了戰鬥。

激戰高加索

景定三年(1262年),別兒哥借口旭烈兀毀滅了伊斯蘭的城市,還將伊斯蘭君王的家族殺害,隨後騎兵南下,帶領軍隊一路攻入了加茲尼、呼羅珊,之後又讓那海派兵3萬向阿塞拜疆方向進發。旭烈兀立刻派兵北上,命令失烈門爲先鋒,與那海展開對戰。

旭烈兀

豈料失烈門戰鬥失敗,11月阿八台與旭烈兀親自帶兵救援失烈門,在打耳班將那海成功驅逐。旭烈兀乘勝追擊,一路狂追那海抵達貼列克,成功占領了那海的營地。12月8日,那海率兵突擊,旭烈兀攔截失敗後,在貼列克河撤退時,損失過半的士兵。

後來兵力緊張的別兒哥找到馬穆魯克蘇丹結盟,決定共同抗擊旭烈兀。在多年的高加索地區的戰鬥中,雙方打得有來有回,不分高低。直到3年以後,旭烈兀薨逝,兩國都還未停止爭端。甚至得知旭烈兀薨逝了之後,別兒哥還親自率兵出征,結果在進軍途中,別兒哥也因故薨逝。

一場高加索戰爭,兩國的領導人旭烈兀和別兒哥相繼薨逝,可卻定下了兩個汗國之前的仇恨。

而這一系列的進程都象征著一件事情,那就是蒙古無法繼續擴張了,伊利汗國停止了對敘利亞、埃及等地區的擴張,金帳汗國也停滯了對歐洲地區的進攻。

強大的大蒙古國在一代代人的更叠過程中,因爲權力、財富的分配問題早已面和心不和。從蒙哥駕崩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走向了分裂。

2 阅读:193
评论列表
  • 2024-04-24 00:50

    幾乎所有的“戰爭”都跟利益相關聯,其次是“尊嚴” -所謂尊嚴,東北話诠釋的好,就是“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