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丨數字創新關鍵力量:電信讓一切成爲“可能”

锵锵通信 2024-05-17 11:30:59

2024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WTISD)主題爲“數字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當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爲代表的數字技術迅猛發展 ,爲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數字化正在改變這個世界。作爲數字化賦能者,電信運營商無疑迎來了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發揮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的作用。

“世界需要一個強大且可持續發展的電信行業”,西班牙電信首席執行官何塞·瑪利亞·阿爾瓦雷斯-帕勒特(José María Álvarez-Pallete)在2022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他強調了電信行業在定義新數字時代和超級聯接世界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我們是通往未來的門戶,電信是讓一切成爲可能的關鍵。在數字時代,如果沒有我們,就什麽都沒有”。

NO.1

“雙千兆”夯實數字底座

以千兆光網和5G爲代表的“雙千兆”網絡,能向單個用戶提供固定和移動網絡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征,既是信息通信網絡的演進方向,又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共同構成了支撐我國新型基礎設施發展、助力數字經濟和數字化轉型的“雙輪”和“兩翼”。

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全國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11.53億個。其中,光纖接入(FTTH/O)端口達到11.13億個,占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的96.5%。截至3月末,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G PON端口數達2456萬個。截至3月末,全國累計建成5G基站364.7萬個,5G用戶普及率超60%,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端口2456萬個。高中低頻段全覆蓋5G輕量化商用驗證完成;全球首條400G全光省際骨幹網鏈路正式商用。

5G技術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涵蓋各個領域。據悉,在行業應用方面,5G應用已經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4個,在工業、礦業、電力、醫療等重點領域大規模推廣,“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超過1萬個,應用賦能向核心控制環節加速拓展。

此外,爲了讓5G網絡爲更多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工信部接連推出了“信號升格”行動、5G應用“揚帆”行動,通過通信基站建設優化實現了網絡性能增強和信號覆蓋面積擴大。目前,我國5G網絡覆蓋從“市市通”到“縣縣通”並持續向鄉鎮、行政村延伸。隨著“信號升格”行動展開,中國移動青海公司建設開通可可西裏卓乃湖5G專網,在青藏高原的無人區裏也有了5G信號。

當前5G已經兌現了千兆體驗、百億聯接的網絡能力,運營商在最大化5G網絡使用效率的同時,通過5G-A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今年是5G-A的商用元年。3月末,中國移動全球首發5G-A商用部署,公布首批100個5G-A網絡商用城市名單,並宣布計劃于年內擴展至全國超300個城市,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A商用網絡,規模商用已是蓄勢待發。

作爲5G技術的增強,5G-A配有毫秒級時延和厘米級定位精度能力,能夠支持全場景全能力千億聯接,具備通感一體、無源物聯、內生智能等“超能力”,同時,也催生出了一系列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推動新質生産力在相關産業上落地生根。

目前,5G-A的關鍵技術和價值已得到領先運營商的驗證。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在北京亦莊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永昌路段完成5G-A網絡覆蓋,這是北京首條同時部署了5G-A網絡和車網算力協同技術的車聯網試驗道路。在全長5公裏的道路上,北京移動用19座基站搭建了一張5G-A車聯專網,超大帶寬和穩定低時延爲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提供了強大助力。

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攜手華爲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盛樂國際機場部署5G-A LampSite X網絡設備,共同打造全球首個5G-A LampSite X智慧機場。據介紹,相比傳統室分基站,LampSite X支持4頻段極簡一體化部署和3CC載波聚合技術,在時延上進一步降低,連接規模進一步加大。屆時,旅客可以隨時隨地暢享無阻的網絡體驗,候機休閑時刻旅客還能通過5G-A 3CC網絡能力感受XR、裸眼3D等沉浸式體驗業務,讓旅途變得更加愉快與便捷。

中國移動福建公司攜手華爲完成了5G-A通感一體化低空多站連續組網的通感能力驗證。據悉,這是全球首個多站連續組網的通感一體化驗證,它基于4.9GHz頻段實現了對120米以下低空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探測與及時預警。這一成果,不僅是通感一體化護航低空經濟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更爲未來通感一體化網絡支撐低空經濟繁榮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NO.2

智算融合助力創新發展

除了高品質的網絡外,運營商著力加快布局AI+。中國移動全面發力“BASIC6”科創計劃,完善“AI+”戰略布局,打造AI産品族,進一步激發視聯網、裸眼3D等新型業務潛力。中國電信以“網+雲+AI+應用”滿足需求,創新産品和服務供給。中國聯通將人工智能打造成新的業務增長點,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領域持續發力。

在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算力就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産力,智能算力就是創新力。放眼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積極開發和部署智能算力資源,以塑造未來發展優勢。從我國來看,在算力規模方面,截止到2022年底,我國算力總規模爲180 EFLOPS,排名全球第二。其中,通用算力規模爲137 EFLOPS,智能算力規模爲41 EFLOPS,超算算力規模爲2 EFLOPS。

隨著AI催生算力需求快速爆發,三大運營商均加大以算力網絡爲核心的新基建布局,持續夯實數字底座。算力網絡規模顯著提升。三大運營商積極落地“東數西算”部署要求,推動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布局提速提質。

近日,中國移動對外宣布,全球運營商最大單體智算中心——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呼和浩特)目前已投産使用。該智算中心項目部署約2萬張AI加速卡,智能算力規模高達6.7EFLOPS(每秒670億億次浮點運算)。據悉,中國移動已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貴州、內蒙古、甯夏、黑龍江、湖北、山東等投産首批12個智算中心節點,算力規模達11EFLOPS。

據介紹,在制造業,智能算力可以優化供應鏈管理與生産流程,實現智能制造;在金融領域,智能算力可以提供更准確的風險評估與投資建議,提高金融機構的決策能力;在服務業領域,智能算力可以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實現自動化的客戶服務,提供更加智能、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在汽車行業,將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與GPS 定位技術、傳感器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進行有機融合,爲汽車的自感知、自學習、自適應和自控制提供支持;在虛擬現實方面,智能算力可以支持逼真的圖形渲染、物理模擬和實時交互,提供沉浸式的虛擬體驗;在人工智能方面,智能算力能夠訓練和優化複雜的神經網絡,實現自動化的語音識別、圖像處理和情感分析。

智能時代正加速到來。根據IDC預測,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到2026 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1271.4EFLOPS,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達52.3%,同期通用算力規模的複合增長率爲 18.5%。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通信業是數字創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踐行者,在我國“雙碳”目標之下,《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針對數字領域的多項文件已發布,全面推進行業的低碳發展布局。同時,在産業層面,數字技術已成爲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重要手段,其賦能行業低碳發展效果不斷凸顯。“綠色計算”技術推動算力可持續發展在業界得到關注。

據了解,通過建設先進綠色算力網絡和AI+助力社會減碳“賦能”,中國移動碳排放管理成效顯著。2023年,5G新增單站能效同比提升9%,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PUE)同比降低4.5%,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能力達2.1億峰瓦,全集團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和碳排放均同比下降13%;發布《綠色供應鏈指導意見》,采購無紙化率達99.9%,實現綠色包裝比例超過80%,引領上下遊合作單位共建綠色供應鏈;運用新型信息技術賦能社會綠色轉型,積極支持全社會的減汙降碳、生物多樣性保護,倡導綠色生活方式,釋放低碳發展潛能、培育綠色發展動能,助力社會減排溫室氣體3.1億噸。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數字經濟時代推動生産力快速提升的“加速器”,已經成爲全球經濟增長與科技進步的新引擎。電信運營商以“5G+雲計算+AI+應用”的數字基礎設施與合作夥伴生態協同,共同賦能數字經濟,通過數字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伴隨數字經濟的不斷壯大,數字紅利將逐漸釋放,我們也將享受到更加便捷、智能的數字生活。

0 阅读:13

锵锵通信

簡介:做最新行業發展時評、立足品牌視點微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