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潛規則:具備這5個條件的情侶,就能結婚了

何所歡出品 2024-04-11 22:24:15

我們爲什麽要結婚?

我覺得,結婚就是通過另一個人,去實現或者說放大了你的優勢;

就像開公司做生意一樣,兩個人分攤了成本,創造了更大的利益。

能夠跟對方建立更好的情緒、情感聯結,也能幫助對方找到自我,成爲自我;

好的婚姻,一定具備愛的感覺和愛的能力。

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婚姻”,所有當下很好的婚姻,都是一路磨合過來的。

情侶准備結婚之前,一定要明白幾個潛規則。

-01

意識到對方並不是完美的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

在光環效應的影響下,即使對方很糟糕,深愛的階段對方也是完美的;

當激情過後,光環褪去,對方在你眼裏也充滿缺點。

即使換另外一個伴侶,你也會經曆這個過程;

區別在于,從一個新鮮感,跨越到另一個新鮮感的過程裏。

你不是完美的,對方也不是完美的;

如果你總抱著“完美主義”心態去找結婚伴侶,大概率會失望。

越等待,越擰巴;越甯缺毋濫,就越遇不到你想要的對象。

等你到了不得不結婚的年齡,迫于壓力,你會隨隨便便找個人結婚。

當你接納對方的不完美,其實也是跟自己和解;

缺點是可以磨合的,矛盾是可以解決的。

只要彼此相愛,就有機會去經營好的婚姻模式。

-02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單向的愛”

很多人被原生家庭保護得太好了。

導致他們在感情裏會鑽牛角尖:

“我要找一個對我好,愛我,只忠誠于我,無條件包容我聽我指令的伴侶”。

除了父母,誰會這樣對你?

只有父母會無條件愛你,包容你;

在母胎單身的人身上,就會産生錯誤的觀念:“好的婚姻就是被愛”。

愛與被愛是雙向的選擇,也只有雙向的奔赴,婚姻才能走下去。

幻想對方無條件愛你,爲你付出,這是不切實際的奢望。

你想要愛,首先要給予愛;

你想要尊重,首先要給予尊重;

你想要理解,首先要學會共情。

你什麽都不付出,卻期待對方無條件愛你,怎麽可能呢?

-03

降低期待,失望就會減少

魯迅先生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百分百的共情,理解,換位思考。

在親密關系裏,不要奢望你遇到100分伴侶;

只要對方能達到60分,你們就能過下去;

能達到80分,你就能獲得很不錯的婚姻體驗。

80分愛人是什麽樣的?

能夠與你建立有效溝通,願意傾聽你,並試著跟你溝通,共情;

偶爾會拌嘴,但不會冷暴力;

兩個人都願意努力去磨合,去改變,去努力推進感情。

被理解,被傾聽,被支持,被寬慰,這是幸運,是幸福感;

就算偶爾不被理解,不被傾聽,這也是正常現象。

當你不抱太高的期待,婚姻裏的每個小確幸,都是大大的幸福。

-04

婚姻裏,愛情不會一直存在

凡是抱著“我們會一直愛下去”念頭結婚的人,大概率會後悔;

凡是只要愛,不要其它條件的人,基本上都會後悔。

婚姻的本質,並不是靠愛支撐起來的;

是靠利益,是經濟的産物,是兩個人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選擇。

愛情是有保質期的,即使在戀愛階段,愛情最多也只會維持36個月,多數人幾個月就沒了激情。

婚姻更是如此。

當激情消失,婚姻靠什麽經營?

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最基本的,最平常的狀態。

婚姻不會一直浪漫,不會一直有激情,而是會被各種各樣的瑣事與挑戰占據;

你們要做的,就是尋找積極的,合理的方式經營婚姻。

-05

如果你害怕孤獨,就不要進入婚姻

很多人結婚幾年後,都在抱怨:

同住屋檐下,如同陌生人;

面面相對,無話可說;

兩個人的婚姻,一個人的孤獨。

婚姻是一場考驗,不僅考驗人性,還考驗情商、智商、收入與能力。

你會發現那些把婚姻經營好的人,在其余方面也不會差。

婚姻裏的“供需關系”如果失衡,那婚姻就會出現危機;

你想要,對方也想要;

你一直是索取者,就想索取更多。

但誰能心甘情願一直付出下去呢?

被看見,被回應,被理解,才能讓愛更多的一方,得到寬慰。

話題:關于婚姻,你有哪些感悟?

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原生家庭等分析,關注我,爲你帶來更多知識。

0 阅读:51

何所歡出品

簡介: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爲你帶來有情的故事,有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