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有一條太平老街,曆史悠久,人文古迹衆多,吸引了衆多遊客

落榜進士 2024-05-16 11:45:31

懷舊是永不過時的情懷,因此無論身在何處,人們對老街總是充滿了偏愛,本地人在老街尋找舊時回憶,外地人在老街尋找陌生城市的煙火氣,于是長沙的太平老街就總是熱鬧喧囂,總是人潮洶湧。

“太平”二字將老街和長沙的過去相連,幾千年朝代更叠、人世滄桑,即使是3000年未動過城池的長沙也躲不過金戈鐵馬和戰火硝煙。在古時,天下太平、世道昌盛是老百姓最樸素的願望,如今人們生在盛世,新建街巷的名字追求的則更多是詩意和幸福,已難見“太平”二字。

老街裏總是藏著驚喜,文藝咖啡館,情調小酒館處處都有,那些古樸的老宅故居卻是獨一份。西漢時期著名文學家賈誼故居就處在鬧市之中,暗紅色的門,黃銅色的門環,不曾進就已給人深宅大院的想象。

向晚時分,老街點亮燈火,霎時一片輝煌,是古時“花市燈如晝”的既視感。隨著人潮走在老街上,看天色漸暗,有一種從現在走入過去的恍惚感,這老街也正如同一條剪不斷的紐帶,將日夜更替,將歲月連接。

身在街巷便如詩中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如果有機會從高空俯瞰,會發現這條老街的布局如魚骨狀,全長380米的主街向兩側伸展出十條巷子,這一街十巷就是長沙古城留存下的最完整的記憶。

舊時再輝煌的老街也不如現在熱鬧,光是美食就讓人花了眼,除了臭豆腐、糖油粑粑、嗦螺這樣長沙本地特色小吃,南方的、北方的,甚至海外的琳琅滿目,交通不便的古代人們哪有機會嘗到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食物。

穿街走巷,斑駁老牆被霓虹燈照亮,古樸建築間是各種時尚流行元素,咫尺間厚重曆史和現代氣息碰撞融合,又老又潮。

乾益升糧棧即太平糧倉,始建于清鹹豐年間,原爲晚清長沙富商朱昌琳經營谷米的場所。

老街上有乾益升糧棧、利生鹽號、美孚銀行等商業遺迹,有宜春園戲台、洞庭春茶館等休閑文化舊址,一磚一瓦都沉澱著古樸又誠摯的情感。

看古建築不能只看古建築,逛老街也不能只逛老街,在那些寬街長巷裏,在那些灰牆青瓦後總有故事暗流湧動,因爲有了故事,在熙熙攘攘的老街上尋找舊迹才成了莫大的樂趣。

0 阅读:16

落榜進士

簡介:旅行專家、攝影師、旅遊雜志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