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3/UV水處理系統,在觀賞魚養殖中,如何去除水中病菌和汙染物?

那是兩面包夾知識 2024-05-16 05:10:26

文|面包夾知識

編輯|面包夾知識

«——【·前言·】——»

中國觀賞魚養殖産業近年來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根據2022年的數據,全國觀賞魚産業産值達到110.92億元,同比增長16.93%,其中淡水觀賞魚産值達96.43億元。

觀賞魚養殖業作爲典型的水資源依賴型行業,其發展受到養殖水質優劣的直接影響,爲了確保觀賞魚養殖生産安全,對觀賞魚養殖水質進行有效處理至關重要。

目前,生物法是最常見的觀賞水族水處理方法,然而該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占地面積大、啓動速度慢,且缺乏消毒滅菌功能,因此觀賞養殖需要探索更高效的水處理技術。

臭氧(O3)和紫外線(UV)被廣泛應用于水産養殖水處理中,O3是一種較強氧化劑,可去除水中的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同時也具有較強的殺菌能力,且對水質條件的影響較小。

而UV則可以有效殺滅微生物,但其無法去除養殖水中的氨氮和有機物,且易受水體渾濁度的影響。

單一的水處理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但耦合技術可以將不同技術進行有效組合,以提高水處理效率。

已有研究表明,在UV的照射下,水中的O3可以産生氧化性更強的羟基自由基(•OH),其氧化還原電位達2.80V,•OH的化學反應速率常數比O3高出近7個數量級,可顯著提高難降解有機汙染物的礦化效率。

•OH不但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鐵錳離子、硫化物、腐殖質等無機和有機汙染物,還可以有效殺滅病毒和細菌,且反應過程不受水質條件影響。

而且•OH的壽命極短,水處理過程不會産生二次化學汙染,那麽在淡水觀賞魚養殖的水處理中,將O3和UV兩種水處理技術耦合,構建的O3/UV水處理系統,如何去除觀賞魚養殖水中的無機汙染物、有機汙染物和致病菌呢?

«——【·O3/UV水處理系統的構建·】——»

O3/UV水處理系統如圖1所示,主要由圓柱形玻璃鋼水槽(容積300L)、管道增壓泵(功率370W,最高揚程38m)、空氣源O3發生器(功率80W,臭氧産量3g/h)、管道式UV裝置(功率40W,主波長254nm,UV燈管長80cm)、活性炭罐(高108cm,直徑22cm)及PP棉過濾器(孔徑5μm)組成。

玻璃鋼水槽底部出水管口與管道增壓泵相連,O3發生器通過射流混合器與主管道連接,産生的O3在主管道中與待處理水混合後,流經管道式UV裝置,再流經活性炭罐和PP棉過濾器後,自流回玻璃鋼水槽。

試驗過程中玻璃鋼水槽內待處理水量爲200L,系統中水的流速控制在950L/h。

參考錦鯉養殖過程中的水質狀況,將一定量分析純的氯化铵、亞硝酸鈉和葡萄糖配制成母液後添加到玻璃鋼水槽中,使得配制水中總氨態氮(TAN)初始濃度分別爲0.51、0.96和1.97mg/L,亞硝酸鹽氮(NO2--N)初始濃度分別爲0.34、0.62和1.08mg/L,化學需氧量(COD)初始濃度分別爲2.05、5.30和11.37mg/L。

O3/UV系統啓動運行後,定時取玻璃鋼水槽中的水樣,每個樣品均三個重複。

水中TAN、NO2--N和COD濃度的測定分別采用次溴酸鹽氧化法、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堿性高錳酸鉀法(GB17378.4-2007)。

O3/UV系統對水中汙染物的去除率RA(%)和去除效率RE(mg/(L·h))可分別用如下公式計算:

爲了考察O3/UV對大腸杆菌Escherichiacoli的殺滅效果,將取自于大連海洋大學病害實驗室的大腸杆菌單菌落加到滅菌後的LB肉湯培養基中,恒溫振蕩過夜(37℃,150r/h,12h)培養。

將培養的大腸杆菌菌液加入玻璃鋼水槽中,O3/UV耦合系統啓動後7.5、15.0、22.5和30.0min取水樣100.0mL,水樣經0.22μm濾膜過濾後,濾膜上截留物用生理鹽水沖洗到15mL離心管中形成懸濁液,以生理鹽水爲參比,調節測定OD600的值爲0.3。

取1.0mL調節之後的菌液爲原液,用無菌水逐步將原液稀釋爲10-1、10-2、10-3、10-4、10-5、10-6、10-7、10-8的菌液,設置3個平行。

將原液和稀釋液各取200.0μL均勻塗布到LB瓊脂培養基表面,將接種好的平板倒置放于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2h。

取出培養後的平板,以30~200個單菌落的稀釋度計數,根據統計的菌落數,計算出同一稀釋度3個平板的菌落平均數,水樣中大腸杆菌量(cfu/mL)=同一稀釋度3次重複的平均菌落數×稀釋倍數×5。

試驗所用錦鯉(體長(13.1±0.4)cm,體重(64.8±8.0)g)購自遼甯省大連市香爐礁花鳥魚市場,暫養期間日投餌量爲魚體平均體重的3%~5%。

取200L錦鯉養殖水置于O3/UV水處理系統的玻璃鋼水槽中,水中TAN、NO2--N和COD初始濃度分別爲2.21、0.59和4.61mg/L,O3/UV水處理系統啓動後分別于第3、6、9和12h取玻璃鋼水槽中水樣,每個樣品三個平行,測定水中TAN、NO2--N和COD濃度。

«——【·養殖水質的處理效果·】——»

圖2爲O3/UV水處理系統對配制水中TAN的去除效果。

由圖2可知,水中不同初始濃度的TAN經O3/UV處理過程中,TAN的濃度均呈下降趨勢。當水中TAN的初始濃度爲0.51mg/L時,處理12h後TAN濃度降至0.21mg/L,去除率達到58.8%;

當TAN初始濃度爲0.96mg/L時,12h後水中TAN濃度降至0.53mg/L,去除率爲44.8%;

當水中TAN的初始濃度爲1.97mg/L時,經過12h的處理後,水中TAN濃度降至1.30mg/L,去除率爲34.0%。

結果表明,O3/UV水處理系統能夠實現水中的TAN去除,但對水中TAN的去除率隨著水中TAN初始濃度的增高而降低。

圖3爲O3/UV水處理系統對配制水中NO2--N的去除,可見配制水中NO2--N濃度隨處理時間增加而快速降低。

當配制水中NO2--N的初始濃度爲0.34mg/L時,處理1h後,水中NO2--N濃度降至0.030mg/L,NO2--N的去除率達到91.1%;

當水中NO2--N的初始濃度爲0.62mg/L時,1h後水中NO2--N濃度降至0.19mg/L,NO2--N去除率爲69.3%;

當NO2--N的初始濃度爲1.08mg/L時,經過1h的O3/UV處理後,水中NO2--N濃度降至0.64mg/L,NO2--N的去除率爲40.7%。

結果表明,O3/UV水處理系統能夠有效去除水中NO2--N,但對水中NO2--N的去除率隨著水中NO2--N初始濃度的增高而降低。

圖4爲O3/UV水處理系統對配制水中COD的處理效果。

由圖4可知,水中COD濃度均隨處理時間增加而降低。當配制水中COD的初始濃度爲2.05mg/L時,經過12h的處理,水中COD的濃度降至1.18mg/L,COD的去除率爲42.4%;

當水中COD的初始濃度爲5.30mg/L時,12h後水中COD濃度降至1.54mg/L,COD的去除率達到70.9%;

當配制水中COD的初始濃度提升至11.37mg/L時,經過12h的處理,水中COD濃度降至7.22mg/L,COD的去除率僅爲36.5%。

結果可知,當水中COD的初始濃度分別爲2.05、5.30和11.37mg/L時,究構建的O3/UV水處理系統在12h內對初始濃度爲5.30mg/L的COD去除率最高。

O3/UV水處理系統對配制水中TAN、NO2--N和COD的去除效率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O3/UV水處理系統對配制水中TAN、NO2--N和COD的去除效率均隨初始濃度的增加而增加。

當配制水中TAN的初始濃度從0.51mg/L升高至1.97mg/L時,O3/UV水處理系統對TAN的去除效率從0.025mg/(L·h)提高至0.056mg/(L·h)。

O3/UV水處理系統對配制水中NO2--N的去除效率明顯高于對TAN的去除,當配制水中NO2--N的初始濃度爲1.08mg/L時,O3/UV水處理系統對其去除效率可以達到0.440mg/(L·h)。

O3/UV水處理系統對配制水中COD的去除效率與水中COD的初始濃度有關,當水中COD濃度從2.05mg/L升高至11.37mg/L時,O3/UV水處理系統對水中COD的去除效率從0.037mg/(L·h)提高至0.346mg/(L·h)。

圖5爲O3/UV水處理系統對水中大腸杆菌的處理效果。

如圖5所示,水中大腸杆菌的初始濃度爲1.575×108cfu/mL,采用O3/UV水處理系統處理0.125h後,水中大腸杆菌濃度降至6.45×107cfu/mL。隨著水處理時間延長,水中大腸杆菌濃度持續下降,0.5h後水中大腸杆菌濃度降至1.525×107cfu/mL,對大腸杆菌的殺滅率已達到90%以上。

選擇錦鯉養殖水爲實際水處理對象,圖6爲O3/UV水處理系統對錦鯉養殖水中TAN、NO2--N和COD的去除效果。

圖6(a)爲O3/UV對錦鯉養殖水中TAN的去除效果,可見水中TAN初始濃度爲2.21mg/L,隨著處理時間延長,水中TAN的濃度逐漸降低,12h後水中TAN濃度降至1.57mg/L,去除率爲29.0%。

圖6(b)爲O3/UV對錦鯉養殖水中初始濃度爲0.59mg/L的NO2--N的去除,可見3h後水中NO2--N的濃度已降至0.08mg/L,去除率已達到86.4%,且在6h時水中NO2--N的濃度已低于檢測下限,表明O3/UV系統可以快速去除錦鯉養殖水中的NO2--N。

圖6(c)爲O3/UV對錦鯉養殖水中COD的處理效果,當錦鯉養殖水中COD的初始濃度爲4.61mg/L時,6h後水中COD的濃度已降至2.36mg/L,12h後水中COD的濃度降至1.37mg/L,12h的去除率爲70.3%。

«——【·討論·】——»

傳統的錦鯉養殖過程中水資源消耗較大,且外排尾水中有機物、氮磷等汙染物會造成潛在的受納水體的富營養化。

水資源短缺和環保壓力增大已影響以錦鯉養殖爲代表的淡水觀賞魚養殖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可實現水中汙染物的快速去除和水資源循環使用的水質調控設備應用前景廣闊。

采用生物法進行養殖水質調控方面的研究較多,利用人工構建的上流式藻叢刷系統處理觀賞魚養殖用水,結果表明該系統能夠有效淨化觀賞魚養殖用水水質,在適宜的養殖密度和適當的投餌條件下,水中TAN濃度可以維持在0.011~0.028mg/L範圍內,NO2--N濃度維持在0.001~0.002mg/L範圍內。

將生物絮團技術應用于錦鯉養殖中,發現生物絮團(碳氮比爲20:1)能有效淨化養殖水質,同時可提高飼料利用效率,減少了水體汙染。

有學者研究了16種觀賞植物對水體中氮磷的淨化能力,研究結果表明黃菖蒲、花葉蘆竹和千屈菜可作爲生態浮床的淨水植物。

雖然生物法能夠去除養殖水中的汙染物,但采用生物法的觀賞養殖水處理過程極易受外界氣候及環境條件變化的影響,新材料和新工藝應用促進了錦鯉養殖水質調控技術發展。

研究人員考察了碳纖維對錦鯉養殖水體的淨化效果,發現碳纖維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在碳纖維投放密度0.3kg/m3時,在養殖21d內COD和TAN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1.96%和58.11%。

選用火山石作爲錦鯉養殖池生物濾材時,由于火山石具有較高比表面積,有利于生物膜的生長,能夠有效去除錦鯉養殖水中的COD和TAN。

研究表明O3/UV水處理系統對水中大腸杆菌0.5h後的殺滅率已達到90%以上,表明O3/UV水處理系統具有消毒殺菌功能,這個結果與相關研究人員采用O3和UV耦合對飲用水中大腸杆菌的殺菌效果一致。

O3/UV耦合錦鯉養殖水處理系統,能夠實現對水中汙染物和致病微生物的去除,不僅可以單獨構成水處理單元,也可以與不同的養殖系統複合,適用範圍廣。

«——【·結語·】——»

O3/UV水處理系統能夠實現水中TAN、NO2--N和COD的去除,且去除效率均隨初始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對水中TAN和NO2--N去除率隨著的初始濃度的增高而降低。

當錦鯉實際養殖水中TAN、NO2--N和COD的初始濃度分別爲2.21、0.59和4.61mg/L時,經O3/UV水處理系統12h處理後,水中TAN、NO2--N和COD的去除率分別爲29.0%、100%和70.3%,去除效率分別爲0.053、0.170和0.270mg/(L·h)。

由此可知將O3和UV兩種水處理技術耦合,構建的O3/UV水處理系統,在去除觀賞魚養殖水中的無機汙染物、有機汙染物和致病菌時能起到良好效果。

0 阅读:1

那是兩面包夾知識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