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後3年:不管李秀成如何努力,都無力回天

聊聊曆史 2024-02-17 11:15:23

1861年,李秀成坐鎮蘇州,謀劃太平天國的未來。此時,距離天京陷落,太平天國滅亡,只有3年時間。

3年裏,李秀成迎來一個短暫的輝煌期,也只是昙花一現,終究無力回天,即便忠王已經盡力了。

李秀成努力一,東征江浙,建立新的根據地。

安慶陷落,太平天國上遊局勢惡化,一向穩定的安徽基地不複存在,太平天國需要的糧食物資,壓根無法解決。

丟了安徽,一座消費型城市,太平天國首都南京,連基本生活保障都做不到。如此,李秀成必須想辦法解決。

東征江浙,這是李秀成的戰略大手筆,他一直都打算以這裏爲基地,開創新局面。

楊秀清時代,太平軍兩次東征,都有奪取江浙打算,卻沒能實現。

1853年,羅大綱、林鳳祥、李開芳東征,攻取鎮江、揚州,組建甯鎮揚三角防線,並策劃攻打江浙。

此時,楊秀清突然改變想法,他派林鳳祥、李開芳率2萬精兵北伐中原,削弱了東線兵力。

太平軍兵力不足,被迫停止東征,還要遭受江南大營、江北大營圍堵。後來,楊秀清爲了增援北伐,又放棄揚州。

1856年,楊秀清摧毀江南大營、江北大營,解除鎮江之圍,又攻克揚州,但兵力不足,太平軍並未留在揚州。

秦日綱繼續東征,但石達開的主力軍團西征湖北,太平軍東征兵力又不夠,在金壇、丹陽一線被張國梁擋住。

天京事變爆發,秦日綱被石達開處死,東征太平軍連戰連敗,吳如孝被迫放棄鎮江,張國梁再次組建江南大營,繼續圍困南京。

1860年,李秀成采取“圍魏救趙”戰術,徹底打垮江南大營,張國梁在丹陽落水而亡,清朝南方主力軍團覆沒。

李秀成得手後,汲取楊秀清分兵的教訓,集中優勢兵力東征,攻克蘇州、常州,取得江浙立足點。

1861年,上遊基地丟失,太平天國內部在“西征上遊”與“東征江浙”方略上沒了分歧,李秀成的東征計劃得以正式推行。

年底,李秀成分三路東征,又得到脫離石達開北上的“扶朝軍團”支持,幾乎奪取江浙全境,並三次攻打上海。

江浙,清朝財稅重地,也是全國經濟中心,是一塊膏腴之地,富得流油。

拿下江浙,太平天國經濟實力猛漲,南京的糧食物資供應得到保障,支撐起搖搖欲墜的洪氏江山。

對外聯系渠道打通,太平軍可以從洋人那裏購買先進裝備,並擴充兵馬,組建一支近代化的精兵勁旅。

又能得到鐵甲船,增強水師力量,具備與湘軍水師爭奪長江控制權的資本,甚至占據優勢,只是李秀成沒了時間。

此外,截斷清朝漕運體系,沉重打擊清朝的經濟與財稅系統,讓清朝不得不對湘軍讓步,從而改變了晚清軍政格局。

李秀成努力之二,重視“統戰”工作,爭取各方支持。

爭取一切能爭取的力量,這是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

脫離石達開北上的軍團,李秀成並未把他們冷落,而是讓他們參與東征江浙,分享這塊蛋糕。

1857年,石達開外出單幹,許多將領爲了個人前程考慮,都選擇追隨翼王外出,試圖建功立業。

3年後,這些將領一無所有,如同喪家之犬,只好重新回到太平天國懷抱,李秀成也願意接受。

汪海洋等名將,跟著石達開混,沒有一點名氣。隸屬李氏兄弟後,便所向披靡,獨當一面,拜將封侯。

對清朝官員、士紳階層,李秀成也是極力爭取。投降太平天國的士紳,李秀成授予他們權力,維持鄉官系統運轉。

太平天國蘇福省、天浙省的基層組織,幾乎都是士紳在維持。李秀成以此方式,爭取他們的支持,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不願意投降的,或者自盡的官員,李秀成也做到了“仁至義盡”,頗有國際公約精神,善待他們。

想離開太平天國的,李秀成並不阻攔,還派人護送,不讓士兵胡來。沒路費回家,李秀成還給錢,解決路途吃飯住宿問題。

如此,三元裏抗英英雄林福祥被俘虜後,發出感歎:“此生不能報答忠王,來生並肩作戰。”

林福祥離開,李秀成不爲難,還設宴爲他送行。誰知,慈禧卻說林福祥投降了,借助湘軍之手將其處死。

悍將李金旸,號稱“沖天炮”,骁勇絕倫。李金旸在江西被太平軍俘虜,李秀成勸他投降。

李金旸不理會,李秀成也不爲難,給他路費回家。結果,曾國藩將其處死,也是醉了。

對洋人,李秀成也積極爭取,“洋槍隊”首領白聚文投奔太平天國,李秀成歡迎,善待他。

過陣子,白聚文覺得沒意思,又脫離太平天國,李秀成也放他走。

李秀成軍團,有一支洋人隊伍,作戰非常厲害。史密斯夫婦、伶俐等洋人,都是李秀成的朋友,許多洋人願意爲忠王戰死沙場。

對太平天國“搖擺分子”,甚至是陷害自己的官員,李秀成都積極爭取,並包容他們,盡量減少沖突,拉攏人心。

李秀成“統戰”工作給力,故而個人魅力值很高,將士都願意跟著忠王,即便局勢所迫,也不會拿著忠王當投名狀。

郜永寬等8位將領想投降清朝,李鴻章開出的條件是“忠王首級”,但他們不同意,李鴻章便退而求其次,用譚紹光也行。

李秀成知道他們想投降,也開門見山說:“國家如此,自謀出路,我別無選擇,希望我們不要相互傷害。”

郜永寬等人哭著說:“願意效忠,不會有二心。”雖說他們做不到,但他們都是忠王一手栽培,下不了手。

李秀成努力之三,建立基層組織,忍辱負重,東征西討。

太平天國打了14年,從哪裏得到糧食?所謂的“聖庫制度”,早已形同虛設。

打先鋒,也就是讓富戶出錢,或者劫掠,這是太平軍籌集糧草的主要途徑,李秀成則不是這麽做。

發展生産,建立基層組織,選拔人才,讓士紳幫助征稅,以及開展對外貿易,確保太平軍補給穩定,又維持了社會治安。

一邊打仗,一邊發展,一邊選拔人才,建立基層組織,這是李秀成經營江浙的特點,效果也很明顯。

李秀成很努力,但洪秀全卻不理解他,還處處刁難,朝中官員也多有冷語,李秀成很痛苦。

看到李秀成有了成果,洪秀全很不高興,擔心他成爲楊秀清、石達開,尾大不掉,便冊封陳坤書等忠王部將爲王,分割李秀成的權力。

對此,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大吐苦水,訴說自己的辛酸。但是,李秀成忍辱負重,即便多次被洪秀全斥責,依然選擇擁戴他,對得起“萬古忠義”稱號。

列強、淮軍、楚軍在江浙、上海相互勾結,攻打太平軍,聯合絞殺太平天國。曾國藩湘軍圍攻天京,不達目的不罷休。

東線、西線都戰火紛飛,李秀成只能東征西討,來回奔波。李秀成不是在戰鬥,就是在戰鬥的路上,毫無休息時間。

李秀成的努力,也有一定的成果,太平天國可以續命幾年。但是,李秀成終究無力回天,無論他如何拼命,都改變不了結局。

太平天國的失敗,1861年是個關鍵時間點。這一年,清朝與列強簽署屈辱合約,換取他們支持,圍剿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堅持原則,洪仁玕、蒙時雍、林紹璋拒絕列強無理要求,洋人撕下中立的僞裝,選擇了清朝。

再則,太平天國只有東南一隅,傳統上看,他們連叫板中原王朝的資格都沒有。例如,陳霸先建立南朝陳,國土縮水,只有三吳地區,被迫對北方稱臣。

太平天國疆域還不如南朝陳,卻能與清朝打得有來有回,非常不容易。之所以如此,除了太平軍強悍,也跟武器革新、經濟重心難移有關。

但是,列強支持清朝,太平天國東南腹地不穩定,且彼此實力對比懸殊,獲勝概率太小。

最後,“封地制”下,太平天國諸侯王各自爲政,見死不救,無法擰成一股繩,也無法組織大規模會戰,並取得勝利。

若太平天國能團結一致,軍令、政令統一,打贏幾次會戰勝利,李秀成也有談判的籌碼,列強態度也會改變。

本身處境就糟糕,又無法擰成一股繩,諸侯王私心太重,太平天國豈能勝利。如此,李秀成努力三年,不辭勞苦,終究改變不了結局。

0 阅读:162
评论列表
  • 2024-02-17 15:33

    忠王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