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孫權最擅長的是制衡?你猜猜大魏吳王怎麽來的?

琳琅 2024-05-11 16:39:10

孫權,作爲曆史上吳國的王,有人對他的評價是小時候特別聰明,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成爲了一個平庸之王,中年時期都成了無腦的帶著十萬大軍的人,老了就更不用說了,昏君,昏君啊。

不過我們的玩家們和曆史上不同,大多數人都對孫權抱有好感。作爲三國時期的領軍人物之一,毋庸置疑,孫權的技能泛用性特別強,經常能夠扭轉戰局。

如果是1v1模式,界孫權的強度完全可以和一些強度爆炸的史詩武將相抗衡。那麽令人疑惑的是,孫權這個制衡的技能是因爲曆史上他很會制衡嗎?

我有一個看法,可能正好是因爲曆史上孫權的制衡能力太差,然後策劃和官方經過謹慎的思考,給他了一個全新的制衡的機會。那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晚年時期孫權那些令人費解的操作吧。

沒辦法,只能說孫登的命不好。事實上,無論能力還是德行,孫登作爲太子都是吳王的最佳人選,孫權當然也是十分喜歡自己的太子的,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吳國的繁榮昌盛一定會一直延續下去,或許一舉統一三國也是說不准的哦。

然而造化弄人,孫登比孫權先離開人世了。三十幾歲的孫登最終英年早逝。孫權也是十分的痛苦,以至于他可能有點糊塗,將寶貴的皇位傳給了他的四兒子。

事實上孫權對于他的三兒子可以說是十分不喜,而且他的大兒子在撒手人寰前給他父親留下的話就是讓三弟當王,可是孫權本來是想讓四兒子承擔這個責任的。

最終孫權還是一意孤行的立了四兒子爲太子,所以說孫權一手造成了三兒子和四兒子兩波勢力相爭的局面。吳國的國力就在皇位之爭下慢慢耗盡來。作爲孫權的依靠,陸遜,也說過孫權,不要讓皇室自損,直接選定一個儲君就行了。

但是孫權此刻已經不理智了,陸遜也崩潰了,從此以後臥病在床。更奇葩的是,最後孫權親手了結了這兩波勢力。

一波操作下來,吳國的根基已經搖搖欲墜了,那些忠臣賢臣全部被孫權了結,東吳基本上已經亡了。最後還讓一個小毛孩孫亮當了吳國的皇帝,真實是令人費解。

劉備的蜀漢滅亡是因爲劉禅的無能,而孫權就是因爲他的逆天操作。大家對此有什麽想法呢?

0 阅读:8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3:00

    要黑孫權可以黑大吳燕王,畢竟被公孫淵騙兵騙錢,黑他大魏吳王那只能說是文盲了,孫權假稱臣耍的曹丕團團轉還反手錘了劉備,這種手段還能被黑只能說是沒腦子

琳琅

簡介:除了幹飯皆無向往,被窩以外都是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