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沿海達累斯薩拉姆遷到內陸多多馬,坦桑尼亞爲何遷都?

風長眼量 2024-03-31 11:55:44

坦贊鐵路東起點是達累斯薩拉姆,這裏曾是坦桑尼亞的首都,如今爲何要遷都多多馬?

坦桑尼亞位于非洲東部,地處赤道以南,東瀕印度洋。坦桑尼亞面積約94.5萬平方千米,人口約6174萬(2022年),有126個民族,人口超過100萬的有蘇庫馬、尼亞姆維奇、查加、赫赫、馬康迪和哈亞族。

坦桑尼亞的鄰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是:肯尼亞、烏幹達、盧旺達、布隆迪、剛果金、贊比亞、馬拉維、莫桑比克。

坦桑尼亞的西部位于東非高原上,屬熱帶山地氣候,東部爲沿海平原,屬熱帶草原氣候。

非洲有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大部分國家都缺水,但也有一個特例坦桑尼亞,不僅非洲三大湖都有一部分在該國境內,且河流湖泊衆多,三面環水一面是海洋。

維多利亞湖,面積6.88萬平方千米,非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三大湖,是青海湖的15倍大。世界第一大湖是歐亞分界線上的鹹水湖裏海,第二大湖是北美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

坦噶尼喀湖,面積3.29萬平方千米,非洲第二大湖,世界第六大湖,是青海湖的7.2倍大。坦噶尼喀湖處于東非大裂谷上,所以形狀也是與裂谷一致的南北狹長,南北長約679千米,平均寬度只有50千米。

馬拉維湖,面積2.96萬平方千米,非洲第三大湖,世界第七大湖,是青海湖的6.5倍大。馬拉維湖可謂坦噶尼喀湖的親弟弟,也是東非大裂谷地帶的斷層湖,只是面積和水量稍小一些。

坦桑尼亞的文化,大致分爲六大區域,東部沿海先後受到阿拉伯、德國、英國文化影響,是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並存的地區,也是經濟較發達地區。印度洋上桑給巴爾的情況雖然類似,但政治上獨立性非常強。北、西、南三個方向的三大湖,居民沿湖而居,各有各的文化。中部則是高原內陸地區,與周邊地區風情又不同。

坦桑尼亞六大文化區,人口較多的民族有6個,民族總數約有126個。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殖民統治,以及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今天坦桑尼亞的疆域格局。

若非德國與英國的殖民統治,坦桑尼亞至少會有6個國家。坦桑尼亞獨立以來,尤其是兼並桑給巴爾以來,面臨一個大問題就是如何融合各大民族。

坦贊鐵路東起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迄贊比亞中部的卡皮裏姆波希,通過已有鐵路與贊比亞首都盧薩卡相連。鐵路全長1860.5千米,比北京到深圳直線距離還要長,包括車站93個,隧道22座,橋梁320座,是迄今爲止中國在非洲投入資金和人力最大的項目,也是裏程最長的一段鐵路。

非洲東海岸有兩大港口,一個是肯尼亞的蒙巴薩,另一個就是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

達累斯薩拉姆人口四百多萬,是坦桑尼亞人口最多的城市,經濟繁榮,不過它在東部沿海,無法有效輻射中西部地區,也存在被桑給巴爾同化的可能。爲融合各民族關系,維護國家統一,坦桑尼亞決定遷都中部多多馬。

多多馬(Dodoma)位于達累斯薩拉姆以西約400千米,地處坦桑尼亞地理上的中心,地理格局上確實更適合作爲首都。然而坦桑尼亞經濟落後,無力承擔高額的遷都費用,從1970年代開始,遷都工作就在緩慢地進行中,到如今尚未完成。

多多馬人口約76萬(2022年),外國駐坦桑尼亞使館,仍在達累斯薩拉姆。

與坦桑尼亞類似,將國都從沿海遷到地理上中間位置的,還有巴西、緬甸等。

1960年,巴西將首都由濱海城市裏約熱內盧,遷至巴西高原上的巴西利亞。這裏平均海拔約1172米,當時是一片荒涼。

巴西利亞人口約386萬(2022年),看起來不多,但巴西高原深處再找不出這種人口數量級的大城市。

2005年,緬甸將首都從沿海的仰光遷到中部的內比都。內比都距緬甸第一大城市仰光約400千米,距第二大城市曼德拉約320千米,位于緬甸地理上的中央。

內比都原本是個小鎮,崇山峻嶺,森林密布,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人口只有約129萬(2022年)。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