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創血糖手表、治百病駱駝奶粉,這些坑你踩過嗎?

新黃河 2024-03-15 10:30:24

又到一年3·15,據第一財經《3·15消費者維權調查問卷》近1000份樣本反饋,80%以上的受訪者在日常消費過程中遇到過被商家侵害權益,但是約50%的受訪者並不十分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比例最高的消費糾紛聚集在食品餐飲、電商和零售購物三大産業領域,而醫美、健身連鎖等也是糾紛不斷。

記者近期多方調研,揭露消費陷阱,也給消費者們更多避坑建議。

消費者依法享有哪些權利?

此次問卷調查顯示,有84.14%的受訪者表示在日常消費過程中有被商家侵害權益的經曆。

談及具體的維權方式,92.21%的受訪者知曉消費者熱線,但是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內容並不了解,比如只有15.96%的受訪者認爲自己了解、50.14%的受訪者認爲自己認知一般、29.18%的受訪者認爲自己了解一點、4.82%的受訪者根本不了解。

而被問及“你知道消費者依法享有哪些權利嗎?”的問題時,91.22%的受訪者知道知情權、81.16%的受訪者有自主權知道有自主選擇權、68.27%的受訪者知道公平交易權。接下來的大量權利,都只有不到50%的受訪者知曉,比如45.89%的受訪者知道求償權、34.28%的受訪者知道獲知權、38.39%受訪者知道監督權,至于結社權僅有16.57%的受訪者知曉。

對此,法律界人士建議消費者多了解一下消費者權益相關法律。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直接規定的權利包括安全權,指人身安全權和財産安全權,要求經營者提供合理安全性的商品和服務,以及確保消費場所的安全性;消費者有權了解與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服務相關的真實情況的知情權;消費者有可以自主地選擇購買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務,不受經營者強迫的自主選擇權;在與經營者交易時,消費者應獲得公平的交易條件,包括合理定價和自願交易的公平交易權;當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受到人身或財産損害時,有權依法獲得賠償的求償權;消費者有權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結社權;消費者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消費者保護工作進行監督的監督權等。

食品餐飲糾紛比例最高

根據問卷調查,受訪者們遇到的侵犯消費者權益事件大多集中在商品質量方面。涉及假冒僞劣的占比達80.17%、虛假宣傳的爲74.79%、價格問題的爲61.33%、退賠售後問題占41.64%。

在被問及具體的侵犯消費者權益事件涉及哪些産業時,78.33%的受訪者選擇了食品和餐飲,其次是占比69.41%的電商平台、第三位的是占比61.47%的零售購物、然後是旅遊酒店占48.58%、電子類産品占27.34%、快遞物流爲20.82%、醫美占15.58%、房地産占12.32%、汽車占11.05%。

受訪者反饋涉及食品安全的投訴糾紛中,虛假成分占比最高爲74.08%、危害健康占比71.1%、食品質量比如過期問題爲61.9%。

就虛假成分或宣傳方面,記者注意到在食品領域並不少見。比如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升,特別是中老年消費群體,國內乳基營養品消費也呈現增長的勢頭,但部分門店在銷售駱駝奶粉、羊奶粉産品時,對産品的功能進行虛構,聲稱能夠治療多種疾病,並以療程爲名,誘導中老年消費者大量購買。在2023年上海市場監管局公布一系列查辦的典型案件中,就有類似的情況,當事人通過會銷的方式,聲稱駱駝奶粉可以治療腎病和糖尿病,向附近老人兜售推銷駱駝奶粉,但其實際銷售的駱駝奶粉僅爲普通食品。

對此,趙占領認爲,“駱駝、羊奶粉包治百病”是典型的虛假宣傳,也違反了《廣告法》的規定,因爲食品是不能宣稱有保健效果的,更不能宣稱有醫療效果。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家對于食品安全這一塊,曆來都是非常重視的,頒布了相應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但也有很多不良商販的存在。在消費者需要合理維權的時候,可以通過315投訴熱線進行舉報,去維護消費者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果315投訴熱線的處理結果還沒有達到消費者的預期,還可以通過法律的手段去維護權益。

消費者難辨真僞,購買新興産品需謹慎

當被問及消費者權益受侵害的原因主要是哪個方面時,有82.58%的受訪者選擇了缺乏辨別真僞能力、超過75%的受訪者認爲是權益保護意識不強、另外各有40%多的受訪者認爲是違法成本太低和商家素質欠佳。

缺乏辨別真僞的能力也體現在被問及電商、電子類産品的糾紛主要涉及哪些問題時,高達81.87%的受訪者選擇了虛假宣傳。這與上述食品類糾紛中涉虛假問題占較高比例一致。

尤其是一些具有專業門檻的電子類商品難以讓普通消費者鑒別真僞,存在虛假宣傳嫌疑,比如無創血糖監測手表。血糖作爲重要的生理體征指標,也備受人們關注,尤其是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傳統的需要紮針的血糖儀之外,近年來動態血糖檢測儀(CGM)作爲一種微創且能持續監測血糖的方法,創造了一部分新的需求,但CGM設備屬于易耗品,需要不斷更換傳感器,使用費用較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能夠有一種可穿戴設備,既無須紮針采血,又能持續提供精准持續的血糖監測,那將是用戶的理想之選。然而,直到目前爲止,包括蘋果和華爲在內的企業,都尚未研發出這種無創血糖監測的可穿戴設備。

記者注意到,在京東等購物平台,搜索相關的“無創血糖手表”,就會顯示一大堆相關的産品,在産品介紹上,大部分都明顯標有“無需紮針”“精准測量血糖”之類的字眼,而這些産品的價格區間跨度也相當大,從數百元到4000元不等。而所有自稱是“無創血糖監測”的這些設備中,沒有任何一款能夠提供正規的“醫療器械注冊證”。其中有部分産品在“使用需知”一欄中,用非常小的字寫道:“産品監測數據及結果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用途”。

記者在京東上搜索到一款價格5000元左右的BLEB品牌智能手表,在産品介紹首頁中,該産品被標注爲“新高精准血糖手表”,且自稱獲得了“2024醫學認證”。在産品的詳細介紹頁面中,該品牌貼出一張蓋有“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藥物臨床檢驗機構”印章的《同意報告》,並用顯著字樣標注:“手表無創測血糖通過臨床驗證,准確度高達95.37%”。

上海市複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趙曉龍教授告訴記者,智能手表這類所謂的“無創血糖監測設備”不同于連續動態血糖儀(CGM),後者是通過插入特定的電極直接測定組織間隙液的葡萄糖水平,而前者是利用通過不同波長的光學信號與葡萄糖之間的吸收、反射、散射等現象的不同響應,非接觸(組織間隙液)測量葡萄糖的濃度,受外界的幹擾因素較多,數值可靠性有限,目前全球也尚無一款無創血糖監測設備的測定數值可直接指導臨床降糖藥物或胰島素劑量調整,而不准確的測量值也會給患者帶來困擾。

業界認爲,電商平台上出現産品的虛假宣傳,也與監管的缺失有關。直到目前,全球範圍內都沒有任何一款具有“無創血糖監測”功能的智能手表或其他可穿戴設備獲得醫療監管機構的批准,其安全性或有效性均未得到評估。

類似“無創血糖手表”這樣的産品還有很多,那麽,如果遇到了糾紛,消費者如何維權?有66.15%的受訪者表示會協商解決、61.05%的受訪者會求助熱線電話、尋求媒體曝光則占比52.27%、真正到法院起訴的僅占9.92%。

業界認爲,法院起訴當然是一條維權途徑,但占比這麽低主要是因爲舉證、耗時和耗費資金等,所以如果能從源頭上解決,比如完善相關法規、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消費者理性購買、提升自我保護意識等,那麽就能減少消費糾紛的出現。

來源:第一財經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