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內2度對美制裁,中方氣場很強大,卻爲何只制裁卸任的美國政客

排頭縱橫 2024-05-23 10:07:57

日前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布依據中國有關法律決定對參與對台軍售的美國波音防務、空間與安全集團、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美國通用動力陸地系統公司實施制裁。

波音防務

中方公告顯示,針對上述美企的具體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禁止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禁止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入境,不批准並取消高級管理人員在中國境內工作許可、停留或者居留資格等處理措施;對美國波音防務、空間與安全集團處以罰款。

從制裁措施來看,此次中方的動作是比較激烈的,這說明中國對外國企業“吃飯砸鍋”行爲的零容忍,只要觸碰紅線損害中國利益,涉事的外國企業就一定會付出代價,在這個問題上中方不會任由侵犯利益的行爲“野蠻生長”,更不會做出任何妥協。

需要注意到,此次中方對美制裁的主體都是美國企業,但這不代表不會對損害中國利益的美國個人進行反制,而很快這一事實就得到了驗證,中國外交部于5月21日宣布對美國國會前議員加拉格爾采取反制措施。

加拉格爾

中方指出加拉格爾近年來頻繁采取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侵犯中方利益的言行,依據《反外國制裁法》采取反制,具體措施包括凍結在我國境內的動産、不動産和其他各類財産;禁止我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本人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對其本人不予簽發簽證、不准入境。

針對美國個人的制裁,中國也仍然秉持著毫不手軟的原則,但有人或許有疑問,甚至認爲是一種示弱的表現,因爲美國對華個人制裁時,從來不考慮被制裁的人員是否有中國在任官員這重身份,而中國對美個人制裁時,幾乎都是已經從美國政府中卸任或退休的人員。

其實如此理解就錯了,別看被制裁的美國政客都帶有一個“前”字,但中方對美國個人的制裁措施,遠比美方的制裁效力更大,核心原因就在于美國政客謀取私利,並不完全依靠在任上的權力,此次被中方制裁的加拉格爾,以及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都屬于這種情況。

蓬佩奧

十幾年某些書籍說在美國沒有腐敗這個概念,的確他們沒有胡說但也沒有全說,因爲在美國所有的灰色交易都被合法化了,這就是所謂的“政治獻金”,具體運行邏輯就是資本或企業提供“政治獻金”,幫助政客參加選舉,而回報就是政客使用手中的權力爲資本或企業謀利。

另一種形式則是政客一般不接受“政治獻金”,但會在當選後利用手中的權力爲資本或企業謀利,而得到的回報就是在卸任後,得到獲利企業提供的一份高收入工作,比如一些曾擔任過美國防長的政客,一卸任就會進入軍工企業工作,這本質上還是權力與金錢的交易。

因此中方在美國政客任上實施制裁,其實效果遠不如卸任後要好,目前加拉格爾已經卸任議員,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就會進入一些反華智庫、遊說公司甚至軍火企業工作,而中方第二條制裁措施,恰恰就掐斷了其卸任後回收利益的路子。

美台勾結卻各懷心思

要知道中美經貿合作規模龐大,很多美國企業都在中國有業務往來,中方制裁令一祭出,在華有業務的美國企業哪個還敢與加拉格爾往來?此前被中方制裁的蓬佩奧,卸任之後日子一度過的困苦潦草,不得已又與民進黨勾勾搭搭,發表一些爲“台獨”張目的話領取生活費。

顯然我們制裁的策略就是打蛇打七寸,這也是對其他一些美國政客的警告,提醒其謹言慎行,一旦惹惱中方絕不會有好下場,蓬佩奧卸任後找不到工作,屢次跑到台灣島上找民進黨當局領取生活費,就是一個前車之鑒。

從大的角度來看,3天內2度對美實施制裁,背後反映出的信息不止是中國維護自身利益的堅定決心,更突顯出中美之間的博弈越來越白熱化,以往美國實施制裁中國相對溫和回應的一般現象已經不可能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雙方針尖對麥芒互相進行制裁。

中美關系

由此可以預料到,接下來中美關系的發展情況可能並不樂觀,盡管雙方仍然會保持高層交往,特別是維持兩國軍隊之間的溝通交流,但在美國仍然說一套做一套的背景下,這些互動很難促進中美關系向好發展,最大的好處就是兩軍保持交流,能極大降低發生沖突的風險。

5 阅读:2535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5:06

    能看到現任的人被制裁那就好了!

  • 2024-05-24 22:59

    你們看蓬佩奧的下場就知道了。哪個跟中國利益相關的大企業敢用他

  • 2024-05-24 15:57

    所以用中國話說是終身追責,沒有安全落地一說,打的就是這種人渣

排頭縱橫

簡介:追蹤熱點事件,聚焦國際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