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積電3nm産量將增長300%

袁遺說科技 2024-05-25 05:52:29

本文由半導體産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爲了滿足越來越多的客戶需求,台積電不斷擴充3nm制程産能。

昨天,台積電召開2024年度技術論壇中國台灣場次,負責3nm量産的資深廠長黃遠國指出,台積電3nm制程供不應求,且台積電今年還會在海內外興建七座廠,包含先進制程、先進封裝及成熟制程,全力應對客戶需求。

針對正量産的3nm制程,黃遠國指出,爲因應AI強勁需求,今年3nm先進制程産能將比去年增加三倍,但仍不及訂單需求。

黃遠國表示,台積電從2020到2024年在3、5、7nm制程,産能複合增長率達25%,特殊制程從2020到2024年複合增長率10%,車用芯片出貨複合增長率約50%。

台積電特殊制程今年在成熟的比重也穩定增長,從2020的61%,預計2024年達67%,2022~2023年平均蓋五個廠,今年蓋七個廠將包含中國台灣地區三座先進制程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海外兩個廠。

據了解,其中包含新竹兩座2nm、高雄一座2nm廠,台中、嘉義各一座先進封裝廠,海外有日本熊本二廠、德國德勒斯登廠開始動工。

大客戶狂搶

台積電的3nm制程産能備受蘋果、英特爾和AMD等大客戶青睐,訂單持續火爆,台積電的3nm收入也借此持續增長。

台積電一向對客戶訂單動態保持低調,但據了解,去年第四季度,台積電3nm制程的營收貢獻已經占比約15%。

2023年,據DigiTimes報道,蘋果采購了 100% 的初始 N3 供應,盡管涉及的成本更高,而且代工廠的利用率在 2023 年上半年有所下降。

蘋果采用台積電的 3nm 技術制造 A17 仿生芯片,該芯片爲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 機型提供動力。3nm 技術比 4nm 的能效提高了 35%,4nm 用于制造 iPhone 14 Pro 和 Pro Max 的 A16 仿生芯片。

後兩款 iPhone 機型是第一款采用 4nm 工藝芯片的智能手機,看起來蘋果再次試圖率先推出基于最新尖端半導體技術的機型。

Apple 分析師 Ming-Chi Kuo 認爲,2024 年推出的 14 英寸和 16 英寸 MacBook Pro 將配備基于台積電 3nm 工藝的M3 Pro 和 ‌M3‌ Max 芯片。Kuo 表示,配備 ‌M3‌ Pro 和 ‌M3‌ Max 芯片的 MacBook Pro 機型將于 2024 年上半年投入量産。

與采用 5nm工藝制造的芯片相比,3nm技術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高的能效,包括蘋果當前高端 Mac mini 中的 M2 Pro 以及最新 14 和16 英寸 MacBook Pro 機型。

今年,隨著大客戶相繼采用3nm制程進行量産,其營收占比有望突破兩成,成爲第二大營收貢獻來源,僅次于5nm制程。

在蘋果的訂單方面,今年iPhone 16新機將首次搭載A18系列處理器,同時最新的筆記本自研芯片M4也將投入使用,這兩款主力芯片將在第二季度開始在台積電進行3nm生産。

英特爾方面,其Lunar Lake系列中央處理器、繪圖處理器、高速IO芯片等也將在第二季度在台積電進行3nm量産。

這是英特爾首次將主流消費性平台全系列芯片委托台積電代工,爲台積電今年3nm制程的一大新訂單來源。

此外,AMD也將在今年推出代號爲“Nirvana”的Zen 5全新架構平台,預計將大幅增強AI應用。

按照慣例,AMD將采用台積電的晶圓代工服務,並在下半年開始使用3nm制程進行生産。

3nm晶圓月産能預計將增加到10萬片

台積電3nm家族已經量産 N3、N3E,未來將會陸續導入 N3P、N3X 及面向車用電子市場的 N3AE 等制程。

據中國台灣《經濟日報》報道,由于蘋果、英偉達、英特爾、高通、博通、聯發科這六大客戶的 AI、HPC 芯片訂單量大幅增加,台積電 3nm 産能在到年底前都排得很滿,而且台積電目前正在加速擴張其 3nm 代工産能,預計到今年年底將從去年的 6 萬片增至 10 萬片以上,主要擴産廠區會落在位在南科的 Fab 18 廠。

法人指出,台積電去年開始量産 3nm 制程後,今年良率至少已提高至 80%,且隨著六大客戶今年陸續開始大量投片,有望使台積電 3nm 制程的産能利用率沖到 80% 以上,而且有望一路旺到年底。

根據台積電在法說會上公布的信息,3nm制程營收已經占整體營收比重的 6%,預期今年將達 14~16%。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指出,幾乎全世界所有智能手機、AI 及HPC等相關客戶都跟台積電3nm合作,台積電代表當今業界最領先技術。

由于人工智能相關産業的增長,對高端 3nm 和 5nm 的需求增加,台積電預計今年銷售額將增長 20-25% 。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爲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系後台。

0 阅读:31

袁遺說科技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