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真正的陸地戰神?三國最擅長陸戰的4個大將盤點

枯木溝 2024-04-16 19:44:46

在那個三國時期啊,各路英雄都想稱霸一方,戰爭不斷,于是出現了好多擅長陸地作戰的將軍。

他們在戰場上腦子活絡,能夠在千裏之外打敗敵人,用超凡的戰術和巨大的戰功,寫下了三國戰爭史中的一頁又一頁的精彩故事。

這篇文章就要給各位看官揭曉三國時期最擅長陸戰的四位大將,讓我們通過他們的戰績和故事,一起看看他們在陸地戰場上的驚豔表現吧。

【第四名:夏侯惇 —— 曹魏的開國元帥】

夏侯惇,《三國志·魏書·夏侯惇傳》中寫道: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谯人。”

他是曹操手下的重將,以勇猛善戰、打仗有經驗而出名,成爲了曹魏陸地戰鬥力量的代表之一。

夏侯惇陸戰的輝煌時刻:

堅守兖州:初平三年(192年),呂布趁曹操去打陶謙的時候,偷了兖州,夏侯惇就帶兵跟他打,《三國志·魏書·夏侯惇傳》中寫道:

“太祖征陶謙,留惇守濮陽。張邈叛迎呂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輕軍往赴,適與布遇,交戰。”

平定叛亂:建安七年(202年),夏侯惇把河內的叛亂給鎮壓下來了,這就顯示出了他出色的陸地作戰指揮能力,《三國志·魏書·夏侯惇傳》中寫道:

“七年,袁紹遣劉備攻拔汝南,遣惇往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備與十余騎走。”

參與官渡之戰:建安五年(200年),夏侯惇參加了官渡之戰,和曹仁一起守住後方,保證了前線的穩定,《三國志·魏書·夏侯惇傳》中寫道:

“太祖和袁紹在官渡相對抗,派遣夏侯惇帶領26個部隊,駐紮在巢湖。”

【第三名:周瑜 —— 孫吳的儒將典範】

周瑜,《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中寫道:“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

作爲江東的名門望族,周瑜以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優雅的氣質,成爲了孫吳陸地戰鬥的堅強支柱。

周瑜陸戰的驚豔時刻:

赤壁大敗曹軍: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指揮孫劉聯軍,徹底擊敗了曹軍,爲三國分裂奠定了基礎,《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中寫道:

“于是孫權派周瑜和程普等人跟劉備一起抵抗曹操,雙方在赤壁相遇。當時曹操的軍隊已經有疾病了,第一次交戰,曹操的軍隊就敗退了。”

奪取南郡:赤壁之戰後,周瑜積極行動,跟曹仁爭奪南郡,最終成功地奪取了這個重要的軍事據點,《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中寫道:

“瑜還江陵,爲行裝,而道于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權素服舉哀,感動左右。”

【第二名:張遼 —— 曹魏的五子良將之首】

張遼,《三國志·魏書·張遼傳》中寫道: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

作爲曹魏“五子良將”的老大,,張遼以其英勇善戰、智勇兼備而聞名,尤其在陸戰中屢立奇功。

張遼陸戰事迹:

合肥解圍:建安二十年(215年),張遼帶著800個精兵,給孫權的十萬大軍來了個突然襲擊,差點就把孫權抓住了,這是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三國志·魏書·張遼傳》寫著:

“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

威震逍遙津: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張遼在逍遙津之戰中又一次打敗了孫權,這讓“張遼止啼”成爲了千古流傳的美談,《三國志·魏書·張遼傳》寫著:

“太祖既征孫權還,使遼與樂進、李典等將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張魯,教與護軍薛悌,署函邊曰:‘賊至乃發。’”

【第一名:趙雲 —— 蜀漢常勝將軍】

趙雲,《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寫著: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

他因爲表現出色,勇敢堅定,身經百戰而且幾乎沒有輸過,所以人們都叫他“常勝將軍”,他也是三國陸戰中的一位傳奇人物。

趙雲陸戰事迹:

長坂坡單騎救主:建安十三年(208年),趙雲在長坂坡之戰中,單槍匹馬闖進曹軍重重包圍,把劉備的兒子阿鬥救出來,《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寫著:

“當劉備被曹操追到當陽長阪時,他扔下老婆孩子逃跑了,趙雲就抱著劉備的小兒子,就是後來的後主,保護著劉備的妻子,就是後來的後母,他們都安全脫險了。”

漢水空營計:建興六年(228年),趙雲在漢水之戰中,巧妙用兵,成功擊退曹軍,這展現出了他高超的陸戰指揮技藝,《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寫著:

“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衆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于箕谷,然斂衆固守,不至大敗。”

三國時期,夏侯惇、周瑜、張遼和趙雲這幾位大英雄們各有本事,用不同的戰術打法和魅力,創造了自己的軍隊傳奇。

他們的聰明才智、忠誠和忍耐力,不僅讓他們在戰場上贏得勝利,更是在曆史上留下了閃閃發光的印記。

0 阅读:84

枯木溝

簡介:分享每天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