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高分小說,能拍出來,就已經贏了!

我亦是行人 2024-04-02 22:42:50

知乎上,有個回答近萬的問題:最窮的時候,你怎麽熬過來的?

答案形形色色:靠朋友救濟;利用閑事打臨工,賺外快;中午吃公司的工作餐吃到撐,然後管一天...

有個老奶奶,如果她能上網,一定能在各種答案中“脫穎而出”。

她應對貧窮的方法,被外孫寫成了一本書,繼而又翻拍成了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嬷》

部分信息來源自:《佐賀的超級阿嬷》(島田洋七 著)

1957年,廣島。

昭廣,要被送到外婆家了,但他對此一無所知。

反應過來時,昭廣已經在電車上了。

外婆的家,在偏遠的佐賀,這裏的條件,和廣島簡直沒法比。

外婆,也是個奇怪的人。

昭廣初見她時,她從黑暗中慢慢現身,高瘦陰沉。

她對昭廣說的第一句話,是:跟我來。

她把昭廣帶到竈台前,大晚上教昭廣生火煮飯...

並且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明天起,你煮早飯。

面對陌生的佐賀,陌生的外婆,不適應的昭廣,經常掩面哭泣。

爲了回廣島,他甚至突發奇想:沿著軌道一直走,是不是就能回到媽媽身邊?

這部《佐賀的超級阿嬷》于2006年在日本上映,豆瓣8.3分。

由網友評論:無限感動,在改變不了的環境面前,接受並樂觀視之,是最高的智慧啊。

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由日本漫才大師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所著,裏面的故事,均取自他童年時與外婆相處的事迹。

2001年,此書一經推出,就賣出近700萬冊。

要知道,2001年的日本,正值經濟低迷,購買力下降,而近700萬冊的成績,堪稱奇迹。

在豆瓣上,小說也得到了中國讀者的認同:8.7分。

能取得如此高分,是因爲這些瑣碎的故事裏,都散發著如今罕見的溫暖、善意,以及樂天的幸福感。

比如,在知道昭廣家的貧困狀況後,周圍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幫助他們...

比如,賣豆腐的大叔都會以半價,把碎掉的豆腐賣給外婆。

有一天,昭廣去買豆腐時,發現沒有碎掉的豆腐了。

正當他沮喪地想離開時,大叔叫住了他。

只見大叔用手指往豆腐中間一戳,豆腐就碎了...

昭廣這才明白:哪有這麽多碎豆腐,都是大叔故意弄碎後,半價賣給他的。

還有,昭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像:每年運動會,老師就會肚子痛。

老師肚子一痛,就跑來和昭廣換便當。

每次,昭廣都能用僅有白飯的便當,換來豐盛的便當。

其實,老師哪裏肚子痛,他們只是在用一種不露聲色的方式,保護著昭廣的尊嚴。

就像外婆經常說的: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關懷。

在佐賀的幾年中,昭廣收獲的最大財富,是外婆教給他的生活哲學。

對于昭廣的成績,外婆從沒有過多的要求。

一次,昭廣各科的分數只有1分,最高也就2分。(滿分5分)

外婆說:不要緊啦,全部加起來,不就有5分了嗎?

昭廣疑問:不同科目的成績,也能加在一起?

外婆認真地說:人生,就是總和力。

換句話說就是:人生漫長,某一個階段的成功或者失敗,都不足爲道,人生是最後加減乘除的總和。

外婆的這句話,影響了昭廣的一生,他不僅在漫才界成爲泰鬥人物,還成爲暢銷書作家。

外婆應付昭廣,也是一套一套的。

剛到佐賀,昭廣極其不適應,其中有個大問題:不能想吃就吃。

因爲家裏的食物,只夠供應每天的三餐。

昭廣永遠都忘不了,三年級時,外婆的一個神操作。

入秋後,佐賀特別冷,天氣一冷,人就容易餓。

所以昭廣放學後,總會嚷嚷:好餓啊!

外婆則回答:是你神經過敏了。

不能吃飯,家裏也沒啥可娛樂的東西,昭廣本想出去找小夥伴玩,結果被外婆呵斥住了。

外婆的理由是:出去玩,肚子會餓的!你去睡覺吧。

昭廣一看時鍾,才下午四點...

現在看來,外婆的行爲有些殘忍,但在食物極度匮乏的當下,外婆的選擇,卻是最適當,也是最無奈的。

在外人看來,昭廣和外婆窮得可憐,活得淒慘...

連昭廣自己,都曾被外婆的屋子嚇到,他曾在書裏這樣描述:

那是一棟坐落在河水和草叢之間,孤寂到極點的破茅屋,而且屋頂有一半的茅草已剝落,釘著鐵皮...

但,外婆卻從不覺得自己可憐。

面對窮人的身份,外婆總能挺起胸膛說: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你不用擔心,要有自信。

小時候的昭廣不懂,要有什麽樣的自信,才能不擔心貧窮種下的苦果。

長大後,昭廣才明白:那種自信,是面對貧窮時,樂天的態度,是經曆困難時,豁達的心態。

因爲窮,外婆摳門的程度,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每次一下班,外婆的“兼職”計劃,馬上啓動。

她在腰上綁著一根繩子,繩子另一邊綁著一塊磁鐵,用來吸路上的廢鐵,和遺落的釘子。

對于此行爲,昭廣甚是不解。

外婆說:光是走路什麽事也不做,多可惜,綁著磁鐵走,可以賺一點外快。

所謂外快,就是把磁鐵上的廢鐵和釘子,拿去賣掉。

外婆還說:不撿起掉在路上的東西,要遭老天懲罰的。

有一次,昭廣去朋友家玩,朋友送給他一個西瓜皮做的面具。

結果一覺醒來,西瓜皮面具不見了。

原來,西瓜皮正躺在一個盤子裏,等著成爲昭廣的下飯菜。

在外婆家門前,有一條小河,河中央橫插著一根木棒,這是外婆用來攔截上遊漂來的東西。

有時候,會攔住木片和樹枝,曬幹後當柴用。

外婆說:這樣可以保持河水的幹淨,又有免費的柴火,一舉兩得啊。

有時候,會攔住一些因賣相不好,被人丟棄的蔬菜。

雖然長得不好看,但在外婆眼中,稍稍加工,就是能填飽肚子的食物。

比如,開衩的蘿蔔切塊煮爛後,味道都一樣;彎曲醜陋的小黃瓜,切成絲用鹽腌漬後,毫不影響食用。

有了這條小河,昭廣的外婆從來沒去過市場,而她將這條河稱爲:超級市場。

當然,在外婆眼中,這家“超級市場”,也是有缺點的:沒辦法定時定量地供應食物...

雖然外婆節儉,但不吝啬。

她舍得用一萬日元,給昭廣買一雙最好的釘鞋;

她可以長途跋涉,只爲替昭廣還醫藥費;

親戚跑來借錢,她說給就給...

外婆經常有句口頭禅:吝啬最差勁,節儉是天才。

不僅如此,外婆還送了很多金句給昭廣。

所謂幸福,她說:幸福不是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于你的心態。

面對暫不可改變的貧困,她自豪地說:我們祖先世世代代都是窮人。

遭遇困境,她勸:別人跌倒一笑置之,自己跌倒更要一笑置之。

她還告誡昭廣: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沒實現也沒關系,畢竟只是夢想嘛。

從另一個角度看,昭廣的生活其實苦哈哈的:遠離母親,長身體階段,每天還吃不飽。

但在回憶這段往事時,昭廣卻從來不覺得自己窮,反而認爲這段童年,是人生最歡樂,最溫暖的時候。

這是因爲貧窮,從沒有折損過外婆的快樂,而她把這種快樂,潛移默化地灌注在了昭廣的身上。

在昭廣人格形成的這幾年裏,外婆教給他一件最重要的事:貧窮不是什麽丟人的事,不努力生活才丟人。

0 阅读:1

我亦是行人

簡介:給枯燥的生活多放一點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