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老王:曾被流彈打穿腹部,來中國一頓飯被河南人弄哭三次!

住頂樓小鄒 2024-04-24 07:15:08

曾被子彈打穿腹部,卻依舊能談笑風生的男人,卻在河南的某飯店痛哭不已。

“滿眼驚恐”後的放松,吃飯時的三次落淚。

這個一米八的壯漢,究竟經曆了什麽?

離開故鄉的少年

王立軒原名艾哈邁德·穆罕默德·賈巴爾,他原本也是一位富家子弟,家中擁有莊園和廣闊的土地。

但遺憾的是,突如其來的戰爭奪走了這幸福的一切。

絡繹不絕的槍聲和隨處可在的流彈,迫使這一家人不得不逃往至敘利亞,開始了自己漂泊的生活。然而在短暫的和平之外,戰爭再次找了上來。

因爲被炮火波及,王立軒更是腰部中彈,差點喪命。

爲了活下去,一家人不得不再次踏上了“尋家”之路。就這樣,一群拖著疲憊身軀的“逃難者 ”在2014年來到了我國甯夏,並在這裏落地生根。然而由于語言的隔閡,這群“外來者”起初過的並不輕松。不過幸運的是,在其周圍好心中國鄰居的幫助下,他們很快潤入到了當地的生活。可就在王立軒躊躇滿志,准備在中國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奇迹之時,一個令其心酸不已的插曲卻悄然發生。

2017年時,由于其父母缺乏穩定工作無法續簽,只能被迫離開中國,前往土耳其定居。

至于王立軒,則是繼續在這片土地上奮鬥著。

因爲他自己的,自己在此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爲了給家人提供一個更好的將來。

不過此時男人並不知道的是,他的命運也就因爲留在中國的這個選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是煙花不是子彈

在17年的一個偶然,王立軒被導演相中,並在一部影視劇中有所客串。雖然只是個小角色,但對于他這個初出茅廬的外國小夥來說,已是人生的一大突破。從那之後,男人便愛上了影視圈這行。

並開始積極參加甯夏當地各類媒體公衆活動,從最初的龍套,到後來小有名氣的網紅,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直到2020年初,新冠的爆發打亂了這一切。

城市停工,學生停學,所有的一切都“靜止”了下來。

王立軒的工作,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其遠在土耳其的父母,也因爲看到一些海外媒體的加料報道,特地爲兒子買了飛往土耳其的機票。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離開。

因爲身在疫情現場的他,切身感受到了外界對中國的誤解,也看到了災難面前人性的美好。

爲了減輕國外的誤解,王立軒更是自掏腰包與朋友合作拍攝了一部短片《飛越矮牆的靴子》,用最淳樸的語言向世界講述著真實的中國抗疫故事。片中展現了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醫護人員的堅守崗位,以及外籍人士在華安全有序的生活畫面。

這些景象有力地反駁了海外媒體的失實報道,也讓他的家人放下心來。

好在口罩時代終會過去,黑暗結束之後是璀璨的黎明。

2022年,已經小有名氣的王立軒聽從了粉絲的建議,來一段河南之旅。

也正是在此次旅行中,這個曆經炮火的男人,在一家拉面館內三度落淚。倒不是因爲他受了什麽委屈,而是被河南人的熱情好客所感動。

不管是老板送上的涼菜,還是粉絲貼心留下的酸奶,都讓這個遠在異國他鄉的男人,再一次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可當天空傳來巨響時,原本對著屏幕還有說有笑的男人,竟忍不住縮了一下,臉上更是掩蓋不住的驚恐。

原來對方將煙花爆炸聲,當成了子彈聲音。

雖說此時的他已經在中國待了很久了,可骨子對戰爭的恐懼,依舊讓他下意識的對聲響感到恐懼。

而當王立軒意識到自己是安全的時候,更是忍不住掩面痛哭。

不知道此時的他,是不是再一次想起了那段艱難的逃亡生活,又或是想起了那片原本美麗,卻因戰火變得破碎的家鄉......

“世界並不和平”

事實上,王立軒並非是第一個,因爲戰亂來到我國爲自己“謀生路”的外國友人了。

甚至可以說,至今還有很多人,因爲戰火離開了自己的故鄉,想方設法的來到中國。

而他們的選擇,也間接說明了一件事。

那便是在他們眼裏,中國是強大,而如今的世界也並不和平。

事實也的確如此,咱們之所以能享受沒有子彈,沒有炮火的日子,也只是因爲生在一個強大的國家而已。

戰亂將王立軒從有尊嚴的富家子弟,逼迫其成爲了漂泊的難民。本該無憂無慮長大的他,在成年後就承擔起了養家糊口的重任。

如果當初他一家沒有來到和平的中國,恐怕難以像現在這般自由自在地發展事業、追求夢想。而對方如今的大博主演員身份,更是不複存在。可話說回來,一開始就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咱們,又是何其幸運。

所以,好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吧!

參考資料:

【1】原文登載于人民資訊, 2021年2月26日 關于《他鄉即故鄉“留守老外”的別樣中國年》的報道。

【2】原文登載于甯夏廣電新聞中心, 2020年3月22日 關于《「外國人在甯夏」王立軒和他的抗“疫”微電影》的報道。

0 阅读:0

住頂樓小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